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多家創新藥企業績獲突破 醫療器械市場持續擴容|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Q1透視

2024-05-05財經

【科創板日報】5月2日訊(記者 鄭炳巽) 截至4月30日,科創板生物產業除了百濟神州與諾誠健華外,剩余企業均已披露2024年Q1業績報告,整體營收及凈利潤較2023年同期有明顯增長。

具體來看,剔除未披露財報企業之後(下同), 科創板生物企業在2024年Q1合計實作營收289.57億元,較去年同期219.25億元增長32.07%,合計歸母凈利潤65.90億元,較去年同期5.32億元大幅增長1138.72%。

其中,共有78家企業實作盈利,較去年同期的77家增長1家,另有71家企業營收同比實作正增長,較去年同期的69家增長2家。

創新藥再次成為醫療板塊中表現最亮眼的細分賽道,部份企業凈利潤增速甚至擠進整個科創板TOP 10榜單。而在創新藥賽道之外,自2023年以來多個醫療器械政策出台,讓這一賽道獲得更多關註。

科創板Q1營收及凈利潤前10生物企業

▌多家創新藥企業業績獲突破

選擇向創新藥賽道轉型的百利天恒(688506.SH),在2024年Q1成為整個科創板乃至所有A股醫療企業中的「焦點」,報告期內實作營收56.42億元,同比增長4325.45%,歸母凈利潤50.0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虧損1.67億元增長了3100.16%。

橫向對比發現,百利天恒的營收在科創板醫療板塊排名第一,遠高於第二位的華熙生物(688363.SH)的營收13.61億元, 凈利潤則在整個科創板排名第一, 遠高於第二位的傳音控股(688036.SH)的16.26億元,同時,凈利潤增速也在科創板上排名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恒玄科技(688608.SH),增速為3724.04%。

百利天恒的業績再次證明了國產創新藥企業的潛力和價值, 其盈利的最主要原因在於,雙抗ADC藥物BL-B01D1此前與BMS達成合作協定後,於2024年3月收到對方支付的8億美元首付款。

在CIC灼識咨詢顧問李紫鵬看來,BMS與百利天恒的交易,還將進一步帶動資本和國內外藥企對百利天恒的其他在研創新管線的關註,也標誌著國產創新藥企業國際認可度的提升。而這也為國內創新藥企業帶來啟發,創新藥商業化價值的最大化要靠其臨床價值來兌現,創新藥的開發要圍繞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展開。

根據合作協定,在達成開發、註冊和銷售裏程碑後,百利天恒還有望獲得最高71億美元的額外付款。至於百利天恒能否拿到這筆潛在的巨款,則要看BL-B01D1是否經得起後續的「考驗」了。

事實上,一季度除了百利天恒之外,還有多家創新藥企業在業績上實作突破,艾力斯(688578.SH)是其中之一。報告期內,艾力斯實作營收7.43億元,同比增長168.65%,歸母凈利潤3.06億元,同比增長777.51%,凈利潤增速在科創板排名第九。艾力斯表示,去年同期伏美替尼片一線暫未納入醫保,而今年報告期內納入醫保後持續放量,帶來收入的大幅增長。

伏美替尼片系艾力斯自主研發靶向EGFR的I類新藥,其用於T790M突變NSCLC(二線)治療和EGFR敏感突變NSCLC(一線)治療的適應癥分別於2021年及2022年獲批上市,兩項適應癥均於2023年12月續約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值得一提的是,另有部份企業雖然仍處於虧損狀態,但因為有產品獲批上市,在營收上取得突破,給自身及其他虧損的創新藥企業帶來鼓舞訊號。

其中,邁威生物(688062.SH)實作營收6755.51萬元,同比增長1572.42%,歸母凈虧損2.06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41億元。營收增長主要因為核心產品9MW0311地舒單抗註射液在2023年3月底獲批上市,2024年一季度較去年同期銷售額增加,同時,9MW3011計畫與美國DISC MEDICINE,INC.獨家授權合約也在本期確認收入。

地舒單抗註射液於去年3月28日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用於骨折高風險的絕經後婦女的骨質疏松癥,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用於骨質疏松癥的地舒單抗在中國的市場規模預期於2030年將達78億元。

與之相似的還有亞虹醫藥(688176.SH)和迪哲醫藥(688192.SH)。亞虹醫藥實作營收2431.95萬元,相較去年同期的2.29萬元增長了106217.71%,歸母凈虧損8284.82萬元,去年同期為6293.48萬元。迪哲醫藥實作營收8131.86萬元,去年同期營收為0,歸母凈虧損2.2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40億元。

亞虹醫藥表示,取得營收的主要原因在於,商業化產品培唑帕尼片和馬來酸奈拉替尼片於2023年底相繼上市銷售產生收入。迪哲醫藥同樣在於新產品舒沃替尼獲批上市帶來收入,去年同期未有產品上市。據悉,舒沃替尼系迪哲醫藥自研的新型肺癌靶向藥,目前在國內獲批用於治療既往接受含鉑化療的EGFR Exon20ins突變型晚期NSCLC。

▌醫療器械市場有待進一步釋放

值得註意的是,從2023年以來,國家層面出台多個鼓勵醫療器械發展的通知和政策,包括在當年3月,國家衛健委放寬對大型醫療裝置配置證的管理,將64排及以上CT調出管理目錄,同年又釋出了【「十四五」大型醫用裝置配置規劃】,大型醫用裝置配置證審批放松,業界認為將有利於大型醫療裝置企業的發展。

在這方面,醫學影像裝置龍頭聯影醫療(688271.SH)一季度實作營收23.50億元,同比增長6.22%,歸母凈利潤3.63億元,同比增長10.20%。針對政策的放開,聯影醫療方面表示, 這給整個醫療器械行業帶來的影響將是長效的,許多此前未被滿足的潛在需求將得到釋放,尤其像縣級醫院等下沈市場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機會。

相比之下,國內手術機器人龍頭天智航(688277.SH)實作營收2894.47萬元,同比下降26.73%,歸母凈虧損1006.32萬元,同比下降216.49%。面對業績下滑,天智航方面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今年以來,受經濟、資本等多重因素影響,包括手術機器人在內的國內醫療市場整體增速放緩、業績承壓,不過公司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開展的手術數量超過8000例,較上年同期增長超80%。

而針對政策出台,天智航方面亦表示, 「這意味著手術機器人作為高端醫療裝置,有望在更多醫療機構得到配置,從而推動手術機器人市場擴容,促進行業發展。」

在大型醫療裝置之外,IVD是2024年值得關註的另一個醫療器械細分賽道,不出意料之外,由於新冠業務下滑,多家IVD企業2024年一季度業績遭受沖擊。

其中,亞輝龍(688575.SH)實作營收4.31億元,同比下降34.65%,歸母凈利潤6603.46萬元,同比下降18.72%。熱景生物(688068.SH)實作營收1.16億元,同比下降42.78%,歸母凈利潤505.48萬元,同比下降91.42%。之江生物(688317.SH)實作營收5122.73萬元,同比下降39.27%,歸母凈利潤2690.69萬元,同比增長346.47%。

政策層面對IVD企業的影響之一,在於2023年12月由安徽省牽頭的25省化學發光集采在後續的落地情況。

【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包括但不限於上述IVD企業,均有產品進入采購擬中選名單。其中,亞輝龍有傳染病八項(化學發光法)在內多款產品中選,聖湘生物(688289.SH)也有HPV檢測產品中選,【科創板日報】記者致函這兩家企業詢問中選產品的放量情況,截至發稿未獲回復。不過,也有其他企業表示,中選產品還沒真正開始落地,對企業影響暫未能告知。

針對此事,浙商證券認為,本次集采在價格方面平均降幅約53.9%,整體降幅相對溫和,對出廠價影響較小,更利於國產頭部企業利用成本優勢以價換量。在2024年Q1-Q2,有望進入集采供貨周期,國產產品依托成本優勢放量有望加速。

據安徽省醫保局工作人員介紹,本次集采采購金額過百億,1萬多家醫院申報,采購需求量超過7億人份。 透過集采,企業將按統一的中選價供應25省,行業集中度也將進一步得到提升,行業統一大市場逐步形成。

實際上,在集采政策之外,IVD行業正在努力擺脫新冠影響,用非新冠業務彌補落下的業績。

比如,亞輝龍一季度非新冠自產業務營收3.42億元,同比增長43.33%,占整體收入超過79%,其中,自產化學發光業務在國內和海外分別實作營收2.74億元、3351.22萬元,同比增長47.73% 、49.76%;熱景生物一季度非常規新冠業務占比約50%,優勢產品肝炎肝癌類診斷試劑實作超過27%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