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想要積聚財富,單靠努力是不行的,你得看懂賺錢機會背後的邏輯

2024-10-14財經
財經大學教授李國平曾說:
「想要積聚財富,單靠努力是不行的,你得看懂賺錢機會背後的邏輯。」
就像有些人,吭哧吭哧忙了一輩子,也只能勉強解決溫飽;
而有些人深挖財富的本質,短短幾年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所謂賺錢,重點在賺,而非是錢。
明白了搞錢的底層邏輯,人就離財富不遠了。
1
時間的底層邏輯:
賺錢不是靠忙忙忙,而是想想想
20世紀90年代,美國曾提出一個概念,叫做「Working Poor」(窮忙族)。
指的是那些每天勞碌奔波,但生活水平不高且難以脫離貧困的人。
他們並非失業者,有些人甚至兼職做好幾份工。
可只會出力氣,卻不會思考的人,只能一輩子都混跡在底層。
紀錄片【窮忙族】中的青年小山,便是這部份人的典型代表。
小山曾就讀於公立高校,從保安公司離職後,便一直在打零工。
為了多賺些錢,他經常身兼多職,可沒日沒夜地幹了四年,他的生活卻越來越拮據。
一方面,他沒有掌握一技之長,只能拿最低薪資;
另一方面,日結工極不穩定,即使他每天在忙,賺到的錢也只是勉強維持日常生活。
就這樣,他的年齡越來越大,找到穩定工作的機會也越來越渺茫。
掙紮到最後,他也只能無奈地感嘆:
「再怎樣拼命幹,依舊得不到安定生活。對於未來毫無期待,也不能有什麽期待。」
生活中,也許很多人就是這樣。
每天很忙碌也很辛苦,但付出往往和收入不成正比。
一直在打工,以至於根本沒時間停下來考慮以後的出路。
於是,在這樣越花時間賺錢、卻越賺不到錢的迴圈中,逃不出貧窮的桎梏。
作家劉潤說: 「思考是唯一一個,對任何人而言,沒有門檻的逆襲機會。」
很多人之所以窮,並不是因為他不能吃苦。
相反的,他不過是用低水平的勤奮,來掩蓋從不思考的懶惰。
真正有效的努力,是一邊低頭做事,一邊擡頭看路。
確定了方向就腳踏實地往前走,遇到了瓶頸就給自己時間去反思復盤。
讓手和腦同步執行,你才能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分到財富的蛋糕。
2
人性的底層邏輯:
想要賺別人的錢,就要先把錢讓給別人賺
在猶太人的致富心經【塔木德】中,記載著這樣一位富商。
他叫庫茲馬,經營著一家古董店。
店裏的客人大多是當地的農民,他們一旦缺錢,就會把家裏的古董賣給庫茲馬。
這些古董中不乏假貨,可每次有人來賣貨,庫茲馬全都收入囊中。
他的店員很不理解,問他:「為什麽您明知道裏面有贗品,還是選擇收下呢?」
庫茲馬就笑了笑說:
「我全都收下,讓他們多賺點錢。這樣他們以後遇到好貨,第一時間就會到我這裏來。」
正所謂,利可共而不可獨。
當你想從旁人身上獲得好處,最方便的做法,就是先讓他嘗到甜頭。
凡事先顧全別人,你才能贏得他們的支持,拓寬自己的財路。
巨賈範蠡在談及自己的經商之道時,他說第一步就是先讓利。
有一次,他發現齊國的馬匹優良,而吳越一帶良馬稀缺,便打算購馬匹運往越國出售。
但齊越之路匪盜橫行,加之路途遙遠,若貿然前往,其間花費難以估算。
怎麽辦呢?
範蠡打聽到,齊國商人姜子盾經常販賣麻布至吳越地區,沿途也都用錢打點過了。
於是他張貼告示,以新店開張免費運貨為由,吸引姜子盾上門。
就這樣,兩人順利達成合作。
江子盾因此省了不少車馬費,而範蠡也因為江子盾的庇護,靠賣馬匹賺了很多錢。
範蠡曾說: 於已有利而於人無利者,小商也;於已有利而於人亦有利者,大商也。
在他看來,總想把利益都攥在自己手裏,不僅賺不到錢,還會因此錯失很多機會。
舍得把自己的利益讓出去的人,才能賺到大錢。
真正聰明的人,明白這世上所有的成功,從不在於明爭暗鬥,而在於互相扶持。
當你開始學著為別人考慮,你讓出去的好處,也終會加倍回到你身邊。
3
面子的底層邏輯:
你窮的時候,臉面最不值錢
有企業家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 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 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 當你還停留在那裏喝酒、吹牛,啥也不懂還裝懂,只愛所謂的面子時,說明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很多人為了看起來光鮮,只包裝自己的外在,卻任由真實的生活破破爛爛。
可等到肩上的重擔越壓越沈,才能明白:人窮的時候,其實面子最不值錢。
路遙小說【人生】裏的高加林,曾是一家民辦學校的教師,後來丟了工作,成了農民。
他回到農村後,總覺得自己是個文化人,放不下內心的清高。
父親讓他去縣城賣饃以補貼家用,可他到了集市,東躲西藏怕碰見熟人。
別人都賣完了,他還抹不開面子叫賣,一整天一個饃也沒賣出去。
後來他得知,家中連買鹽的錢都湊不夠了,他才痛定思痛,脫下了孔乙己的長衫。
此後,他一心賺錢養家,村裏需要壯勞力出山勞作,他積極報名;
有人組織去城裏拉糞,他也顧不上臟臭,毫無怨言地接了下來。
就這樣,他不再用面子束縛自己,放下身段去賺錢,這才讓一家人的生活逐漸好轉。
都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
可當肚皮都填不飽時,臉皮才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那些有錢人,誰不是一路低姿態地前行,才掙到了墊高自己的第一桶金。
當你能夠放下所謂的面子,想方設法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
你才會明白,你的每一次「不要臉」,都在讓你越來越值錢。
4
圈子的底層邏輯:
結交比自己強的人,就是在積攢本金
職業經理人顧均輝曾在視訊中提到,
「經常跟你打電話前十個人,把他們的財富加起來除以十,大概就是你今生的財富。
所以人想要賺錢,就是不斷地向上打破階層。」
人是環境的產物,你所處的圈層也往往決定了你自身的高度。
和得過且過的人在一起,你大機率也會變得毫無鬥誌。
想要變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擺脫底層吸重力,去和優秀的人在一起。
2005年,大學剛畢業的張一鳴開始北漂。
他剛入職時,還只是一個普通的碼農。
但短短一年,他就躍升為管理層,開始帶領四五十人的團隊。
有人問他,為什麽你在第一份工作中成長這麽快,表現這麽突出?
其實,張一鳴只是做對了一件事。
當時,和他一同工作的,大多都是清北、史丹佛等名校畢業的學生。
這些人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常常讓張一鳴有種開啟新世界的感覺。
所以他一有機會就去旁聽同事們的會議,有了想法還會加入討論。
哪怕他們談論的不是本部門負責的板塊,張一鳴也會積極參與,學習新東西。
那兩年,他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從強者身上獲得啟發,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
他還把學到的東西融會貫通,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在此後的創業之路中,這些思維和見識都成了他最大的助力,讓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巴菲特說, 你要成為一個贏家,就必須和贏家一起奮鬥。
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和優秀的人學習經驗。
如果你想賺錢,就要和富人並肩同行。
脫離拽你向下的圈子,多和比你牛的人打交道。
當你身邊圍繞著的都是有錢人,你成為富人也將指日可待。
5
人品的底層邏輯:
懂得感恩的人,財運都不會太差
清華大學心理系主任彭凱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感恩別人,就是在為自己積攢財氣,心懷感恩的人,賺的錢也會多一些。
很多人覺得自己貧窮,往往會歸結於外因,怨恨命運,抱怨家庭。
他們看不到自己擁有的東西,渾身都散發著一種匱乏感,財運也自然不會近身。
反觀那些被幸運眷顧的人,他們每時每刻都心懷熱忱,盡己所能報酬他人。
他們向世界投射的善意,最終也會被福報包圍。
微軟總部的辦公樓裏,有一位臨時清潔女工。
她幹著最多的活兒,拿著最少的薪資,卻是整個大樓裏最快樂的人。
她總是面帶微笑,對他人的要求傾力相幫,哪怕最冷漠的同事,都會被她的熱情感染。
比爾·蓋茲對此很是詫異,忍不住問她:「是什麽讓您每天如此開心呢?」
女清潔工這才說道:
「我學歷不高,很感激公司能給我這份工作,讓我能供我的女兒讀完大學。
而我唯一能報酬的,就是盡一切可能把工作做好,一想到這些我就非常開心。」
比爾·蓋茲聽後深受感動,邀請她正式成為公司的一員。
女清潔工也抓住機會,努力學習電腦,並順利入職微軟,她的薪資翻了數倍。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好運都有因果。
你感念別人的好,別人才願意給你機會,你以感恩的心態做事,也才會持續得到命運的饋贈。
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在談及自己的成就時,將其歸功於「三恩」,即社恩、佛恩和客恩。
原一平認為自己之所以能成功,離不開公司的培養、同事的幫助,和客戶的信任。
為表謝意,他把自己收入的10%留為己用,其他的全都用來回饋給幫助自己的人。
別人得了好處,也會反過來助他成長,雙方彼此滋養,共同成就。
作家黃曉林說: 銜環結草,以恩報德,感恩,會成就你生命和事業的高度。
人與人往往都是相互的。
體諒他人,他人也會心疼你,懂得付出,你幫的人也會反過來成全你。
利益場上套路深,唯有感恩得人心。
以利他之心做事待人,這世間的財富,才會慢慢被你吸引。
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比喻。
你的賺錢能力就相當於你銀行卡上的後位數,而你對金錢的認知力則是前位數。
一個人若只會盲目賺錢,哪怕用盡九牛二虎之力,最終也只能混得溫飽。
而洞察了致富的本質,你資產的天花板才會不斷被突破,你才能實作階級的跨越。
所以,想要變成有錢人,就要先培養有錢人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