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新股民和「回鍋股民」

2024-10-13財經

行為金融學系列

1/5 全回來了

國慶長假期間,財經媒體都在渲染一件事——00後新股民要大舉入場了,說新股民錢都是銀行貸來的上來就敢滿倉滿融,說新股民都是看抖音大V炒股什麽票都敢買,說新股民沒有熊市習慣敢追高敢搶板,還有人說這些人以前都是炒幣的掃貨根本不看價格。

言下之意,節後不管漲得什麽樣,都有新股民來當接盤俠。

其實也有一些數據驗證,比如百度指數的「開戶」,比2015年的大牛市還要高。

這個說法也很符合經驗,以前的兩次大牛市,主升浪都是新股民入市買買買推動的。

聯系到節前一周的「搶籌行情」,還真有點新股民入場帶來的大牛市的感覺。

不過,長假期間,我在回答我的知識星球使用者的問題時,感覺到節前的大漲「另有資金」。

因為看到了很多「似曾相識」的老面孔,由於知識星球的星主可以直接看到所有成員首次加入時間和續費次數,我對近期續費者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結果不出我所料,他們大多是2020-21年牛市期間第一批訂閱我的星球的使用者,隨著22-23年的熊市漸深,這些人很多都不再續費。

所以——我感覺到,全都回來了。

相對「新股民」,我稱這些人為「回鍋股民」,定義為:

1、大部份入市於2020-21年的牛市,少數是2014-15年入市,離開於2022年以後

2、股票帳戶為空倉,或少量套牢在2021年,從2022年以後就沒有買賣交易

3、近兩年關註股市較少,但並非完全不關註,所以一漲就回來了。

我相信節前的那一波上漲,增量資金大部份來源於此。根據官方數據,21年帳戶裏持有股票的超過1.2億個,到了2024年9月時持倉帳戶已經不足4千萬,8000多萬人結束市場,這一輪暴漲,首先回來的增量資金就是這8000萬人中的一部份,就算10%的人這兩天殺回來,一個人買10萬,也有8000億了。

別看股民的聲量很大,這些人才是「沈默的大多數」,他們決定了非股票投資的「親友群」裏,有沒有人聊股票,也是股市資訊向股民圈外擴散的關鍵力量。

我在8號晚上的知識星球,直接指出這一類資金才是當前的增量資金。同時也指出這批增量資金的瓶頸所在:

「回鍋股民」與新股民有很大區別,本文將結合本輪行情,從金融行為學的角度進行分析。

2/5 心理帳戶

有一個笑話,股民在現實生活中,丟了十塊錢,可以心痛老半天,但在股市上虧一萬塊,心裏最多罵兩句「狗莊」,並沒有實實在在損失錢的感覺。

這一現象完全詮釋了行為金融學中「心理帳戶」的理論。

雖然大部份人不記賬,但實際上,不管是買一樣東西,還是一次旅行,都會在心裏的小本本上記上一筆,這個小本本,就叫「心理帳戶」。

「心理帳戶」的特點是有多本帳戶,比如度假時,在酒店裏買水是「旅行帳戶」的一筆支出,10塊一瓶礦泉水覺得不貴;但超市裏買水計入「日常開支帳戶」,超過3塊,就嫌貴了。

如何看待炒股的盈利和虧損,是新股民與「回鍋股民」的重要區別。

「回鍋股民」經歷過大漲大跌,知道股票帳戶的盈虧與日常生活相去甚遠,大漲並不會改變自己的生活,賺了錢固然高興,但始終股票帳戶獨立於其他「心理帳戶」,浮盈浮虧就算你賣出兌現,只要還在證券公司的資金帳戶裏,它就只是股票市場的數位遊戲。

而新股民暫時還無法把股票帳戶從其他「心理帳戶」中區別開,三天賺了10萬,跟年終獎10萬,都記在同一心理帳戶裏,沒有太多的區別。

所以賺同樣的錢,新股民和「回鍋股民」接下來的心態和行為,有較大區別,也是這波行情暴漲暴跌的原因之一。

首先,就是「損失厭惡」情緒的強烈程度。

3/5 損失厭惡

「新股民」這個名詞,在股市中被標簽化後,很容易產生一些「刻板印象」,比如不懂風險控制、死了都不賣、喜歡追高、喜歡炒題材炒垃圾,所以在假期中,很多人都一致性認為,節後行情會有新股東當「接盤俠」,甚至一波一波的炒上去。

「刻板印象」是思維懶惰的結果,大家都是從新股民過來的,難道我們當初都是這樣的嗎?大部份人剛剛開始炒股的時候,難道不是先存個幾萬塊錢,咨詢了很多老股民的意見,先買一小筆試試看嗎?虧了很可能就直接放棄,賺了才會再往股市裏打錢嗎?

實際上新股民相對「回鍋股民」而言,風險偏好並不高,他們的「損失厭惡」的特點更加明顯。

「損失厭惡」這個心理現象,我之前的文章多次分析過,它是指,對於大部份人而言,賺1萬塊錢帶來的幸福,小於虧損1萬元帶來的痛苦,所以在面臨不確定的收益和不確定的損失的權衡時,總是傾向於選擇「寧可留下較小的收益,也要避免虧損」,所以叫「虧損厭惡」。

「虧損厭惡」的心態,總是讓人們在賺了錢後,更傾向於落袋為安。

虧損厭惡是一種日常心理,不但在投資中出現,在購物、交友、考試、工作等大多數決策場景中都有,只要決策因素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就必然存在「虧損厭惡」心態。

所以,新股民在沒有任何投資經驗時,第一時間呼叫的都是這一類人類共同的「心理情緒」,而節前那種大盤漲停的「追漲型」市場氛圍,不是剛入市的新股民的典型特征,而更符合「回鍋股民」的行為特點——錨定心理。

4/5 錨定點

前面說過的「虧損厭惡」心理,另一個結果是,當投資者被套後,再傾向於選擇繼續持股而不是賣出止損——老胡的那句話「只要不賣出,就不算虧」,就是典型的「虧損厭惡」心理。

同樣,新股民因為「虧損厭惡」心理,拿著深套的股票,漸漸失去了對市場的信心,就算因為要用錢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賣出,他們的心理上仍然拒絕承認這筆虧損,就像對「前任女友」的訊息特別敏感一樣,他們也常常回頭看看「前任股票」已經跌到多少錢了。

所以,當9月24日和26日股市出現久違的大漲,以及那「態度明確」的金融系統釋出會後,好像「前任女友」熟悉的頭像突然發來「你還好嗎」的訊息,第一時間開啟股票帳戶,果斷銀證轉賬——成了「回鍋股民」。

從銀行轉賬的記錄看,26日機構回補後,27日和30日的大漲都是「回鍋股民」推動,新股民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反應過來,完成開戶和轉賬。

「回鍋股民」的股票心理帳戶是單獨的,也克服了「損失厭惡」,但讓他們的風險偏好回升,敢於追漲的,還有另一個心態「錨定點」。

這是行為金融學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的前景理論中的一個著名觀點:決策依賴於參考點。意思是說,一筆財富帶來的感受,一個商品價格的高點,並不取決於這個數位本身,而取決於跟誰比,就是「錨定點」的選擇。

新股民基本沒有「錨定點」,他們的成長就是在定位「錨定點」,而「回鍋股民」比「新股民」多了一個「錨定點」,通常是:

1、如果有持倉,自己的持倉成本

2、如果沒有持倉,就是自己最熟悉的股票當時的價格

比如在22年離開的這批股民,印象中或實際持有成本,茅台還是1800,現在(26日)是1500,寧德時代是250,現在(26日)是200,這種價格錨定點,決定了他們不是追高,而是抄底。所以27號和30號這兩天,領漲的除了題材股之外,都是半導體、新能源、CXO、白酒等20-21年的牛市記憶股。

類似的「回鍋股民」主導的行情,在2019年上半年也出現過,當時炒作的主線是5G,其市場風格與2017年和2020年的白馬風格完全不同,更類似於2014-15年的主題炒作。

所以到了8號重新開盤,茅台直接開在1910元,寧德時代開到300元,滬深300直逼22年的高點,意味著這批套在白馬上的「回鍋股民」,短短一周就解套了,兌現的動力非常大。

相比之下,新股民最大的特點是沒有「錨定點」,既可能賺5個點急於賣出,也可能「死了都不賣」,這兩種行為,背後都有心理行為學的依據,前者是處置效應,後者是學習效應。

5/5 處置效應與學習效應

假設股票帳戶現在有兩支股票,一支盈利一支虧損,你新看中一只股票需要錢,這兩支你會選擇賣哪一支?

根據「損失厭惡」的心態,大部份人都會先賣盈利的,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處置效應」,目的是讓「心理帳戶」永遠處於盈利的狀態。

更進一步的處置效應是「攤薄成本」,賣掉賺錢的股票,加倉虧錢的股票,在讓買入成本不斷降低,以增加盈利的希望,這種行為還疊加了「成本錨定點」的心理效應。

但大部份市場環境中,都階段性地存在「強者恒強」(除了轉折點之外,其原因之前的文章分析過)的現象,這種做法,熊市會導致最後所有倉位全部被深套。

如果是在牛市初期,勝率高但風險偏好低,「處置效應」更多體現在賣出有盈利的,保留現金倉位,時間長了之後,當投資者發現賣出的股票總是會繼續上漲,還不如多持有一些時間,這就是「學習效應」,投資者會把近期發生的盈虧進行簡單歸因,改進自己的投資方法。

由於新股民是一張白紙,「學習效應」比「回鍋股民」更強,當牛市中的股票處於不斷上漲時,投資者就會延長持有時間,從賺5%可以賣,到賺10%才願賣,再到「打死都不賣」,最後到了融資追漲正在上漲的股票。

這才是新股民「死了都不賣、喜歡追高、喜歡炒題材炒垃圾」的刻板印象的來源,牛市的新股民比較多,所以就成了新股民的標簽。長假期間認為新股民會大舉接盤,正是因為這種刻板印象,但實際上牛市的學習效應需要幾個月的過程——

每一次新股民入場造就的大牛市,其中主升浪前都有一個慢牛向上的過程,大部份股票都是輪流上漲,但也不會漲太多,形成「進二退一」的慢牛,這正是「學習效應」形成的溫床,一旦股東養成「捂股」的習慣,就會造成股票供應不足,最後引發加速上漲的「瘋牛」。

從底部起來直接變瘋牛的現象,有宏觀的原因,但從資金面上看,更多是「回鍋股民」主導,由於「前任女友」回頭,斷然沒有一周結束的道理,未來一段時間,「回鍋股民」的資金才是市場的主要新增資金,他們的熊市心態,決定了未來還是以震蕩行情和白馬估值修復為主。

雖然真正的大牛市,還是要靠新股民,但新股民的反應時間至少要三個月,才會陸陸續續進場,而且就算入場後,也總是要先讓新股民賺到一些錢,才能繼續打錢進來。

所以行情要演變成真正的牛市,還需要接下來的行情是震蕩中向上,這個區間就是讓新股民賺錢,這個要求與「回鍋股民」的熊市心態又是矛盾的,所以這個特殊的位置,還是要有超預期的政策提升整體風險偏好。

最後打個廣告,我的知識星球會從宏觀面和資金面分析盤面特點,註重板塊分析為主,並提供散戶投資方法的咨詢,想把握接下來至關重要的幾個月的行情的,可以加入我的星球。

先發於「思想鋼印(ID:sxgy9999)」微信公眾號,講述價值投資的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