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終止擴產、撤回IPO 鋰電賽道不「香」了?

2024-06-03財經

本報記者 李哲 北京報道

進入2024年,鋰電池行業的「內卷」現象並未得到緩解。

近期,易成新能(300080.SZ)、天力鋰能(301152.SZ)、華軟科技(002453.SZ)等公司相續釋出終止募資擴產計劃。同時,昆侖新材、吉銳科技、誠捷智慧等擬IPO(首次公開募股)企業撤回了上市申請。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無論是終止擴產計劃還是撤回IPO,多家公司均表示是受市場環境變化、投資報酬率考量以及聚焦現有產能等因素影響。

多個新增計畫終止

5月6日,易成新能釋出關於終止向特定物件發行股票事項並撤回申請檔的公告。根據公告,此次擬合計募集資金不超過23.05億元,用於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制與生產建設計畫(二期)、年產3萬噸高效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計畫、寶豐縣100MW分布式光伏電站計畫、衛東區50MW分布式光伏電站計畫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兩個與鋰電池相關的計畫合計擬使用募集資金12.05億元。

記者就此聯系易成新能方面,其工作人員表示對具體情況並不了解,以公告內容為準。

易成新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終止本次向特定物件發行股票事項,是綜合考慮當前資本市場政策變化、公司發展規劃及市場融資環境等諸多因素,與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審慎分析後作出的決策,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會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2023年財報顯示,易成新能營收同比下滑12.10%,凈利潤同比下滑90.46%。對此,易成新能方面解釋稱,石墨電極行業供大於求,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毛利率下降,鋰電池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利潤空間嚴重壓縮,出口訂單明顯減少,開工率嚴重不足為主要原因。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跟蹤數據顯示,2023年鋰電池及產業鏈整體產能利用率僅50%左右。此外,據GGII預計,2024年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有效產能(不含未開工及未透過下遊驗證的無效產能)利用率將低於60%,儲能電池市場有效產能利用率將不足50%。多數新進企業新釋放產能成無效或低效產能。

事實上,自2024年以來,不僅易成新能,還有多家鋰電池上市公司也紛紛宣布終止新增產能計劃。

4月29日,天力鋰能釋出公告,公司擬終止淮北三元正極材料建設計畫,並將尚未使用的募集資金5.3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對於該計畫的建設進展情況,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天力鋰能方面,該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一切以公告內容為準,並無其他可以披露的資訊。

根據公告,天力鋰能方面認為,當前,三元正極材料行業面臨諸多挑戰,包括生產成本的提高、加工費的下降、盈利能力的減弱,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三元材料產量的不斷下降。

GGII調研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三元材料產量為62萬噸,較2022 年同比下降5%,在正極材料中市場占比下滑至26%。此外,三元材料市場還受到產業鏈去庫存和終端份額被鐵鋰材料擠占兩大因素的影響。

為此,天力鋰能方面表示,綜上考慮,預計淮北三元正極材料建設計畫的實施難以實作當時市場環境下進行的可行性分析,為了保障募集資金的安全,本著有利於公司全體股東利益的原則,當前階段終止相關募投計畫後續產能建設,全力消化已有產能,是更為穩健的經營策略選擇。

4月26日,華軟科技方面宣布,公司旗下兩家子公司擬新增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計畫終止。據了解,該計畫擬投資4.5億元,合計新增產能規模18000噸。華軟科技方面表示,受市場行情、投資環境及行政審批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公司投資建設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計畫推進計劃緩慢,未達預期。

在眾多鋰電池上市公司終止募資增產計劃的同時,一些擬上市公司撤回了IPO申請。

5月17日,深交所官網資訊顯示,因昆侖新材、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檔,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發行上市稽核。此前,包括吉銳科技、誠捷智慧、京陽科技、雙登股份、傑銳思、華一股份在內的鋰電企業IPO也已終止。

據了解,昆侖新材此次IPO擬募資10億元,全部用於年產24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計畫。該計畫建成投產後,該公司電解液產能將大幅提升,從目前的6萬噸/年提升到30萬噸/年。

從2023年全年來看,據GGII統計,鋰電產業申報IPO企業數量(含未上市企業)同比下降21%。單看下半年,申報數量同比下降58%,與前三年相比,2023年下半年申報數量占全年比重顯著下降。

據GGII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2024年4月,鋰電產業申報IPO的企業118家,成功發行的上市企業78家(含4家2014年和2015年申報的企業),24家企業處於上市行程中,20家企業撤回或終止。

鋰電產業IPO熱潮起於2020年。自2020年以來,鋰電產業申報IPO的企業共102家,是2016—2019年間申報總數的6倍以上。2022年申報企業數量達到峰值34家,2023年申報企業數量較上一年減少7家,上市企業數量為22家,創歷史新高。

後市或會企穩

據GGII不完全統計,2023年中國鋰電池及四大主材(不含銅箔、結構件等輔材)共有137個新增規劃計畫(只統計公告/簽約計畫,以下分析均指該數據),較2022年減少近一半。按公布投資金額的122個計畫進行統計,2023年中國鋰電產業擬投資總額約7500億元,較2022年下降超46%,尤其是負極材料計畫,新簽約計畫投資額僅為去年的18%。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企業更加關註的是現有產能的利用率以及產品的市占率,對新增產能偏謹慎。」

面對當前國內鋰電池市場,終止擴產、撤銷IPO並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今年5月8日,工信部相繼釋出【鋰電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鋰電池行業規範】」)和【鋰電池行業規範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為行業發展提供更為明確的指導。

記者註意到,【鋰電池行業規範】中提到,企業應采用技術先進、節能環保、安全穩定、智慧化程度高的生產工藝和裝置。並對與鋰電池效能相關的諸如容量、能量密度、單體電池迴圈壽命等參數給出了具體的要求。其中,在能量密度以及迴圈次數等關鍵參數上有所提升。

在經歷2023年碳酸鋰價格暴跌之後,如今碳酸鋰價格的下探振幅已經較為有限。今年二季度,鋰電池的出貨旺季也隨之到來,從新能源汽車以及儲能的多方面需求來看,如今的鋰電池市場呈現出一些回暖跡象。

GGII調研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鋰電池出貨量200GWh,同比增長18%。其中,動力和儲能電池出貨量分別為149GWh和40GWh,同比分別增長19%和14%。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向記者表示:「今年的市場需求依然可觀。其中,新能源車的銷量持續增長。如果全年能夠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滲透率,這部份市場空間還是比較可觀的。預計今年一季度可能會是鋰電池生產企業業績最差的時候,接下來有可能會企穩。」

(編輯:董曙光 稽核: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