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地理課程】彰武:「以光鎖沙」,地理視角看光伏農業

2024-06-29三農

彰武:「以光鎖沙」

遼寧省彰武縣緊鄰科爾沁沙地的南緣,位於蒙古高原與遼河平原之間農牧交錯帶,是典型的生態脆弱區。20世紀50年代前,彰武縣所在的阜新地區沙化土地面積占遼寧省的60%,當地人稱其為遼寧的「風口」和「沙窩子」。

因為專註所以專業

優質內容值得傳播

推薦轉發評論留言

歡迎標註來源轉載

如何科學治沙,是彰武人多年來一直在攻克的難題。在多年防沙、固沙、用沙的基礎上,彰武縣因地制宜采用「光伏+治沙」模式,探索荒漠化生態治理新路徑,以光伏建設驅動生態治理,構建「板上發電、板下修復、板間種植」的農牧交錯帶生態治理體系。

連片的太陽能光伏板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幫助沙化耕地增產增收。在計畫現場,一排排光伏板之間,高粱、大豆、谷子等作物整齊排布,長勢喜人。這是利用了光伏板的物理遮擋作用,形成沙塵屏障,減輕了沙塵危害,同時減少了沙地水分蒸發,促進了農作物生長。

中國清潔能源基地與防沙治沙主戰場高度重合,光伏與治沙融合發展潛力大。光伏元件可以減少太陽對地表的直接放射線,降低局地風速和蒸發量,改善旱區電站及周邊微生態,對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能源安全,實作地方經濟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要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在治沙的同時發揮生態效能,實作「雙碳」目標,彰武縣還透過「以草固沙」「以樹擋沙」等工程,為沙地裝入「綠肺」。

經過70余載治沙,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透過「以樹擋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鎖沙、以工用沙」五大工程,原先黃沙漫天的彰武,如今已變身「天然氧吧」。

光伏農業

新能源代表著綠色轉型發展,而新農業則是國民生計之根本,兩者的結合為農業發展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光伏農業透過結合,有效實作了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共同發展,使農業實作科技化,令農民實作增收。新能源+新農業的發展形式將會是中國農業的未來之路。

八種模式

光伏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實踐過程中,為了實作一地多用,提高單位土地產出率,在農業經營設施(或單元)的基礎上科學設計、合理嫁接光伏的經營模式。光伏和農業的結合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打造美麗鄉村建設。

其中又分為菌菇光伏、漁光互補、蔬菜(瓜果)光伏、畜禽(牧業)光伏、林光、藥材光伏、生態光伏、水利光伏等八種模式,接下來一起看看8種模式的不同。

1、光伏+蔬菜/水果

將棚頂光伏發電和棚下農業種植有機結合,帶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農作物方面,可以種植航天蔬菜或者是喜陰植物,這類計畫也可以做一些旅遊農業。

2、光伏+菌落

在空地種植速生植物,對廢棄資源迴圈利用,解決大量固體廢棄菌包的環境壓力。

3、光伏+養殖業

光伏結合養殖業,可以是放養,也可以搭養殖棚,可以養殖羊豬雞奶牛肉牛野兔等,多為食草動物。

4、光伏+漁業(漁光互補)

利用魚塘廣闊的面積,在上面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來發電,光伏元件立體布置於水面上方,下面水產養殖,一地兩用,利潤比單純水產養殖大幅提高。

目前漁光互補的主要分類有封閉式、開放式、漂浮式和跨越式。一般建設在湖泊、河、池塘、溪、煤礦塌陷區、稻田養魚等地區。

5、光伏+林業

林光就是常見的園藝、林木、果樹,國家林業局對林業政策適當放開也提供了一定的空間。這種模式下,適宜種植於弱光型、陰陽型花卉苗木光伏大棚,封閉式、敞開式光伏農業大棚。

6、光伏+藥材

在一些地方種一些中藥材,這些藥材都可以跟光伏農業模式很好地結合,部份喜陰的中藥材適合在陰冷潮濕的山區地方種植。

7、光伏+生態

利用荒山荒坡、鹽堿地、廢棄煤礦區等閑置土地,開發生態光伏,建設光伏電站,可以實作環保、經濟效益雙豐收,同時還能使這些廢棄土地得到休養生息,一舉多得。

8、光伏+水利

一些偏遠農村,尤其是山區、海島,在解決生產、生活用電的同時,推動農村機電排灌、節水灌溉等現代農田水利技術的發展,以實作節省人力、財力、物力、電力光伏水利涉及的領域或技術有光伏提水系統、農田排灌、節水灌溉及其控制系統和光伏生活用水、光伏海水淡化、光伏汙水處理等,領域十分廣泛。

一地多用

光伏農業大棚不光能種蔬菜還能發電,在滿足自身用電的同時將富余電力輸送到國家電網,透過棚頂光伏板吸收太陽能發電,環保節能。

從長遠來看,發展光伏農業對於中國的農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而從短期來看,光伏農業從一定程度是解決目前光伏產業困境的有效措施。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自歐美雙反以來,國際的光伏市場一直萎靡不振,國內大量光伏企業也陷入了困境,產能過剩是當前最嚴峻的問題。國內光伏產業如何打破危機是最根本的問題,關鍵在於能否逐漸實作自我轉型,擺脫對出口的依賴,這就需要深耕國內套用市場。

相比於一般大型地面計畫要求的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的條件限制,光伏農業更有發揮作用的優勢。要走農村包圍城市之路,光伏套用企業需要加大產品在終端運用的研發力度,生產出在農業生產、農民生活中可廣泛運用的光伏套用產品,以此來化解當前的市場危機,畢竟廣大的農村地區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註: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我們都愛地理、中學地理研究、中學地理課、匠心地理、輕輕松松學地理、高考地理、講地又講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這般學地理等各地理公眾號或文中浮水印等,在此一並致謝!若參照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系註明來源或刪除,點選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內容。

順手點選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點贊

這是我們堅持不斷

持續不停更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