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美國的華人們又找到了一個生財之道

2024-10-20財經

這兩年,美國投資人有句名言:創投一定要緊盯華裔創業者的計畫,你未必投資他,但可以投資他的模仿者。

這話從側面已經反映出在美華裔創業者敏銳的商機捕捉能力和說幹就幹的實幹作風。但筆者深知,這一批華裔創業者,很多是經歷過國內創業大潮洗禮,真槍白刃廝殺,創意翻新的持續搬運者。

兩周前,筆者偶遇了一個加州的創業團隊,他們在疫情期間創立了一家上門給寵物洗澡美容的專業公司,這家公司能夠快速發展只是得益於那個階段寵物美容店無法完成遠端服務,而他們以分賬合作方式,成功從寵物商店手中獲取了大量客戶。

最高峰時這家創業公司擁有超過五十輛的廂式貨車,雖然大多是二手市場淘換來,但內部統一進行了改裝,供電、供水和工具一應俱全。

可之後的一兩年內,大批的模仿者紛紛出現(當然這家創業公司本身也可能是模仿者之一),類似的公司超過千家以上。而疫情結束,上門訂單也呈現大幅下降趨勢,華裔創業團隊意識到必須轉型。

但如何讓前期投入的車輛、裝置、人力、客戶資源物盡其用,規避資產縮水,減少進一步的投入,是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問題。

於是他們透過對現有客戶的追蹤訪談、數據分析,發現了一個新的藍海市場,那就是自由車的維修與維護。

其實道理簡單,美國十多年來一直是自由車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與中國因為出行需求的共享單車大爆發不同,美國的自由車一直是主流的健身器材,不但有超過一億兩千萬的保有量,而且銷量基本穩定在一年一千五百萬輛。這其中單價在三千美元以上的高端自由車,美國市場消化了全球四成以上的產能。

特別是美國各州政府對於騎行專用道路的打造與改建,遠遠超過了新增公路裏程,可以判斷自由車的增長還會持續多年。

但美國龐大的自由車市場,有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那就是自由車專業維修維護公司明顯不足。大部份由自由車的經銷商門店完成,也許是美國人自己動手修理的文化傳統,維修自由車竟然沒有成為一個成熟產業。

這也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門店的維修時間長,平均兩三天已經算是高效,而且因為門店數量有限,送修路程也非常遙遠,不安個車架,還真沒辦法把車弄過去。最為致命的是因為沒有形成維修保養的產業鏈,配件嚴重缺乏,價格高的離譜,有能力修的也只有望洋興嘆。

如果認為美國人消費能力高,騎壞一輛可以換新的那就大錯特錯。美國的自由車幾乎沒有國產,全部依靠進口,這造成美國自由車價格是國內同類產品的三至五倍,特殊材質的專業車輛甚至貴上十幾倍,至於配件,因為無法批次大規模訂購,早已經是天價。

所以在美國一千美元左右的自由車,只能算低端入門貨,購置自由車對普通家庭,雖算不上添置大件,但也不是說買就買,說扔就扔的。由此分析,自由車的維修與維護市場其實潛力巨大。

由此,華裔的創業團隊毅然開始轉型,將八成的寵物美容貨車改造成了自由車移動維修車。主打的就是便捷,網上或電話下單,一小時內上門,兩小時完成修理、維護和清洗,客戶還可以選擇騎走他們車內的備用車。

感覺上門維修維護可能費用不菲,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實作了網路訂單預約,公司的營運效率更高,再加上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在零配件的大宗采購上價格遠低於經銷商。而且隨著業務不斷深入,他們還低價收購了不少淘汰下來的車輛,拆解翻新後,進一步拉低零配件成本。

為了進一步控制人力成本,他們還將一半的車輛租賃給了其他愛好機械修理的創業者,以業務分賬方式抵扣租金。

最近一年,他們與很多城市擁有騎行專用道的州立公園合作,以極低的價格租賃專用停車位,既是免費的廣告牌,也實作了針對自由車的道路救援。

在這位華裔創業者眼中,以上收入只能算是常規收益。真正產生大量現金流的其實是車輛保養和第三方市場。

他們如今已經把自由車保養玩的如同汽車保養一般,從拆卸清洗到軸承潤滑,從鏈條除銹到輪胎補氣無所不包,不管車騎了多少年,只要定期保養,就跟新的一樣,至少這個理念已經深入了使用者心中。用創業者的話說,那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市場,每爭取到一個使用者,都是可觀的凈利潤。

至於第三方市場的開發,則是團隊與自由車的零售商進行合作,零售商將一些品牌的售後維修維護服務外包給他們。雖然目前還無法準確計算實際收益,但因為經銷商每賣出一輛車就會和創業公司結算售後維修費用,相當於公司預收了大筆預付費,且極有可能保修期內並沒有實際支出,這大大緩解了公司拓展期的資金壓力。

而另一個第三方市場則是騎行保險,雖然單筆保費不高,分賬有限,但對創業公司來說,幾乎沒什麽成本投入,而隨著手上服務的高端自由車使用者的不斷增加,業務已經有了明顯上升的勢頭。

我問這個華裔創業者,公司目前是否實作了盈利?

他頗為得意地告訴我,從公司創立的第一個月開始就是盈利的。他們的團隊頂住了不靠譜投資機構的忽悠,沒有盲目擴大規模,基本保證一輛維修車贏利,才會投資下一輛。機構愛投不投,服務能力遠遠比規模重要。

聊到最後,我問這個華裔創業者,這次的業務轉型不擔心其他人跟進模仿嗎?

他告訴我,雖然創業者摔進同一個坑的可能性很高,但他們還是提前做了些防範,比如引進了本地大家族的二代合夥人;員工大量招聘在校大學生;高薪聘請法務負責人;與多個公益性組織深度合作等等,盡量把坑填淺點,掉下去了也容易爬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