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振石控股張健侃:一塊石頭,兩代接力

2024-02-13財經

原標題:

振石控股張健侃:一塊石頭,兩代接力

錢江晚報記者 何泠瑤

近幾年,一個年輕的身影,活躍在「一帶一路」上。他讓「地瓜經濟」的枝蔓延伸到世界各地,在印尼建綜合產業園,在埃及、土耳其投資生產基地。他推動公司的風電基材走到全球第一,在帶領企業出海的同時,也帶動國內企業抱團出海。

他就是振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健侃,也是名副其實的浙商二代,振石控股集團是父親一手創辦的民企,位於嘉興桐鄉。圍繞一塊石頭,父子二人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接力。父親把石頭做「軟」,兒子把石頭做「硬」,父親把企業做到世界領先,兒子把企業帶向全球四海。

初生牛犢

張健侃的父親,是一代傳奇浙商張毓強。他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坊,做到世界一流的玻纖企業,這位點石成金的玻纖巨子,家事卻鮮為人知。

張健侃小時候,和父親聚少離多。他只知道爸爸是做玻纖的,做事雷厲風行。而他並不清楚,玻纖是什麽。到後來他才明白,柔軟的玻纖,來自堅硬的石頭。把石頭放進熔爐,經千百次熔煉之後,就化為柔軟的玻纖,從建築到航天器,再到風電葉片,無所不能套用。

高中畢業,張健侃出國留學。回國後,他加入振石控股集團。從管理酒店開始,後來又做過房地產,研究過投資,最後進入實業。似乎是父親有意為之,讓他接觸很多行業,張健侃閱歷與日見長。「很多事,父親會問我的想法,然後積極溝通,互相理解。」漸漸地,張健侃在工作中獨當一面。

這幾十年間,振石控股集團飛速發展,入圍中國企業500強。振石在印尼、埃及、土耳其、西班牙相繼建廠,將地瓜藤蔓遍及全球,國際化之路越走越寬廣。近幾年,張健侃接過父親的接力棒,推動振石發展成為一家多元協同發展,產業涵蓋特種鋼材、鎳鐵制造、礦產資源、風電基材、復合新材等業務板塊。

張健侃直言,自己這些年最大的變化,是對事情判斷越來越準,人也越發穩重,這讓他有了底氣。有些重大決策,他自己也能拍板做決定。「父親非常支持我的想法,也不會直接說‘不’,總是放手讓我去試,讓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難題。」張健侃說。

闖蕩四海

和父輩一樣,張健侃很務實。「父親的使命是把石頭做‘軟’,做成玻璃纖維,我的使命是把石頭做‘硬’,做成專精特新的不銹鋼。」張健侃津津樂道的計畫,跟「一帶一路」有關。

早在2010年,振石遠赴印尼尋找原料,遇到不少困難。到了2018年,張健侃去印尼考察,發現當地生產工藝很新穎,加上對印尼越來越熟悉,他決定要和印尼企業合作,建設12條鎳鐵生產線。「這個決定非常有必要,鎳是不銹鋼的原料,也是中國的稀缺資源,要打通整個產業鏈,讓不銹鋼產業鏈更加完善,只能走出去。」張健侃說。印尼的鎳鐵生產線,從動工到投產,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張健侃每年飛好幾趟印尼,親眼看到機器轉起來,貨車跑起來,塔克辛心大增。

如今,振石在印尼投資儲備紅土鎳礦超3億噸,並建設鎳鐵冶煉廠和鎳資源綜合利用工業園,一個嶄新的工業園正在拔地而起。「我們想招引中國企業去印尼投資發展,當初人生地不熟,我們吃過很多苦,現在我們在當地打下了基礎,我們做好碼頭、物流等配套,希望更多中企來大展身手。」張健侃說。

如今,振石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多地開花,產業鏈越來越完整。比如,振石在埃及、土耳其落地了新計畫,建設風電材料和復合材料生產基地,產品銷往整個歐洲。風電基材全球產能超50萬噸,全球市場份額達到35%,穩居行業第一。

靜候花開

跟父親比起來,張健侃覺得,在經營管理上還有太多要學的。他仍然記得,早些年,父親經歷過一次嚴峻的考驗,行業瀕臨寒冬。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下,一邊是不停轉的生產線,一邊是不斷積壓的庫存。「2009年是我從業40多年中唯一沒賺錢的一年。」張毓強說。面對不利局面,他作出了「不停產、不減產」的決定,並提出「鼓勁、加壓、出招」的「闖關」新思路,穩住了市場訂單,也最佳化了企業結構。

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扛住風浪,苦練內功,父親的經營之道,張健侃牢記在心中。

2023年,外部環境較差,國際市場收縮,但振石反而擴大投入。這一年,張健侃在印尼開發產業園,在埃及、土耳其建廠,又準備在西班牙設廠。「經濟不好的時候,我們加大投入,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相信,再過一年兩年,經濟會好起來,那時正是我們發力的時候。」張健侃說。

在新的一年,張健侃覺得最重要的事,是要把幾個計畫推進,包括印尼、西班牙的計畫,加快投產。「我們練好內功,靜候花開。」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