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7年投10億後,他開始學讓公司盈利

2024-02-19財經

未來在癌癥早篩和出海國際化方面,如果都能做好,我們就可以站上下一個台階了。

|【中國企業家】記者 譚麗平

編輯 |米塔

頭圖來源 |受訪者

編者按:

新技術重塑新商業,新商業引領新變革,未來呼嘯而來,這是企業家與科學家發生化學作用的春天。

【中國企業家】雜誌與【證券日報】聯合出品了【2024商業新變量·科學跨年】 特別欄目,邀請到硬科技賽道、新商業領域的企業創始人,解碼「2024商業新變量」。

科技驅動下的創新,道阻且長,但我們依然篤信光明湧動的明天,願意展現那些卓越拼搏者的剪影。

我們將從硬科技的視角,觀察浪潮激變,聊透關鍵抉擇,陪伴最有活力的你,從兔年走向龍年,從少有人走的路,走向星辰大海。

當資本的潮水退去,狂奔的創業者如何能安全度過周期的低谷?

深耕腫瘤精準醫療領域的燃石醫學創始人漢雨生正身處其中。漢雨生坦言, 在資本過度繁榮時期,只要你在大街上喊一聲,我要創業,就會有人給你一個億。 燃石也利用資本的優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透露,「七年裏,我們投了差不多小十個億的資金在早篩早檢的研發和臨床試驗上。」

能在科研上投入這麽多資金,是因為燃石醫學背後站滿了豪華的投資團隊,包括北極光創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招銀國際、聯想之星、濟峰資本、禮來亞洲基金、GIC、太和資本等。在公司IPO上市前, 燃石醫學累計完成總規模超過2億美元的融資。

2020年上市後,燃石醫學股價一度達到每股38美元。漢雨生坦言,當時是有些「飄」的,「覺得自己在做一個高增長的市場,只要想著一路狂奔就好」。

反轉來得也快,「嗖,一下就跌下來了」。燃石醫學的 股價在過去幾年,迅速從38美元跌到了現在的0.8美元。 對此話題,漢雨生並不避諱,他認為當時確實是有泡沫,現在也是一個非理性的下跌。

但這對企業來說,也提出了新的挑戰。企業的發展邏輯從不計代價地往前沖,變成了要盈利、要實作高品質發展。而漢雨生也正在學會「如何真正地去營運一家能盈利的企業」。

以下內容為漢雨生自述(有刪改):

當潮水退去

今年是燃石成立的第十年,十年前我開始創業時,正好趕上中國醫療新一輪創業潮剛剛開始。過去十年的前幾年,大概從2014年到2019年、2020年,資本市場非常繁榮,我們所處的腫瘤精準醫學賽道,套用一個接著一個往前推進,看起來市場也在不斷蓬勃發展。那時,資本市場有點過度繁榮,我們開玩笑說,只要你在大街上喊一聲:我要創業,基本上就會有人給你一個億。在那幾年,我們確實利用資本的優勢,充分地給燃石的產品線,包括註冊、研發等打下了堅實基礎。

但在過去十年的後幾年,大家也知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從政治、經濟到行業,由波峰疊加迅速變成了波谷疊加,整個環境的變化是極為巨大的。我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 企業從過去一味地擴張、投資者要求你只要擴張這樣一個燒錢的模式,到忽然所有人的心態都變成擴張的步伐要慢下來,大家要高品質發展。 什麽叫高品質發展?說白了就是要盈利,邊盈利邊發展。

這是過去十年中,前幾年和後幾年變化的主基調。

這行最開始起來時,資本市場非常繁榮,當時有300多家企業在競爭,那時候要幹的事就是活下來,現在大家看到的頭部企業,都是從戰場中爬出來的。我們經歷過非常高光的時刻,就是在2020年上市時,股價一度達到38美元,坦白說,當時我們是有些「飄」的,覺得自己在做一個高增長的市場,當時想著只要一路狂奔就好。

但一路狂奔後面臨的情況是什麽?嗖,一下就跌下來了。大家可以看看燃石的股價,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裏,迅速從38美元跌到了現在的0.8美元。我非常不避諱地去說這件事,因為當時確實是有泡沫, 現在也是一個非常非理性的下跌,已經跌破了燃石賬面現金的價值。 資本市場從來都是這樣的,是受情緒控制的。

但股價往下跌,其實也不全是壞處,行業忽然變得冷靜了。現在大家都不像以前那樣,所有的事情都是不計代價地往前沖,現在都要看高品質的發展,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行業的競爭,也變得有序了很多。不會有人無限制地砸資源,也不會有人無限制地拉底價,在資本繁榮期,什麽樣的招數都有,只有你做不出來,沒有你想不到。只要是能把故事講出來,都會有投資者給你買單。但現在就一個核心,就是你要能實作持續可盈利的發展。這是整個社會或投資者需要看到的。

當然,在資本的潮水退去之後,我們如何靠自有資金造血,並且還要支撐後續新產品線的發展,確實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挑戰。那就是逼著我們去開源節流,哪些事情不是必要的、要砍掉的,哪些東西是真的有剛需的、還得往上增加投入的。所以我們正在學會如何真正地去營運一家企業——一家能盈利的企業。

建立「機構價值」

做任何企業,核心是你解決了一個什麽樣的剛需問題,並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沒有充分建立機構的價值。 所謂的機構價值,要不依賴於某個人而存在。舉個例子,有些企業是高度依賴銷售,那銷售走後,可能就會對所在區域的銷售額產生很大影響。 所以燃石的企業價值觀,第一個就是科學驅動,我們做的產品都是為了去回答市場上未被解決的醫學問題。

來源:視覺中國

第二,既然是醫療行業,合規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做的產品一定要跟藥監局的審批對接上。當然,我們做的很多東西都很新,包括伴隨診斷的第一個NGS(一種高通量DNA測序技術,也稱為第二代測序技術)的證,燃石是全國第一個拿下的,創新通道也是第一個拿下,以及最近多癌種早篩的創新通道,燃石也是全國第一個拿到的。我們是在合規的框架內,勇於去推進創新。

此外,機構價值就是所做的事情一定要符合中國醫療長期的大趨勢。任何體外診斷的產品,大的趨勢一定是入院,因為中國的大型三甲醫院代表了中國醫療行業最中堅的一個力量。在2016年,我們還非常「幼小」時,行業是以中心實驗室的模式為主,燃石就堅決去大醫院走入院的模式,到現在,入院模式已經占了我們整個銷售額超過三分之二的比例,給燃石的機構價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當時,NGS入院的技術復雜度對整個企業體系的建設要求比較高,這件事很難做下去,我們也是做了三年才看到結果,這三年還是有點難熬的。但我們知道它是對的方向,走得慢一點沒關系。 對的方向,慢即是快,錯的方向,你可能跑得越快,最後跌得越慘。

NGS檢測最早有300多家企業在競爭,但我認為最終能活下去的可能只有大概三到四家。而這三到四家,可能未來會占到整個行業70%的市場。我們看一個相對成熟的行業,差不多就是這樣的一個格局。

這些企業能夠脫穎而出,我認為第一是建立了足夠高的機構價值;第二,商業模式非常穩固,比如我們做的入院;第三,是否在行業合適的時間視窗期進來的,任何一個行業,要想做到頭部,通常進入的時間視窗差不多兩到三年,如果錯過這個最佳時間視窗,起步的時候會比別人慢,並且差距越拉越大;第四,考量的是資本的因素,就是在市場好的時候,你拿到這些錢怎麽花了。那個時候有相當多企業拿到的錢不少,但怎麽花就能看出來差別,有的可能把它砸在行銷費用上,有的砸在了註冊產品上,有的砸在了核心人員的培養上。

對於創業者,我建議要想好周期的問題,都說時勢造英雄,看在不在一個合適的周期裏,比如目前很多企業受到國際形勢影響;第二,是經濟周期。在經濟周期上行、資本繁榮的時候,做企業會相對容易一些。在資本下行時,也不是不能做,只不過邏輯不一樣;第三,一定要看準行業周期,行業周期通常受政策影響,或者跟人口紅利相關;最後是企業的周期,也就是你的產品力、競爭力如何,下一代產品、下下一代的產品是不是一步步都跟得上。

我覺得 現在創業和我們十年前是不一樣的,現在的資金更珍貴,所以如何高效利用資金可能是大家要去學會的課題。 但我們也發現,世界上很多偉大的企業都是在資本低谷期創立的,他們知道怎麽去花錢、知道怎麽去賺錢。

另外,還要看個人,創業帶來的各種喜悅和壓力,你都要扛得住。也要找到一個好方向,找得到資金,最後要認識到,如果在現在這個節點創業,大家想的不一定是前期的高投入、帶來的高產出,而是可以從小到大,慢慢做起來。

出海這條路必須走

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的企業都在做出海相關的業務,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就是大家為什麽要去出海。現在中國的醫療市場雖然是全球第二大市場,但實際上我覺得是全球第一大競爭激烈的市場。

競爭激烈,有好處,就是「卷」出能力,出去之後很能打。我們看到很多成熟的企業,就不局限於醫療行業,有的做出來也很成功。那麽醫療行業裏,大家也都在往外出海,根據各個企業產品不同,有的是往第三世界國家去擴張,有的是朝已開發國家擴張。

我們看到在過去的十年醫療創新賽道裏,真正的「玩家」是中國和美國。所以 我們現在不論卷去哪裏,基本上都面臨「怎麽跟美國的玩家去打」這個問題。 以NGS行業為例,整個賽道,歐洲和日本在過去的十年裏,在腫瘤的精準醫療行業幾乎停滯不前,都是中國和美國的企業在投錢。但是,這個行業又是一個非常年輕的行業。十年,對於一個企業就是剛剛在本土站住腳跟的程度。我們做企業出海的老大哥們華為、邁瑞等,都是在國內站穩腳跟再往外擴張,但我們屬於在國內剛剛開始擴張之後,「唰」一下冷卻下來,讓你各種開源節流,然後現在又告訴你,不得不去做出海。

所以我覺得思想和人才儲備以及產品力上,即便我們之前做了幾年的鋪墊,依舊是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的。有些東西是能跟老大哥們學,有些東西是作為一個企業,自己必須要付出代價去摸索的,畢竟每個新的行業規則都不一樣,找的人才不一樣,大家擴張的區域不一樣,遇到的法律法規要求、風土人情也不太一樣,這事沒法一一舉例,就是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也都是各具特色的。

但總體來講,出海這條路我們必須要走。在2019年,我們就開始在美國設立第一個實驗室。在2019年到2020年,在很多國家我們都開始發offer,後來由於疫情,導致這件事戛然而止。疫情之後,我們又開始重新開機擴張。有些地方你發現機會還在,有些地方確實被美國的企業占了先機,但這事也不能說,因為困難就不做,好在就是在中國卷出來的能力,跟美國人打,也不吃虧。 吃虧的地方就在於在國際上,中國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弱於美國,大家還是存在一定的偏見。

我們也曾吃過一些虧,比如我們開始進入美國市場時,信心滿滿地認為,我們的產品效能經過充分的認證,價格至少是美國同行的三分之二甚至一半,利潤可觀,這將是一個非常有吸重力的東西。但和美國大廠藥企合作之後會發現,他們對於價格是相當的不敏感,品牌優勢在美國才是非常重要的。後來,我們只能從中小藥廠中慢慢積累口碑,或去其他市場、其他國家繼續往下推。

你也發現另外一個極端情況,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由於合規要求不嚴,導致市場產品的價格「殺」得毫無底線。

讓癌癥不再可怕

從最開始做基於癌癥晚期患者的伴隨診斷,拓展到早期患者的微小殘留病竈檢測,再到無癥狀人群的早篩早檢,燃石聚焦在腫瘤賽道上,一步一步往前走。從建立企業開始,我們就希望讓癌癥變成一個不那麽可怕的事情。其實癌癥在早期發現並且治療,是不可怕的,我們在早篩早檢領域的布局是相當大的,耐心布局了很多產品,資金也都投過去了。七年裏,我們投了差不多小十個億的資金在早篩早檢的研發和臨床試驗上。

來源:視覺中國

我相信,未來十年,健康依舊是每個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腫瘤領域,我相信總會有一天,中國人的健康意識會覺醒,篩查或體檢會變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份,成為你每年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其實中國人的體檢認知還可以,認為每年都需要去做一次體檢。但其實該做什麽東西,大家現在是真的沒有概念。我們曾做過一個關於癌癥篩查方面的千人問卷,特別有意思的結果是,我們調查的家庭年收入在50萬元到500萬元之間的這些中產,80%的人不知道癌癥早期發現跟晚期發現有什麽差別。大家感覺癌癥就是一個不治之癥,但實際上我們知道, 除了一些極個別惡性程度特別高的癌癥,多數的癌癥如肺癌、腸癌,如果能在早期發現,把它切除掉,90%的人跟沒事人一樣,就是可以做到根治。

第二個問題,就是如果要去做防癌體檢、癌癥篩查,市面上有哪些方法。我們非常驚訝地發現,幾乎沒有人能答對這個問題。大家通常會去講腫瘤標誌物,但其實腫瘤標誌物根本就不是腫瘤篩查的方法,它是腫瘤患者去監控復發的一個指標。所以我認為理念教育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情,也借此機會,呼籲一下大家一定要提高對自己健康的重視程度,尤其是人過40歲之後。

為什麽要年年去做一個防癌體檢?中國每年死亡的1000萬人裏,有差不多380萬人是死於癌癥,相當於三分之一是死於癌癥。而 癌癥是可以早發現、早治療的,大部份癌癥可以當做一個慢性病,跟它共存下去。 如果能早期發現的話,相當於給自己買了五到十年的命。

未來,燃石除了在癌癥早篩產品線和賽道上的布局,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剛剛提到的出海國際化這件事。這是想成為一個生存能力強的企業必走的一條路。一個是寬度,一個是廣度,如果能把這兩件事情做好,我相信我們就可以站上下一個台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