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非洲基建狂魔埃及:四大工程「對抗」占國土面積高達94%的荒漠

2024-07-17財經

關於埃及,有三個非常有意思的數據:

第一,全國94%的國土被荒漠覆蓋。

在非洲,甚至在全世界,埃及的國土面積其實都不算小,其國土橫跨亞非大陸,東邊挨著印度洋附屬海域紅海,北邊則是大西洋附屬海域地中海,南北跨度達到1024公裏,東西跨度更是達到1240公裏,國土面積100.1萬平方公裏;

不說非洲了,即使放眼全世界,國土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裏的國家也不多吧?

埃及地形圖,絕大部份國土被沙漠覆蓋

但埃及比較特殊的地方在於:

其大部份國土所在的北非地區,幾乎都被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覆蓋,這也導致埃及面積雖然不小,國土屬於沙漠的區域占比卻高達94%,是世界上沙漠區域占比最高的國家之一。

第二,全國97%的水源來自尼羅河。

由於國土幾乎全部被沙漠覆蓋,埃及整體上氣候屬於熱帶沙漠氣候,非常幹燥,大部份區域年降雨量都不到100公釐,首都開羅作為國內第一大城市,人口眾多,但年降雨量居然只有18公釐;

尼羅河

只有地中海沿岸有少部份地方屬於地中海氣候,氣候相對濕潤一些,比如亞歷山卓,年降雨量約200公釐,其實也相當幹燥了;

降雨稀少,意味著埃及的淡水幾乎很難從雨水中得到補充,那麽他們的日常用水來自哪裏呢?

答案相當簡單!

尼羅河沿岸風景

那就是尼羅河,作為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全長達到6671公裏,其中在埃及境內的河段長1530公裏,並且其入海口也位於埃及,所以年徑流量雖然在世界性大河中幾乎不值一提,只有840億立方米,但卻提供了埃及97%的淡水來源。

第三,全國95%的人口生活在尼羅河三角洲。

人的生存、生活,各方各面都離不開水,我們平時要喝水,要洗澡刷牙,我們所吃的糧食的種植同樣是用水大戶,所以放眼全球,絕大多數的人口都集中在水源比較充足的區域;

尼羅河三角洲

而在埃及,94%的國土屬於沙漠,水源充足、適合居住的最大一塊土地,就是尼羅河三角洲;

尼羅河三角洲形狀跟其名字非常一致,像個標準的三角形,以開羅為頂點,西邊到達亞歷山卓,東邊延綿至塞德港,東西長約240公裏,南北寬160公裏,面積約2.2萬平方公裏;

埃及人口分布

面積上,尼羅河三角洲僅占埃及全部國土面積的2.2%左右,但人口卻超過1億,占到了目前埃及1.1億全國人口的95%。

看完這三個數據,不知道大家是什麽感覺?

反正全城探秘的感覺,埃及這是在玩「極限遊戲」啊!似乎在挑戰某個極限, 要知道過去數十年,埃及的人口似乎沒有受到沙漠、水源等因素的影響,一直維持著高速增長;

尼羅河三角洲過去數十年對比

1981年,其人口還只有3500萬,到2011年就增加到8100萬,而在2021年更是達到1.1億。

相對應的,由於埃及絕大部份國土屬於沙漠,耕地面積幾乎不可能大幅增加;

上世紀七十年代,其耕地面積就達到3846萬畝,算下來人均超過1畝,1971年阿斯旺大壩建成,埃及由此新開辟了大量的河谷和綠洲,目前耕地面積增加到5100萬畝左右,但人均反而下降到0.5畝;

埃及耕地面積變化

所以,除了水源之外,糧食也成了埃及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全國每年生產的糧食僅能滿足一半的需求,缺口則需要大量進口來彌補。

不過,面對困局埃及也並非無動於衷,過去數十年,埃及一直在跟沙漠「對抗」,想方設法改善其國內「沙多地少」的現狀;

尼羅河沿岸耕地與沙漠毗鄰

在尋找資料後,全城探秘大概總結出了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工程:

第一個,新土地計劃。

顧名思義,這個計劃的目的就是為了開辟新的土地,上世紀五十年代,埃及首次提出新土地計劃,希望透過灌溉技術將尼羅河三角洲西邊的沙漠開墾為耕地;

尼羅河三角洲周邊開發利用情況

以尼羅河為界,其西側國土面積達到37.6萬平方公裏,相當於埃及總面積的37%左右,為了對這片沙漠區域進行開發,彼時的埃及甚至專門成立了沙漠研究機構;

經過論證,埃及認為這片區域內經過治理後可以耕種的土地面積高達4725萬畝,折合約315萬公頃,並且當地地下水資源豐富,適合開發利用;

新土地計劃分為兩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停止,1978年啟動第二階段,預期要完成24.2萬公頃的沙漠治理,折合2420平方公裏,如果能完全實作目標,增加的土地面積相當於尼羅河三角洲面積的1/9,這個工程量相當了不起了;

尼羅河西側沙漠面積遼闊

但截至目前,這個計劃完成的耕地只有約8萬公頃,折合800平方公裏,不到預定目標的1/3,並且由於新開墾的耕地原本就是沙漠,肥力有限,種植的作物產量很低,再加上種植成本太高,有超過1/3的新開墾土地綜合效益並不好;

不過全城探秘倒是覺得,在沙漠中開辟出這麽大一塊土地,尤其是還是在數十年前完成的,其實也非常難得了!

第二個,阿斯旺大壩。

阿斯旺大壩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告訴全城探秘,無論在氣候濕潤地區還是在氣候幹旱地區,甚至是沙漠地區,要想開辟出新的肥沃良田,最有效的方式都是修建水利樞紐;

比如中國的成都平原並不缺水,但都江堰的修建,卻讓成都平原乃至整個四川盆地變成了天府之國;

再比如寧夏內蒙的河套平原,原本氣候幹燥,但在依靠黃河修建大量水渠等水利樞紐工程後,河套平原成了中國西北地方最富饒的地方之一,千裏黃河,唯富一套。

埃及為了盡可能在沙漠中開辟出更多的耕地,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同樣也是大舉修建水利樞紐工程;

當中最重要、也最有影響力的,無疑是阿斯旺大壩。

阿斯旺大壩位於開羅以南約800公裏的尼羅河幹流上,是一座兼具灌溉、發電、防洪、航運等多種功能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工程於1960年開工,1971年建成,大壩高111公尺,頂部長達3830公尺,寬40公尺,使用的建築材料高達4300萬立方米,由此形成了1.75億立方米的巨大壩體,體積相當於胡夫金字塔的17倍。

在全城探秘看來,單單是這座大壩的工程量,說埃及是非洲「基建狂魔」,完全沒啥問題。

阿斯旺大壩建成後,尼羅河河水向上遊河道回流,形成了一座長達550公裏,寬35公裏的大型水庫,其中在埃及境內長約300公裏,被稱為納賽爾水庫,在蘇丹境內長約200公裏,叫努比亞湖,其整體水域面積達到6751平方公裏;

納賽爾水庫

當水位為147公尺時,水庫庫容為310億立方米,水位達到183公尺時,庫容高達1689億立方米,這要放到中國,那就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大湖泊了!

當然,阿斯旺大壩帶來的效益也是杠杠滴:

一方面,其電站總裝機容量210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100億千瓦時, 最高峰時發電量占到埃及全國的一半,在1998年占比也達到15%;

另一方面,阿斯旺大壩建成後,埃及每年從尼羅河獲取的淡水總量高達555億立方米, 相當於其全國水資源總量的87%,而這些水又有80%被用於農業灌溉;

別的不說,單單是這兩方面,就能看出阿斯旺大壩對埃及的巨大影響和作用。

第三個,新河谷計劃。

這是繼新土地計劃之後,埃及又一個以開發西部沙漠地帶為目的的大型工程;

上面也提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新土地計劃對這片區域的開發算不上成功, 此番埃及之所以吃回頭草,除了這片沙漠確實具備一定的開發潛力之外,還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1.阿斯旺大壩的建成;

阿斯旺大壩建成後形成的納賽爾水庫,蓄水量高達1689億立方米,埃及可以透過修建水渠,將納賽爾水庫的水引入西部沙漠區域,從而對沿途進行治理和開墾。

2.勘探技術的進步;

在過去,埃及只知道其西部的沙漠地帶具備開發潛力,但詳細情況並不清楚,到1995年,隨著勘探技術的進步,埃及又對當地的地貌、水資源、土壤以及自然環境等情況進行了詳細探查,並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新河谷計劃進行工程設計和規劃,確定出最佳方案。

3.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洪水;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阿斯旺大壩遭遇到期建成以來最大的一場洪水,為了抵抗這場洪災,阿斯旺大壩不得不人工泄洪,將大量河水引入尼羅河西岸的圖什卡窪地;

但即使如此,洪水依然漫過大壩,湊巧的是它們也流向了圖什卡窪地;

沙漠中迅速形成的湖泊群

於是在短短兩個月,圖什卡窪地及其周邊的沙漠區域居然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湖泊群,這無疑也給了埃及實施新河谷計劃極大的信心……

沙漠既然可以出現大片的湖泊群,那為什麽就不能出現大片良田呢?

在這種情況下,1997年,新河谷計劃正式啟動,工程將在阿斯旺水庫附近的圖什卡灣建一座巨型水壩,並修建包括長850公裏的主渠以及9條支渠在內的龐大水渠網路;

新河谷計劃要貫通埃及西部的六個主要綠洲

透過這些水渠網,尼羅河河水將從納賽爾水庫出發,貫穿包括哈裏傑綠洲、達赫萊綠洲以及拜哈裏耶綠洲在內的西部六個主要綠洲,最後再匯入尼羅河,從而形成一條與尼羅河幹流平行的新河谷。

那麽,這項工程究竟有多龐大呢?

新河谷計劃示意圖

全城探秘給大家列出一組數據:

1.新河谷計劃的總投資高達865億美元 ,按當前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超過6200億,要知道,中國高鐵的建設成本為每公裏1.3億元,其投資額可以修建3875公裏的高速鐵路;

而中國目前正在建設的平陸運河,總投資也才約700億元,相當於新河谷計劃投資額的1/9多一點。

新河谷計劃從納賽爾水庫引水

2.新河谷計劃建成後,每年從納賽爾水庫的引水量達到50億立方米,相當於埃及總用水量的1/10;

而中國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通水後,目前每年的調水量也才100億立方米左右,雖然比新河谷計劃更多,但要知道中國南方地區氣候濕潤,水資源要更加充沛。

3.如果新河谷計劃順利建成,其整體開發面積將達到26萬平方公裏,區域內46%的沙漠都能得到開發利用;

其中,單單是新開墾的耕地面積就超過1890萬畝,折合約126萬公頃,相當於埃及現有耕地面積的1/3還多。

可以說,如果這項工程真正完工,埃及的整個局面都將完全改變,其沙漠在國土中的比例將明顯下降,人口增長空間將大幅擴大,發展潛力也能得到相當大的提升,與此同時尼羅河河谷以及河口三角洲的壓力也會大幅減小;

不過讓全城探秘覺得可惜的是,這項工程在2012年完成了謝赫·塞義德運河後,就進展不順,累計投資高達60億美元,第一階段原定新開墾350萬畝耕地的目標僅完成了3%;

目前,新河谷計劃已經被擱置。

第四個,新首都工程。

開羅地圖

伴隨著埃及人口增加,首都開羅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今,人口從350萬增加到2000萬,為了改善城市環境,擴大發展空間,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埃及就在開羅周邊進行新城區建設,但收效不是很明顯;

開羅周邊的衛星城建設規劃

於是在2015年,埃及宣布,將在原首都開羅東邊的沙漠中建設一個新首都;

2016年,新首都的建設正式啟動,其位置在開羅以東約45公裏,城市東西跨度超過100公裏,占地面積超過700平方公裏,預計投資高達450億美元,建成後可容納約700萬人口;

在全城探秘看來,這是埃及「對抗」其境內沙漠的又一次嘗試, 四大工程中,新土地計劃和新河谷計劃無疑都遇到了挫折,阿斯旺大壩雖然效果明顯,但也給尼羅河下遊及三角洲地區帶來了很多問題,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那麽,新首都計劃前景如何呢?

最起碼目前來看,進展還是頗為順利的,相關基礎設施、配套設施都快速推進,而埃及相關機構也已入駐。

整體而言,全城探秘認為,上面提到的四大工程確實個個都規模龐大,說埃及是非洲的基建狂魔,名副其實;

不過,這背後卻是埃及面臨沙漠以及人口增長等問題做出的不同選擇,也體現出了埃及與沙漠「對抗」的堅定決心,雖然前三個不算成功,但第四個有東方大國這個真正的基建狂魔做後盾,功成必然指日可待;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