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不管問界智界,賣得動就是華為「好界」

2024-06-07財經

「不造車」的華為,要操心銷量的品牌,越來越多了。

剛剛過去的5月,鴻蒙智行釋出了最新數據,問界、智界兩個品牌納入鴻蒙智行,5月的合計交付量為30578輛。

這延續了4月以來的「新」釋出模式,此前,按照新造車品牌的慣例,各品牌始終在每月1號準時釋出上個月的交付數據。而從4月開始,問界已經不再單獨釋出銷量。

這與問界M7逐漸走過銷售最高峰,進入平緩周期有關,也促使華為不停地借助原有熱度,把新的品牌推向台前。

剛剛過去的「問界新M7 Ultra釋出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慷慨激昂地介紹了改款車型的優勢後,又宣布了將於8月上旬正式上市的享界S9開啟預訂,預售價區間為45萬-55萬元。

在此之前,余承東還在問界M5的釋出會上,為智界S7的高階智駕宣傳、造勢,並宣布智界S7將於6月全球先發商用泊車代駕VPD。

問界新M7 Ultra、智界S7、享界S9,余承東口中的三款新車,既是為華為智選車陣營擴容,也是在5月鴻蒙智行全系交付總數首次不敵理想後,試圖拉動華為汽車業務的新「牌」。

問界銷冠,漸成往事

「起死回生,真不容易」。

2023年10月12日,問界新M7上市一個月,余承東在朋友圈感慨道。

作為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匹絕對的黑馬,問界新M7不僅幫華為找回了面子,挽救了AITO問界的銷量,也帶著賽力斯的股價飆升,可謂是「一舉三得」。

數據顯示,2023年9月上市的問界新M7,第一個交付整月的數據就達到了12139輛,之後便一路高升,上市後四個月飆升至29997輛。

問界新M7的亮眼數據之下,2024年1月-3月,AITO問界全系新車交付量始終穩坐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冠軍的寶座。

市場形勢瞬息萬變,高峰來得快,去得也快。

到了4月,問界新M7銷量已下跌至1萬出頭,AITO問界全系也以701輛的月交付差距,不敵理想汽車,失去了新勢力品牌銷量冠軍的頭銜。

頗為有意思的是,或是戰略需要,或是掩蓋銷量下滑的窘境,4月的問界銷量,並不是由AITO問界本身來公布,而是換成了鴻蒙智行。

如果按照這一口徑來排名,鴻蒙智行全系4月交付新車29632輛,超過了理想的25787輛,依舊是造車新勢力的「冠軍」。

銷量的下滑,使得昔日高調的問界,光芒逐漸黯淡。

對此,有業內人士告訴 【鳳凰WEEKLY財經】 ,造車新勢力公布月交付數據的速度,與交付成績的好壞直接相關。如果交付成績好,那會搶著公布,反之,則會盡可能避而不談。此前的理想如此,這個月的問界也如此。

對手的追趕永遠不曾松懈。根據理想汽車的交付數據,5月理想汽車交付量達到35020輛。即使是鴻蒙智行全系,也沒能保住銷冠桂冠。

同樣定位中高端的造車新勢力品牌也在迎來銷量的新突破。其中,蔚來連續2個月銷量漲勢兇猛。更是在5月交付新車20544輛,不僅再次突破2萬輛大關,也創下歷史交付新高;極氪繼4月完成了16089輛的交付後,於5月再創歷史新高,交付量達到18616輛。

M7的輝煌,能否復制?

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同一款產品都有走過最高峰的時候。

在剛剛過去的2024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余承東提到產品銷量下滑的原因時表示,「剛剛過去的5月份是產品調整期,主力銷售的產品在換代,所以造成了短期的銷售下降。」

與此同時,即便余承東沒再把「遙遙領先」掛在嘴邊,但卻句句彰顯「遙遙領先」的態度。余承東預計,6月份開始,鴻蒙智行又會重回快速增長的道路。「僅問界一個品牌的月交付量就會超過4萬台,在後面的月份再沖擊每個月5萬台。」

余承東口中「問界月交付超4萬台的底氣」,來自於問界新M7 Ultra。

各家車企披露5月銷量的前一天,華為為問界新M7舉行了「問界新M7 Ultra 超凡釋出會」。從釋出會的命名,便可直觀地看出,新車型是問界新M7的改款車型。

整場長達1個小時40分鐘的釋出會,余承東用大篇幅介紹了問界新M7 Ultra。並總結道,「新車加量不加價,在駕控、安全、智駕、空間等方面進行了升級,這些升級對得起Ultra這個單詞。」

余承東介紹問界新M7 Ultra 來源/釋出會視訊截圖

然而,一位對技術頗為外行的消費者告訴 【鳳凰WEEKLY財經】 ,就自己的觀察,新車改動最大的是外觀,然後就是前排座椅的頭枕可以更快速地拆卸,放倒之後更有「皇後座椅」的感覺。

「至於釋出會上提到的底盤效能、智駕能力和安全能力,我的個人感知並不明顯。」上述消費者說道。

華為迫切需要新的增長點來填補這一缺口,來確保銷量的穩定增長。

根據華為官方海報顯示,問界新M7 Ultra上市1小時大定就破了6000台,上市首日大定突破12000輛。

消費者的熱情,甚至一度讓問界的銷售系統癱瘓。一位問界汽車的銷售人員在朋友圈寫道,「咱就說‘狠量’,卻不加價!!!下單系統,它能不癱瘓嗎?」

大定和系統宕機都是事實,不過與此同時,早在釋出會之前,問界新M7 Ultra就已經開啟小訂也是事實。

透過查詢上述問界汽車銷售人員的朋友圈資訊, 【鳳凰WEEKLY財經】 發現,早在5月17日,也就是問界新M7 Ultra釋出會召開前15天,該車型就已經開啟了小訂權益——「5月21日20:00前下訂客戶可享小訂禮,即1000元訂金抵2000元購車尾款。」

而新車,也至少提前一周就已經到店。

「界」多好打勝仗?

華為想要「復制」問界新M7銷量輝煌的心顯而易見。

作為華為智選車模式下的第一個品牌,問界自誕生之日起,一方面被華為寄予厚望,同時也備受整個行業和消費者的關註。這也使得其推出的首款車型問界M5,在上市之初的銷量節節攀升。

根據官方數據,自2022年3月問界M5開啟交付後,首月交付就達到了近3000輛,並在5月突破5000輛後,在同年6月交付超過7000輛且新增大定10685輛。

要知道,在沒有與華為達成合作之前的賽力斯,旗下車型的月上險量不過兩位數。

尤其是隨著問界新M7上市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華為的勢能再次得到釋放。只是從問界新M7的發展周期來看,即便有華為的加持,想要一直保持市場熱度也並非易事。

智慧型手機如此,新能源汽車亦如此。

而作為深耕互聯網多年的科技巨頭,華為自然知道,在瞬息萬變的汽車市場,一款產品從上市到走紅,再到熱度逐漸消退,本身就是一個普遍的生命周期規律。

這也是問界新M7上市僅僅8個月,華為就急著推改款車型問界新M7 Ultra的原因之一,其目的就是讓階段性勝利更長久。

換句話說,就是用Ultra車型續上「老車型」的熱度和銷量。

此外,如同在智慧型手機的角逐中,面對不同的使用者群體,需要推出Mate系列、Pura系列、nova系列和Pocket系列一樣,對於華為來說,想要在「不造車」的情況下,觸達不同消費者,就需要在能源型別和車型分類上,盡可能地多。

2022年問界M7釋出會上,余承東曾提到,「世界上還沒有哪家車企能在一年多的時間裏推出兩款高端電動SUV,但華為和問界做到了。」

華為的確做到了,但結果並不如其所願,這也才有了此後問界M7的不斷改款。

而與更多車企合作,針對不同使用者群體而推出更多型別的產品,也成為了華為的必然選擇——智界、享界,以及余承東在5月31日提到的,與江淮合作的、將於2025年春季上市的首款智選車型均順勢而生。

在剛剛過去的2024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余承東也毫不掩飾地強調了華為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賦能智慧汽車的優勢,並直言做了核心技術,還要有使用者大規模使用才能實作商業變現。「因此,華為選擇了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四家車企來合作打造產品,除了技術賦能,還將在TO C端積累的行銷服務能力賦予車企。」

正如余承東所說,為了推動智選車模式下的品牌銷量,華為不僅提供了強大的線上線下銷售網路,還在不斷探索和嘗試創新的行銷策略。

比如,沒有哪家車企可以在短短不足2年的時間裏,對同一款車進行兩次改款;沒有哪家車企可以在新品牌首款車上市失利之後,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和質疑,仍舊選擇二次釋出。

到現在,不管是問界新M7 Ultra的小訂,還是從北京車展的初次亮相,到開啟預訂卻並未上市的享界S9,華為已經把「提前銷售」這一套路玩得爐火純青。

種種行動的終極目標,無非是為了銷量。

對於華為來說,智選車模式是否成功,與每一個合作品牌都息息相關。而成功的關鍵因素,就是銷量。

只要銷量夠好,無論是問界、智界還是享界,都是華為智選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份,也都是值得華為投入更多的「好界」。

(頭圖來源於鴻蒙智行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