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你敢加稅,我就敢撤資!歐盟最終投票結果出爐!

2024-10-11財經

你敢加稅,我就敢撤資!歐盟最終投票結果出爐!

歐盟由27個成員國組成,在針對中國電動車加稅問題上意見紛呈,導致長時間的關稅談判。眾口難調,正如俗話所說。

歐盟10月4日就電車征稅問題進行投票,最終以微弱優勢透過,顯示了歐盟國家內部的分歧,並引發了新一輪內訌。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請合理查閱,本文內容均有可靠資訊來源標註在結尾。

歐盟成員國對加稅問題存在分歧。

經過近3個月的激烈商談,歐盟於10月4日公布了27國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加征關稅的投票結果,決定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征收36.3%的關稅。

根據歐盟公布的投票結果,有法國、義大利、希臘和波蘭等10個國家投票支持加征關稅,而德國、匈牙利、馬爾他等5個國家則表示反對,剩下的12個國家選擇棄權。

看起來,歐盟支持征稅的國家並沒有占據絕大多數,似乎不該透過這個決議。然而,由於歐盟采用的是"有效多數表決制"投票規則,只要支持國家人口總和超過歐盟總人口的65%,提案就能得以透過。

法國、義大利、波蘭、希臘是歐盟內人口大國,他們的總人口已超過歐盟40%的總數,自然達到了歐盟表決透過標準。

然而,這些國家支持加稅的動機各異。其中,法國主要是為了挽救其國內汽車產業,由於近年來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法國車企的經營變得異常艱難。他們希望透過加稅來保護歐洲市場,為法國車企爭取一線生機。

盡管義大利等國家也存在保護本國市場的想法,但他們主要要求中國車企在其境內設立工廠,即使不能提升本土車企競爭力,至少也可以幫助解決就業問題。

令人驚訝的是,德國這個擁有強大汽車產業的國家,竟然反對加稅。原因在於,德國經濟與中國之間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雙方緊密合作的經貿關系使得德國寧可失去一部份歐洲市場,也不願意放棄在中國的利益。

12個選擇棄權的國家主要是歐洲小國,他們既不得罪法國等地區大國,也不願惹惱中國對自己的經濟發展造成風險,最終選擇了放棄投票這種較為安全的選擇。

中國是一個不會輕易屈服的國家。

盡管加稅決定已經被透過,但要實施並不容易。德國作為最大的反對者表示,如果歐盟無法透過談判解決貿易沖突,他們可能會繞過歐盟,直接與中國展開單獨談判,以豁免或提供優惠條件來維持中德經貿的正常進行。

歐盟在面對全球化挑戰時,內部出現了較大的意見分歧。一些國家傾向於采取保護主義措施,而另一些國家更註重開放合作。這種分歧給歐盟的決策機構帶來了許多困擾。

歐盟內部大國在透過加稅決定時展示了其主導地位,盡管數量不多,但卻影響了整體決策,引發了其他成員國的不滿,認為這種強制性決議無法解決基本矛盾。

提案透過後,歐盟委員會表示他們將繼續努力尋找替代市場,以緩解潛在的危機,並對法國、義大利等人口大國強制推行關稅壁壘政策表示不滿。

盡管歐盟國家同意加稅,但在經濟利益和政治立場上存在差異,義大利希望增稅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迫使中國在投資等問題上做出讓步,這一小動作是為了應對中國的明確拒絕和撤資警告導致的波動。

中國車企對歐盟不公正的加稅政策表現出堅定立場,堅決不接受失真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的「屈辱條件」。

中國車企以其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出色的產品品質和技術創新而自信。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在續航裏程和智慧互聯等方面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車企在全球市場上具有強大競爭力,主要得益於中國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和龐大的產業集群,這為成本控制和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明顯優勢,除了技術上的優勢。

中國車企憑借背靠全球最大的工業化國家,能夠以最低的成本針對各國和地區的需求進行產品設計的在地化調整,從而更好地適應全球不同市場的需求。

中國電動車企業要增強價格競爭力的關鍵在於規模化生產和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如果貿然選擇海外建廠,不僅會給企業帶來沈重的成本問題,還可能導致技術外流。

當然,中國車企並不排斥在海外建廠。許多知名的國產汽車公司都在全球市場上積極擴張,已在歐洲、北美等多個國家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海外基地不僅有助於中國車企了解當地市場需求,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形象,但全球化布局需要逐步展開,貿然離開國內市場,選擇成本相對較高的歐洲國家投資,顯然存在巨大風險。

因此,中國車企強調他們願意與歐盟企業進行公平競爭和合作,但面對這種不公正的加稅政策,將繼續加大創新力度,透過產品品質和品牌價值克服貿易壁壘,而不是透過接受歐盟國家的各項附加條件進入歐洲市場。

歐盟加稅政策的影響

在短期內,歐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征收關稅將直接導致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價格上漲,盡管有可能讓歐洲車企暫時松一口氣,但昂貴的電動車成本也會減緩歐洲汽車的電動化步伐。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車企已在技術上取得領先地位,他們可以加速拓展國際市場以保持技術優勢;相反,歐洲本土車企缺乏競爭壓力,可能會在創新方面遇到更多困難。

另外,增加稅收政策可能會導致連鎖反應,在其他領域中歐經貿關系也將受到影響,雙方的貿易糾紛不僅可能損害各自的經濟利益,還可能對全球經濟復蘇產生影響。

中國商務部強烈不滿並堅決反對歐盟加稅決定,稱其為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損害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

王文濤商務部長曾在前往歐盟總部商談電車問題時強調,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是市場化、法治化的結果。他指出,歐盟過度強調「加稅政策」阻礙了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國際競爭力,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值得註意的是,中國商務部在歐盟首次宣布加稅政策時已展開了不正當競爭調查,以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也可以對歐盟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然而,盡管中歐關系面臨挑戰,多數歐盟國家仍願透過多邊和雙邊途徑與中國合作尋求解決分歧的辦法,反對派的興起也使中歐關系有所緩和。

總結論述

在不久的將來,中歐關系將面臨重大挑戰,因為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征收關稅。然而,德國等反對派或棄權派有望與中國達成新的經貿協定,以抵消加稅政策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