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中國將前功盡棄?歐盟最後表決電動汽車關稅,馬克龍亮出了態度

2024-10-06財經

2024年10月4日,歐盟委員會就一項關乎全球貿易格局的議案進行了最後表決,決定是否對中國進口的新能源汽車加征關稅。

這場投票牽動了全球多個利益方的神經,尤其是歐盟內部的分歧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明確支持,使得加征關稅你事件成為國際輿論的焦點。

在中國電動車產業迅速崛起的背景下,歐盟的此舉是否會引發更大的貿易紛爭?中歐之間的關系是否會因此走向新的緊張局面?更重要的是,歐盟是否能夠在保護自身產業的同時,避免與中國的經濟沖突全面升級?

背景:歐盟關稅計劃的起因與走向

歐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加征關稅的計劃最早在2024年下半年浮出水面。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行業憑借其高價效比和技術創新,迅速占領了全球市場,尤其是在歐洲市場表現強勁。

中國電動汽車占領全球市場的現象引發了歐盟內部的廣泛討論,部份成員國認為,歐洲的電動汽車產業正面臨來自中國的激烈競爭,尤其擔心中國的電動車企業能夠透過國家補貼獲得不公平的市場優勢。

歐盟委員會在經過多次內部討論後,決定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進口展開調查,並提議加征關稅,以保護本土產業。

加征關稅提議得到了法國等國家的支持,但也引發了歐盟內部的分歧。一些成員國擔心,貿然加征關稅可能會激化與中國的貿易摩擦,最終損害歐洲自身的經濟利益。

2024年10月4日,歐盟各成員國對議案進行了最終表決。根據投票結果,27個歐盟成員國中,10個國家投了贊成票,5個國家投了反對票,剩下的12個國家選擇了棄權。這個結果顯示出歐盟內部對加征關稅的問題的意見分歧較大。

法國、希臘、義大利和波蘭是支持加征關稅的主要國家。其中,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態度尤為堅決。

他早在2024年10月2日的柏林活動中就明確表達了對加征關稅的支持立場。他認為,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必須與中國競爭,歐盟必須采取行動遏制中國汽車占據歐洲市場的「工業優勢」。

法國政府的立場不僅僅是為了推動歐盟關稅議案,更是為了確保法國電動車產業在未來保持競爭力。

與之相對,德國、西班牙和瑞典等國則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德國選擇棄權,顯示出其對該議案的不完全認同。

事實上,中德之間的貿易聯系非常緊密,2024年中國已經連續八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德國政府顯然不願冒險破壞這種長期的經濟關系,但同時也不想公然反對歐盟整體的貿易政策,尤其是在美國的貿易壓力下。

馬克龍的強硬表態與中國的反應

法國總統馬克龍是推動關稅議案的關鍵人物之一。他在多次公開場合表示,歐洲不能在面對中國電動車企業的競爭時無動於衷。

他認為,中國憑借著大規模的國家補貼,使其電動車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獲得了不公平的有利競爭。

馬克龍的表態得到了法國國內汽車產業的廣泛支持,尤其是那些致力於發展本土電動車的企業。

事實上,法國政府一直在推動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根據法國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的計劃,到2027年,法國每年將銷售80萬輛電動車,並且這些電動車應盡可能在法國本土生產。

對法國而言,推動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既是保護本土產業的一種手段,也是法國在全球汽車產業中的戰略布局。

法國的動機不僅僅限於經濟層面。一些分析認為,馬克龍在議題上如此積極,部份原因是為了向美國示好。

自美國推出【通脹削減法案】以來,歐洲一直在思考如何調整自身的產業政策,以應對美國和中國的雙重壓力。

法國的支持立場也可以看作是其在國際貿易領域的一種策略調整,希望借此加強與美國的合作。

面對歐盟的關稅計劃,中國政府並沒有保持沈默。早在議案表決之前,中國就已經展開了多輪外交對話,試圖透過協商避免關稅的實施。

中國方面提出了一個「最低價格承諾」的折中方案,吸引了部份歐盟國家的興趣。中國希望透過方案,避免加劇中歐之間的貿易摩擦。歐盟最終沒有接受中國的提議,繼續推進了關稅計劃。

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近年來的發展勢頭迅猛。憑借其高價效比和技術優勢,中國電動車品牌在歐洲市場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中國政府堅持認為,其電動車企業的成功並非單純依賴補貼,而是基於市場競爭和技術創新。中國一直強調自身遵守國際貿易規則,認為歐盟的關稅計劃是對自由貿易的幹預。

盡管如此,中國依然希望透過對話來解決問題。歐盟和中國之間的貿易關系長期以來相對穩定,雙方在多個領域都有深厚的合作基礎。中國政府表示,願意繼續與歐盟進行談判,以尋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歐盟內部的分歧

盡管最終表決透過了加征關稅的議案,但歐盟內部對加征關稅問題的看法並不一致。德國、西班牙和瑞典等國對議案持保留態度。

德國因為與中國的貿易關系復雜,選擇了棄權。作為歐盟的經濟引擎,德國對議案的態度顯得尤為關鍵。

2024年,中國連續第八年成為德國的最大貿易夥伴,這使得德國在對華政策上不得不保持謹慎。

西班牙和瑞典則在投票中反對加征關稅。這兩個國家擔心,歐盟的決定可能會引發中國的報復性措施,從而對自身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瑞典的汽車產業在全球市場上處於較為弱勢的地位,因此對於過於激進的貿易政策持謹慎態度。而西班牙則擔心,貿易摩擦升級可能會影響其在其他領域與中國的合作。

盡管歐盟的關稅議案已經透過,但這並不意味著雙方沒有繼續談判的余地。歐盟方面表示,願意繼續與中國探討其他解決路徑,未來的談判視窗依然存在。雙方在10月底之前仍有機會透過進一步的磋商找到替代方案。

歐盟內部一些官員認為,盡管投票已經結束,但這並不意味著關稅政策不可逆轉。如果中國能夠在未來的談判中提出更具吸重力的方案,歐盟仍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作出妥協。

中國可能的反制措施

面對歐盟的關稅計劃,中國並非沒有反制手段。在過去的幾年裏,中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歐洲市場對中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中國也有能力透過一些措施對歐盟施加壓力。

有分析認為,中國可能會透過打擊法國的幾個關鍵行業來進行反制。法國的奢侈品、高鐵、核電、飛機和農產品等領域都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貿易關系。

中國如果在這些領域采取限制措施,可能會對法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中國還可以在俄烏戰爭和非洲事務上對法國施加外交壓力,特別是法國在非洲的利益至關重要。

中國政府目前的態度依然傾向於透過對話解決問題。中國多次表示,希望中歐雙方能夠以合作而非對抗的方式來處理貿易爭端。中國的首要目標是維護中歐之間的良好貿易關系,並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結論

歐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加征關稅的決定無疑將對未來的中歐貿易關系產生深遠影響。盡管投票結果顯示出歐盟內部的分歧,但最終支持加征關稅的國家占據了上風。

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強硬態度在這場投票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他認為歐洲必須在面對中國的工業競爭時采取更為積極的措施。

與此同時,中國方面雖然未能阻止歐盟透過關稅議案,但依然希望透過進一步的談判找到解決方案。未來幾個月,雙方的談判將決定中歐貿易摩擦是否會進一步升級。

總的來說,歐盟的決定標誌著歐洲在面對全球貿易挑戰時的政策轉向。如何在保護本土產業的同時,維護與中國的長期合作關系,將是歐盟未來必須面對的關鍵問題。

資訊來源: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投票結果出爐,我商務部最新發聲

央視一套,202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