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兒時的年味,像一壺醇厚濃香的茶,回味無窮

2024-01-27三農

在我小時候,那還是七十年代。由於當時物質還極度的匱乏,農村老百姓的日子都過得很清貧。在我們山東老家,平日都以煎餅和窩窩頭為主食,想吃上頓面食和肉,那就是奢望了,穿的呢更是修補程式摞修補程式。所以,只有到過年的時候才能穿上一件母親親手縫制的新衣服,才能吃上幾塊肉,這就是兒時對過年的最大期盼。

兒時心裏的過大年不僅僅是除夕之夜,除夕只是過大年的巔峰時刻。其實,在孩子們心中,過年從進入臘月就已經拉開了序幕,甚至還沒到臘月,就迫不及待地扳著小手指頭數算著還有幾天過年。那時的日子感覺過得特別慢,真是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恨不得一步跨到大年三十。

趕大集

剛進入臘月,家家戶戶就開始忙著準備年貨。趕集就成了備年貨的主要渠道。小時候最願意跟著大人去趕集了,因為人頭攢動的集市上感覺眼睛總是不夠用的,花花綠綠的衣服,對聯,還有冒著熱氣的豬肉攤,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欲滴,流連忘返。但有時候大人不讓跟著去,那只能在村邊的路口翹首企盼,在寒風中望眼欲穿地等啊等,當隱隱約約地看到家人回來時,便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著迎上去,仰著凍得通紅的小臉迫不及待地問家人買的什麽好吃的,大人往往從兜裏掏出一塊糖或者一把花生來滿足我們,然後我們像歡快的小狗一樣一蹦一跳地跟著大人回家去。

備年貨

備年貨當中,蒸饅頭和蒸年糕是項大工程,因為那時人口多,一般都要蒸好幾大鍋饅頭。那時竈台都是燒柴火的,孩子們經常幫著大人拉風箱,雖然滿屋子煙氣,有時候熏得人眼都睜不開,可我們幹得還是很賣力,只為饅頭熟了的時能討得一個半個的解解饞[呲牙],最好吃的是貼著鍋邊烤得焦黃的那一塊。除了饅頭年糕,炸貨也是必備的,大人們提前一兩天就準備炸貨,有炸雞,炸肉,炸魚,炸丸子等等。每當這個時候,孩子們都會圍在父母旁邊眼巴巴地瞅著鍋裏的炸貨,即使不能討得一塊炸肉,只聞聞那誘人的香味也心滿意足了。父母看著我們饞得哈喇子直流的樣子,往往忍不住夾給我們幾塊吃。吃到嘴裏,滿口的香氣,滿滿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貼春聯

小時候我家的對聯都是老父親自己寫的。老父親也算是個文化人,在附近的村裏還是小有點名氣的。他不僅會修理汽車,還寫得一手好字,所以鄉親們過年經常拿著紙到我們家讓父親幫著寫對聯和,所以每年都是先寫完鄰居家的之後,才開始寫我們自己家的。老父親寫對聯的時候,我在一旁打下手,兩手托著對聯的上頭,父親每寫完一個字,我就往上拉一拉。等寫完了,我就小心翼翼地托著對聯平放到地上晾著,等墨晾幹了,再一幅一幅地卷起來收好。

貼對聯和年畫也是一個不小的工程。我們一般都是年三十的上午貼。貼之前,母親提前熬好用面粉做的糊糊,然後我和哥哥姐姐們去貼。我們把對聯和過門錢放在一個簸箕裏端著,老大站在凳子上負責往墻上刷漿糊和貼對聯,我們小的就在下面幫他扶著凳子,或者幫他遞對聯。因為對聯不是隨便亂貼的,哪幅對聯貼在哪,父親在寫的時候早就合計好了,我們小的看不懂,也就不知道哪副對聯該貼到哪兒,所以只能聽老大指揮。等都貼完了,看著滿院子五彩繽紛的對聯和隨風飄舞的過門錢,還有滿屋花花綠綠的年畫,心裏有一種掩飾不住的興奮。

除夕夜

大年三十是過年最忙碌最熱鬧的一天。上午貼完對聯後,一家人開始忙活著包餃子,晚上吃點餃子,我們就抱著新衣服睡覺了。大人們依然在挑燈夜戰,忙著準備晚上年夜飯的食材。晚上11點左右,父母就起來開始準備年夜飯了,但我們孩子們依然在蒙頭大睡。等到12點,飯快做好的時候,父母就把我們叫醒,起來準備吃年夜飯了。雖然睡得懵懵懂懂地不想起,但也經不住飯菜香味的誘惑,硬是閉著眼摸索著起來穿上衣服,坐在炕上的飯桌旁等著上菜。

我家有個傳統習慣,就是每年除夕晚上十二點準時放鞭炮,預示著把過去一年的晦氣趕走,迎接嶄新的一年。其實每家除夕放鞭炮的時間都不一樣,有早也有晚,所以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會持續整個晚上。站在院子裏,看到四周鞭炮的火光映紅了天際,聽著那連綿不斷的爆竹聲,感覺整個世界都沸騰了。

放完鞭炮後,飯菜也基本都做好了,一家人便圍坐在坑上開始享用盼望已久的大餐。當時因為都很貧窮,沒有現在這麽多的花樣美食。肉類就是豬肉,雞肉和魚,蔬菜基本上就是白菜,蘿蔔和馬鈴薯。所以,那時一般的家庭也就做六個菜,有的做八個,條件少好一點的做十個,我記得那一年我們家做了十二個菜,出去拜年時還向小夥伴們一個勁地炫耀。其實,因為沒有足夠的食材,做十二道才也是硬湊出來的,我記得只用白菜就做了四道:燉白菜,白菜蒸雞,醋溜白菜,拌白菜心[呲牙]。記憶中最好吃的一道菜是燉炸雞,因為那時的雞都是自己家散養的地地道道的土雞,所以肉特別的香,現在再也吃不到那個味道了。

拜年

吃完年夜飯後,也就淩晨一兩點鐘,因為那時沒有電燈更沒有電視,不像現在有春節晚會可以看。但吃完飯後我們也不再睡覺,而是各自穿上新衣服,給本家的長輩們去拜年。因為外面天還很黑,有的提著煤油燈籠,有的拿著手電筒,披星戴月地就出門了,父母則負責在家守歲,接待拜年的晚輩。我們先到最近的本家拜年,然後跟他家的孩子們會合,然後再到下一家。因為那時每家至少有四五個孩子,所以很快就整合了十幾人的隊伍,往往是男孩子一撥,女孩子一撥,浩浩蕩蕩地向下一家出發。在胡同裏,隨時會碰到本家的或者其他家族的拜年團隊,大家互相拜年問好。此時此刻,每一戶人家,每一條胡同,乃至每一個角落,處處都洋溢著歡聲笑語。每到一家,大一點的孩子們先進屋給長輩拜年,小一點的則進院後先急著在

地上鞭炮的碎紙屑裏翻找沒有響過的啞炮,如果誰找到了,那真是如獲至寶,趕緊塞進兜裏,生怕別人搶走了。找完了啞炮才陸續進屋給長輩們拜年。這時長輩都會抓起花生,瓜子,糖塊往我們兜裏塞。所以很快我們身上的兜兜都不夠用了。因為我們村子大都是本家,很少有外來戶,所以拜年能串大半個村子。等我們拜完年,天剛蒙蒙亮,回到家後,小夥伴們都相互炫耀著自己的戰利品,每個人的口袋都是鼓鼓的,一個裝著糖塊,一個裝著花生,一個裝著瓜子,一個裝著啞炮,每個人的小手上都臟兮兮的,沾滿了鞭炮的黑色火藥。但即使這樣的小手扒開的糖填到嘴裏,那也是甜到心裏。

拜完年後,回家吃過早飯,天也大亮了,小夥伴們就開始自由行動了,各自找各自最好的玩伴,女孩子們湊在一起比誰的新衣服好看,誰的圍巾更漂亮。等展示完了,她們便開始玩只有那個年代才有的娛樂計畫:踢毽子,玩沙包。女孩子相對玩得比較文明一些,但男孩子們就玩得比較瘋狂了。他們聚到一起,各自顯擺著自己兜裏的鞭炮。那時侯如果你兜裏有足夠多的鞭炮,那你就是孩子頭了,會有很小老弟崇拜你,圍著你轉,只希望能討得你的歡心而施舍給他們一個鞭炮。男孩子們玩得花樣比較多,有的用鞭炮炸土,有的炸雪,有的炸瓶子,現在想想這是多麽危險的遊戲。還有的跑到河邊去炸冰,炸魚,還有的把點燃的爆竹扔進枯井聽那一聲悶響,更有調皮的孩子還炸屎,這是多麽惡心的一件事,可他們照樣玩得開心刺激。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大年初一很快就過去了,但孩子們身上的年味還意猶未盡。過了初一,孩子們在興奮之余還夾雜了一點失落,因為過大年的高潮已經慢慢褪去,過年的炸貨也越來越少了。於是孩子們又開始盼著初五,因為初五也是一個小節日,還能吃一頓。過了初五,就又盼著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完元宵節也就意味徹底過完年了。這時候孩子們心裏是很失落的,因為年貨都已經吃完了,更糟心的是馬上要開學了,兩眼全是淚啊[流淚]!

兒時濃濃的年味至今回憶起來,還是滿滿的幸福感,還夾雜著一些小感動。現在春節已臨近,再有幾天就到除夕了,但內心的感覺跟平常一樣,沒有激起一點點漣漪,沒有了兒時的那種興奮和期盼。現在的年味感覺像沖了好幾次的茶,寡淡如水。之所以有這種感覺,主要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生活壓力增大,不再像兒時那樣無憂無慮。其實最最重要的一點是,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不再像兒時那樣盼望過年能吃點好的,穿點好的。現在我們平常吃的和穿的跟過年沒什麽兩樣了,所以就沒有了那種期盼。大家是不是跟我也有同樣的感受?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互動,把快樂分享給他人也是一種快樂!

最後祝大家新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闔家幸福!

龍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