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銀行理財是否值得購買?面對三大疑問,網友:我還能投資嗎?

2024-10-12財經

銀行理財吸引廣大民眾的目光並不僅僅因為其本身的優劣,而是因為它關系到千萬家庭的經濟安全。在2022年,銀行理財產品的兩次虧損深深觸動了公眾的神經,因為這關乎普通人的錢袋安全,而非僅僅是投資者的資本增值。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普通民眾是否還應該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這其中存在三個主要疑問:

首先,如果銀行理財不再能保證資金安全,那麽原本尋求穩定投資報酬的客戶還應不應該繼續購買呢?

銀行理財的投資者群體主要是傳統的銀行存款客戶,他們選擇銀行理財是因為其本質上的穩健性,即在保本保息的前提下獲取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然而,隨著資產管理新規的實施和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的轉變,銀行理財已經失去了保本保息的特點。更為重要的是,銀行理財穩健的兩大支柱——資金池管理和將理財資金投入銀行信貸產品確保收益和本金安全——已不復存在,意味著其穩健的基礎已動搖。

更可怕的是,隨著外部環境和監管政策的變化,銀行的理財初衷也發生了變化。現在,所有銀行理財機構,包括銀行自有的理財部門和子公司,都放棄了追求穩健的目標,轉而追求高收益和高風險,如透過期限錯配來提高收益。這種變化與客戶的期望形成了根本的沖突,盡管85%的銀行理財產品仍標榜為穩健型,但實際上已無法保證本金安全,許多理財經理和銷售經理依舊宣稱其穩健無虧,這已遠離了最初的承諾。

從銀行理財不再具備穩健特性的現實來看,超過80%的投資者已無法承擔購買風險,不再適宜投資銀行理財產品。

其次,考慮到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率已接近或低於銀行存款利率,而風險卻大得多,是否還值得投資銀行理財呢?

盡管銀行理財的收益率遠低於信托和券商資管產品,人們出於對銀行的信任和期望獲得高於存款的收益,但2022年銀行理財產品的大幅凈值回撤和廣泛虧損已顯露出其風險。顯然,投資者需要為可能的虧損做好準備,而虧本已經開始成為銀行理財的新常態。

盡管當前政策不允許任何理財產品承諾保本保息,但這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不應追求至少保本的目標。然而,似乎沒有一家銀行理財機構將這作為明確目標。

再看銀行理財的實際收益率,2022年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僅為2.09%,與近年來最低。與此同時,銀行理財為投資者創造的收益也創下了自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如果不考慮2022年底21%的銀行理財產品虧損,單看2.09%的平均收益率,與銀行存款利率相比,銀行理財已無優勢。例如,2022年12月的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與銀行理財收益率幾乎相同,在風險和收益幾乎一致的情況下,投資者顯然應該知道如何選擇。

最後,將銀行理財產品與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進行比較,後者在風險更低的同時還提供了隨時結束的靈活性,2022年底全市場存續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稍高於銀行理財。因此,將資金投入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似乎是更合適的選擇。

第三大質疑,銀行理財的風險與收益不成比例,你還能信賴銀行理財產品嗎?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最大的問題是收益和風險之間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已經成為其面臨的一大難題。具體來說,風險與收益的不對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低而風險相對較高。原本,銀行理財憑借其低風險低收益的特性占據了理財市場的30%,但現在其收益率依舊是市場最低的,而風險程度已經逼近市場平均水平。特別是其中的RR2等低風險產品,其風險程度甚至超過了收益率,這對投資者來說難以接受。例如,某些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只有3.5%,但實際虧損達到7%,這顯然是投資者難以承受的。

其次,銀行理財機構與投資者之間的風險與收益也不對等。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銀行理財機構收取的各種費用並沒有減少。這些費用包括銷售服務費、托管費、管理費以及保管費、認購費、申購費和贖回費等,費率差異較大,投資者必須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和購買協定。在銀行理財產品盈利時收取費用尚可理解,但即便產品虧損,這些費用仍然如數收取,這讓投資者難以接受。銀行為客戶管理資金理所當然收取費用,但如果管理結果是虧損,繼續收費似乎不合情理。很多投資者表示,盈利時收費理所當然,虧損時仍收費顯得格外不公。

最後,投資者承擔了所有的虧損風險,而超額利潤大部份或全部歸銀行理財機構所有。最近,北方某農商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就因為在單個開放周期的年化收益率超過基準時,將超額部份的100%計為浮動資產管理費而引發投資者不滿。這種全部由投資者承擔風險、超額收益全歸機構所有的做法嚴重違背了風險與收益應相等的原則,被視為對投資者權益的侵占。不少網友戲稱:用我的錢去投資,虧了全歸我;賺了也是你的,這不是搶劫是什麽?

更為關鍵的是,這種情況並不是個別現象。一些大型理財公司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將所有超額報酬的100%計入管理費。

以前銀行理財超額利潤主要歸銀行的情況就已經很多,根據第三方數據(數據來源:choice),目前記錄在冊的非保本理財產品中,有684只產品明確收取浮動管理費,其中近90%的產品將超額收益的50%(含)以下作為浮動管理費,其余產品則是60%~95%。如今公然將所有超額收益作為管理費,實在有些過於霸道。

盡管銀行理財曾是普通百姓青睞的投資方式,但它已經開始失去其初衷和為民服務的本質,轉而成為一個追求利潤的工具。這樣的銀行理財產品,你還會喜歡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