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新質生產力一線觀察丨一塊「身懷絕技」的玻璃

2024-05-07財經
新華社福州5月6日電 題:一塊「身懷絕技」的玻璃
新華社記者鄧倩倩
智慧調光、加熱除霧、播放視訊……一項項「黑科技」,顛覆著人們對玻璃的傳統認知。
這些「身懷絕技」的玻璃,產自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憑借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福耀從昔日一家籍籍無名的鄉鎮小廠,成長為全球領先的汽車玻璃和汽車飾件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商。
記者近日走進這家公司,看它如何以技術創新引領制造升級,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生產更多的智慧化、綠色化高附加值產品。
pagebreak
機械臂在福耀汽車玻璃智慧工廠的車間生產玻璃產品(4月29日攝)。新華社發
「玻璃+」拓展功能套用場景
一塊福耀玻璃,可以是智慧顯示器,將車輛導航等資訊投射到玻璃正前方;鍍膜後可以有效反射熱量,防止車內溫度過高,減緩車內儀表盤老化;載入芯片後則變身智慧網聯汽車的「數位電子車牌身份證」……
這些「玻璃+」功能的實作,源於福耀的持續創新。集團擁有研發團隊超4000人,每年營收的4%以上用於創新研發投入。截至2023年底,福耀在全球共申請專利3377件。
「核心技術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依靠自主創新。」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葉舒說,如今公司已實作核心技術100%自主可控。
近年來,福耀投身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致力於提供集資訊互動、視窗等功能於一身的汽車玻璃解決方案,讓玻璃「更聰明」。
新型車載5G天線玻璃,是福耀產業創新的一項重要成果。智慧汽車要想擁有高級別自動駕駛能力,至少需安裝20根以上的天線以滿足5G通訊要求,這麽多天線如何安裝一直是行業難題。
福耀玻璃工程研究院相關人員介紹,福耀專門組建攻堅團隊,透過將天線隱藏在玻璃內部,實作了天線和玻璃一體化設計。目前,福耀5G天線玻璃最高能達到800兆位元每秒的網速。汽車玻璃作為顯示互動、數據傳輸等功能的重要載體,正在不斷被重新定義。
「4.0工廠」提升智慧制造效率
在福耀新建成的綠色智慧工廠,生產線上的機械臂正在有規律地來回擺動。一塊平板玻璃,經裁磨、壓制、鍍膜等精細工序變為成品,直至物流裝箱,全生產線已實作高度自動化。
「這是福耀最新打造的‘4.0工廠’。生產線人數雖然減少近20%,但生產效率反而提升200%,每30秒內就能生產一套天窗。」福耀主管汽車玻璃生產的負責人吳禮德說,如今福耀擁有2229台工業機器人。
除自動化生產外,這座綠色智慧工廠還配備了人工智慧視覺檢測系統。以大天窗生產線為例,全線7個關鍵工序布置了9套自動檢測系統和2個監測定位系統,透過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玻璃的裂紋、氣泡等缺陷特征,可替代人來完成外觀、透明度、商標等質檢工作。
工業互聯網是大勢所趨。福耀正積極布局,將「神經系統」覆蓋全球工廠,觸達產業鏈上下遊。
據介紹,在福耀全球50個工廠裏,50%以上自制數控機床采用互聯網傳感器等技術接入資訊處理中心,以便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最佳化管理。經測算,福耀生產效率由此提升了30.5%,產品不良率降低3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升12%。
透過工廠聯網,福耀已具備「多品種、小批次」的高度柔性生產方式。
「我們可以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實作數十種不同汽車玻璃的生產,普通復雜度的玻璃品類切換通常只需1小時,一個車間一年可以生產上萬種不同的汽車玻璃。」吳禮德說,傳統工廠難以達到這種靈活度。
「綠色化」助力高品質發展
2024年伊始,福耀宣布在福建投資32.5億元建設一流零碳智慧工廠,打造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出口基地。
據統計,福耀2023年實作光伏發電量約10萬百萬瓦時、余熱發電量約7萬百萬瓦時,減少約1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截至2023年底,福耀累計有14個生產基地獲得「綠色工廠」認證。福耀還制定了「雙碳戰略目標」,規劃於2030年實作每萬元產值碳排放量比2019年下降50%。
「為實作低碳目標,福耀在生產過程中持續最佳化工藝,降低單位能耗。」吳禮德說,企業將綠色理念貫穿在設計、研發、制造等生產營運的每個環節。
——「綠色設計」,以數位化技術提高效率。福耀透過先進的數位仿真等技術,幫助研究員將三維設計成果仿真轉化,縮短產品設計周期。
——「綠色能源」,因地制宜開發光熱發電。推進余熱綜合利用計畫,安裝余熱發電裝置,回收煙氣中的熱量進行發電。
——「綠色產品」,持續研究節能降耗創新技術。福耀已取得不少階段性成果:超隔絕玻璃可隔絕87%紅外線、99%紫外線,減少車內空調能耗;太陽能玻璃可為車載電器供電,減少汽車二氧化碳排放;輕量化玻璃可透過特殊工藝減輕鋼化玻璃和夾層玻璃重量,減少汽車油耗和電耗。
葉舒表示,對於從傳統制造領域起家的企業而言,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只有不斷推動企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產品才會擁有競爭力。
這是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最新玻璃成品展示台(4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倩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