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覺得奇怪?為什麽我們每天在加油站排隊的時候,心裏總是犯嘀咕:「為什麽台灣的油價就比大陸便宜?」同樣是進口石油,為什麽差距可以達到1.6元每升?難道真的是台灣人「更會過日子」?難道這其中有什麽看不到的「貓膩」?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看看台灣和大陸油價差的背後到底藏著什麽樣的玄機。
其實,要講清楚這個話題,我們得先承認一件事:台灣的石油資源基本等於沒有。雖然台灣的地理環境看起來不錯,氣候宜人,植物種類繁多,但是礦產資源和石油,那就是稀缺得可憐了。根據數據顯示,台灣的日產石油量只有——別笑你沒聽錯——81桶。對全球每天的石油消費量來講,這簡直像水裏加了一滴牛奶一樣,基本看不見。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台灣油幾乎全靠進口,為什麽油價卻比大陸低?
首先,我們要看台灣的地理位置。你可能沒註意到,台灣剛好卡在東亞和中東的石油運輸線上,位置真的是天時地利。從中東的卡達到台灣的高雄港,大約需要3900海裏的運輸距離,再看看從卡達到大陸天津港,大概要4770海裏。別看就差這870海裏,運輸費用差得可不是一點點。簡單來說,船多跑一天,成本就往上竄。從這裏我們就能明白,台灣從中東進口石油的運輸成本明顯比大陸低。就是說,人家離油源近了一截,油價少收點運費,這差距就出來了。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台灣的進口石油主要來自哪兒。據統計顯示,台灣石油中有四分之一來自中東的卡達。台灣的依存度雖高,但能透過縮短運輸距離和調低運輸成本,直接轉移到了消費者,也就顯得油價相對較低。
還有一點,油價為什麽低,稅收制度的不同也是關鍵。台灣的車輛買入時,車主需要繳納各種雜七雜八的稅,包括進口關稅、貨物稅、營業稅,還有每年要交的燃料稅和牌照稅。所以,在加油的時候,油價實際上並沒有藝術加工太多。而大陸就不同了,買車的時候,它可是一次性、狠狠的收了購置稅,而後在你每次加油的時候,還要含有一定比例的燃油稅。換句話說,台灣跑不了車價上的稅,大陸則在油箱上動了出。
這麽一對比,是不是覺得這低油價背後藏著那麽幾分「理所應當」呢?
不過,講完台灣的油價再來看大陸,情況可沒有那麽簡單。想想看,中國有多少車跑在路上?目前,中國大陸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這個龐大的市場規模意味著,對於石油的需求量也是大得嚇人。盡管中國自身也有一些石油資源,但,它根本就滿足不了國內的用油量,必須依賴大量的石油進口。更別提中國還有龐大的人口基礎和廣袤的疆域,這些讓石油的供應壓力更大。
中國不僅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還是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而石油市場是個全球性的戰場,國際油價稍微有個風吹草動,中國的油價自然也跟著波動。再加上我們都知道,大陸國土面積廣,煉油廠基本都集中在東部沿海,而油品要運送到西部或偏遠的內陸,這是一個龐大的運輸工程。油從東往西,要經歷路途長、時間長,運輸成本高得自然也亮瞎眼。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你搬家一樣,如果家裏的東西搬得遠,車子跑得多,費用自然也就高了。
除此之外,大陸油價中的稅費比例高得嚇人。數據顯示,大陸每升油價的稅費占比差不多占了48.05%。是不是覺得有點目瞪口呆?聽著確實很高,但這背後也是有原因的。別忘了,國內的政策一直在鼓勵清潔能源轉型,而油耗大戶的汽油車自然是「重點關照物件」。為此,大陸還收取了環保稅,更加註重對成品油的品質檢驗,油品標準嚴格,這些技術化的調整也會無形中增加油價。
至於國家也不是沒有調控辦法,在國際油價波動大的時候,政府往往會選擇透過修正稅率、補貼等手段維持國內油價的平穩。確保老百姓不用因為油價飆升而跟著煩心。
所以,坦白說,油價高並不是國家「黑心」,而是這種全球復雜的市場結構、國內大面積的運輸成本、環保政策和稅收體制共同作用的結果。有的道理,有時看著簡單吧,背後都是一連串的經濟邏輯。
到頭來,台灣和大陸的油價差異並沒有看起來那麽神秘。油價的背後,是經濟模型的賽局,是政策選擇的權衡。不同的路徑導向了不同的結果。物價是高是低,燒的不是油,是賬單。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