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年末中國總債務70.8萬億,外債3346億!美國外債超58萬億

2024-10-14財經

近期,國務院首次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送出了關於債務的專項報告,揭示了至2023年底中國各類政府債務的狀況。讓我們聚焦幾個核心數據點。

到去年底,中央與地方政府發行的政府債務總額達到了70.77萬億元。其中,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債余額為30.03萬億元,地方政府發行的地方債未償還金額為40.74萬億元,兩者合計恰好等於70.77萬億元的總債務規模。

在30.03萬億元的國債中,包含了一部份外債,即在海外發行、主要由外國機構和個人持有的國債,這部份債務僅為3346億元,占國債余額的1.11%,占國債與地方債總和的0.47%。

或許有人會疑惑,地方債中是否包含外債?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地方政府無權對外舉債,僅有中央政府在法律規定範圍內可對外借款。

無論從外債余額的絕對數值還是其占政府債務的比例來看,中國的外債規模都相對較小。相比之下,美國的外債余額高達8.2萬億美元,按當前7.1的匯率換算,相當於58.2萬億元人民幣,占其35萬億美元國債總額的23%。

外債占比低既有其積極面,也存在不足之處。

積極的一面在於,我們幾乎無需擔憂對外債務違約的風險。國家破產的案例,如阿根廷和冰島,主要是由於政府無法償還外債所致。因此,外債規模越大,違約風險越高。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的外債即將違約,只是其風險敞口較大。

然而,外債占比低也不利於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尤其是在投融資領域。貨幣國際化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貿易結算、投融資、外匯儲備占比等。人民幣在貿易結算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全球支付份額已連續數月超過日本,位居第四。但在其他方面,如外匯儲備占比,人民幣仍有待提高。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外國政府持有人民幣的外匯儲備規模排名第七,低於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加元和澳元,與去年一季度相比下降了兩位。

由於中國的外貿出口遠大於進口,每年產生大量順差,即收入遠大於支出,這不利於人民幣的擴張。順差是客觀存在的,無法輕易改變,否則會影響經濟。因此,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應從投融資領域入手。例如,增加外債規模,並與借款人約定以等額人民幣償還,這樣可使全球金融市場中的人民幣數量增加。

再回到政府總債務的問題。70.77萬億元的總債務規模在國際上並不算高。以2023年126.06萬億元人民幣的GDP計算,法定債務負債率僅為56%,不僅遠低於美國、日本、法國等經濟已開發國家,而且低於60%的安全線。

但需要註意的是,國務院此次匯報的僅限於法定債務。法定債務是指依據法律規定,由各級政府承擔,並需使用財政資金償還的政府債務。然而,這並未包括如城投債等地方隱性負債。

實際上,地方政府的隱性負債規模遠超40.74萬億元的地方法定債務。據多家權威機構估算,其總額大致在40萬億至60萬億元之間。例如,一些地區為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發行城投債,從而形成了巨額隱性負債。當前,正著力化解的正是這部份債務,其規模之大、壓力之重,不容忽視。

從歷史角度看,過去幾十年中,地方政府為實作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現代化建設,采用了多種靈活的融資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隱性負債的積累。從社會角度分析,如此龐大的隱性負債規模可能會對社會公共服務的提供和品質產生影響,進而波及民眾的生活品質。

因此,我們不能忽視債務問題。不僅要關註法定的顯性負債,更要重視控制地方隱性負債的增量,並穩妥化解其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