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村裏來了年輕人丨鄉村振興,我選擇從泥土開始——記永商鎮天府土住營造學社主理人朱道偉

2024-01-10三農

「我認為和美鄉村的‘和’,是和諧;‘美’是東方的、傳統的審美。在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我們的建築設施和生活方式一定會有新的變化。」朱道偉是永商鎮天府土住營造學社的主理人,對於「和美鄉村」建設,有獨到的見解。

土住營造,就是用泥土、石頭、竹木等鄉土原料為材料,以夯土、土坯磚、泥土抹面、竹片泥墻等為基礎的生態建築。朱道偉說:「中國哲學家創造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理論,說明世間萬物的形成和相互關系。泥土不僅是高級的建築材料,還代表建築文化和社會關系,是鄉土中國的源頭。因此,鄉村振興要從泥土開始。」

放棄與選擇

只為心中理想

朱道偉出生於1984年,酷愛讀書和旅遊,有一股書卷氣,人們都叫他「朱老師」。在新津永商鎮,他利用原來七星村的村委會打造了「天府土住營造學社」。其實,他並不是手不釋卷的文人,而是一位運動健將,在浙江省安吉縣長大,那裏的大山給了他開闊的心胸和強健的體魄。後來畢業於上海體育大學,在一家大型健身俱樂部擔任私人教練總監。盡管在上海混得風生水起,但他始終不喜歡大都市的喧囂和快節奏的生活。

山間的清泉、泥土的芬芳、夜晚的繁星、朋友們圍爐煮茶、暢談天下……才是朱道偉追求的東西。2011年,他毅然放棄上海戶口,回到浙江安吉,創辦山田書院,經營「水竹居」民宿。

一次機緣巧合,他結識了同鄉任衛中先生。任為中從事生態環境事業30多年,有中國「夯土第一人」之稱。從2014年起,朱道偉追隨先生研習夯土建造技藝,一起創辦「泥土學校」;2020年他定居成都,創辦四川鄉建;2021年創立品牌「土住營造」,隨後落戶新津。

用朱道偉自己的話來說,「我是一個向泥土學習的人。」10年來,他把自己沈浸式投入到泥土的研究和實踐中,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環保理念的宣揚和學員的培訓上,教他們認識土、熱愛土,培養對土住文化的深厚感情,傳承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

朱道偉收集了各式各樣的生土,從東北到海南,從西藏到江浙,每個地方的生土應有盡有。所謂生土,就是從地表深層挖出來的土,基本上不含有機物,沒有營養成分,主要用於建築。談起泥土,朱道偉仿佛在講老朋友的故事,「全中國有各種顏色、各種質地的生土2萬多種,我要做一個中國還沒有的生土展覽館。同時利用我的收藏,建造一個世界生土文獻資料展覽館。」

山水文化

與新津結緣

為了實作理想,朱道偉打算建設一個基地,一個可以做產學研的地方,把生態建築的理念和對泥土的情懷傳播出去。

朱道偉出生、讀書、工作都在江南一帶,卻對四川和西藏情有獨鐘。有一年,他5次自駕進出西藏,跑遍藏區各處,只為采集泥土。還有一次,他獨自開車到四川調研一個多月,深入到偏遠山區,沒有公路,就徒步前行,走遍了甘孜、阿壩、涼山等少數民族地區。

「幹這些事情,需要一點勇氣,更重要的是興趣。面對困難,我沒有想過放棄,卻常常想到費孝通先生。」朱道偉有點興奮,又有點自嘲地說。費孝通是著名學者,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鄉土中國】對朱道偉的影響很大。

有一次,朱道偉在蒲江縣做培訓,順道考察了新津寶墩遺址,他登時眼前一亮,這不正是我想找的地方嗎?隨後,他又到新津考察多次,在永商鎮停下腳步,廢棄的七星村村委會深深吸引了他。

「新津的山是淺丘,適合攀登,水流平緩,又沒有水災。這裏緊鄰的觀音寺、老君山,都是人文氣息濃厚的名勝古跡。包括永興場的老場鎮也留存著美麗的民俗風情。」朱道偉談起計畫落戶新津,認為這是上天註定和新津的一番緣分。2023年上半年,朱道偉舉家搬遷,全力打造「產、學、研」為一體的土住營造學社。妻子和孩子都在身邊,朱道偉的心不再漂泊,深深地紮下根來。

泥土就是事業

就是夢

天府土住營造學社背面靠山,朱道偉說:「這裏將建設體驗區,在靠山崖的地方建窯洞,還有土炕、土坯磚房、寶墩遺址裏面的竹片泥墻房……」對於這些建設,朱道偉都有比較成熟的技術,對前景也充滿信心,更讓他自信的是,全國各地有大量誌同道合的朋友和合夥人。

展廳裏,朱道偉擺放的生土樣品,就像是琳瑯滿目的圖畫顏料。

「用泥土本身來調色,完全不加任何化學的成分。西藏上察隅的土就是白色的。可以根據需要調配出各種顏色,用在建築和裝飾上。」朱道偉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土住營造的理念,觸摸和品味人類沈澱千百年的傳統智慧,他說,「除了調配顏色,還可以考慮在療養、裝飾、美化等功能上按個人喜好加入佐料。可以根據需求輔以香草、茶梗、香茅,檀香特種木屑,增強室內芳香。在藏區,居民修建的夯土建築會添加動物的血和尿液到三合土中,增加其強度和亮度。」

值得稱道的是,多年來,朱道偉一直實實在在做事情,不浮誇、不造作。他的作品中,有一塊竹片夯土很引人註意,這是他到新津之後的試驗品,也是寶墩遺址中發掘出來的技藝。夯土是泥土與鋸木屑的混合,具有防火、隔音的功效。「我選擇新津,很重要的原因是寶墩文化。我們的建築中有一個環節是泥土竹墻,寶墩就是發源地,同時也是這項技術的發源地。我們選擇這裏落戶,就好像跟4000多年前的祖先有了連結,冥冥之中有了感應。在新時代推廣祖先的歷史遺留,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榮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