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歐盟終於「求錘得錘」!中國一出手就讓馮德萊恩措不及防

2024-10-12財經

最近,關於中國可能要提高大排量燃油車進口關稅的訊息,在汽車圈子裏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這可不是件小事,牽涉到中歐貿易的微妙平衡,更暗藏著雙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激烈角力。

事情還得從中國商務部的一次會議說起。商務部財務司召集了行業專家、學者以及汽車企業代表,專門就提高大排量燃油車進口關稅廣泛征求意見。

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中國或將采取行動,調整相關稅收政策,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保駕護航。

為什麽要拿大排量燃油車「開刀」?表面上看,這與中國力推新能源汽車,減少環境汙染的目標相呼應。

大排量車是出了名的「油老虎」,排放量高,提高關稅可以有效抑制其進口數量,為新能源汽車騰出市場空間, 也算是為藍天白雲做貢獻。

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嗎? 中國這一舉動,恰逢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頻頻設限之際,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迅猛,在歐洲市場也越來越受歡迎。 歐盟坐不住了,搬出「反傾銷」「反補貼」等說辭,對中國電動汽車頻頻發起調查,甚至威脅要加征高額關稅。

歐盟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他們打著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旗號,實際上是想透過各種手段打壓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以保護自身的傳統汽車工業。

歐盟不僅對中國電動汽車出口設定重重障礙, 還要求中國企業提供大量的敏感商業資訊, 包括技術、電池成分、定價和客戶資訊等, 其胃口之大,令人咋舌。 即便有些企業積極配合調查,依然被歐盟扣上「不配合」的帽子, 其蠻橫無理可見一斑。

中國當然不會坐視不管。 如果提高大排量燃油車進口關稅的政策最終落地,將對歐盟汽車出口造成不小的沖擊。

要知道,中國可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歐洲每年出口到中國的2.5升排量以上乘用車總金額高達18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中國2023年出口到歐洲的電動汽車金額。

如果將征稅範圍擴大到2.5L及以上排量的進口汽車,那麽,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一刀切」政策,將面臨強有力的反制。

中國此舉,可謂一箭雙雕: 既能扶持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又能對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行徑予以回擊,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面對中國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歐盟內部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一些歐洲車企,尤其是那些在中國市場表現強勁的品牌,開始擔憂貿易摩擦升級會影響其在華利益。

中國是全球最具潛力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這些車企實作電動化轉型的重要戰略支點。

大眾、寶馬等老牌德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經出現下滑。 今年第二季度,大眾在華銷量同比下降了19%,寶馬也下降了4.7%。 中國市場的增長放緩,無疑為這些歐洲車企敲響了警鐘。

中國並非有意挑起貿易爭端。 就在不久前,中國商務部針對歐盟的進口乳制品展開反補貼調查,引發了歐洲奶農的擔憂。 歐盟方面自然將此事與電動汽車關稅問題聯系起來,認為是中國在采取「報復措施」。

但中國方面明確表示,這純粹是基於國內產業申請而發起的調查,與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調查有著本質區別。

中國多次強調,願意與歐盟透過對話協商解決貿易分歧,但這必須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歐盟應該摒棄雙重標準和貿易保護主義做法,與中國相向而行,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中歐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中歐之間的「汽車風波」和「乳制品風波」,只是當前全球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一個縮影。 面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擡頭,合作共贏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希望中歐雙方能夠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妥善處理分歧,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