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上海80歲富豪,挨最多的罵,賺最多的錢

2024-07-12三農

(上圖為春秋航空創始人王正華,2006年)

1、賣最便宜的機票,賺最多的錢

如果飛機允許站票,那春秋航空的擁擠程度,堪比早高峰的上海11號線、北京的西二旗地鐵站。但不得不承認,擁有二十年歷史的春秋航空,是一家成功將「綠皮火車」,搬到天上的航空公司。

作為一家廉價的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時不時就用299元、199元、99元,甚至比一頓外賣還便宜的9元,以及1元的票價,幫助天選打工人實作「詩和遠方」。比如最近三個月,00後王楓為了去見女朋友,就乘坐春秋航空三四次,往返上海大連這兩座城。

往返三個多小時的兩個行程,王楓買過最便宜的一次票,不包托執行李含稅只要438元。要知道,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單程不含稅就要300多元,春秋航空則便宜了好幾百元。「用最低的價格,最簡單的服務,承載了我異地戀深厚的思念。」王楓告訴「市界」。

春秋航空也從來不缺各種吐槽。多年來,不少人紮堆在各大社交平台,抱怨這家公司過於「簡單」的服務:沒有免費的餐食、瓶裝水;隨身行李只要超過7kg,就需要辦理托運,費用甚至比機票還貴;座椅前後排距離近、小桌板寬度窄、背靠角度不能調節,以至於乘客身高超過165cm,腿就伸不開合不攏......

空姐、空少的賣力推銷,也令人「印象深刻」。今年2月的泰國之行,是南煥第一次坐春秋航空,她對這家公司略有耳聞,但並不知道全貌,以至於事情發生時,整個人都不好了。好不容易擺脫了座位逼仄的不適感,南煥戴上眼罩準備睡上一覺時,飛機上的廣播猝不及防地響了,「要做操了!」

那一刻,南煥心想,「春秋航空還是蠻有人情味的嘛!」但做完操沒多久,空少一句「下面是購物環節」,整個機艙響起一片嘩然時,南煥也意識到自己想多了:空少叫醒乘客根本就是為了推銷。一開始,空少介紹的產品,都是歐美一線大牌護膚品。看沒有人買後,空少便賣起了便宜的護手霜、唇膏,「也沒人買。」

最後,空少放出大招,「什麽新春特別福利,高絲面膜100片169元,合下來一元多一片。」南煥向「市界」講述起那個畫面,話裏行間都是「哈哈哈」的笑聲。最終,全飛機180多個人,空少只賣出了十套。「當時,空少還強調手慢無,想搶的按頭頂上的呼叫按鈕。」這次啼笑皆非的經歷後,再選擇飛機航班的南煥,很少想起春秋航空了。

一些人選擇不當回頭客,但因為真香的「低廉」價格,春秋航空似乎從來不缺乘客。比如為愛奔波於兩個城市的王楓,「對我來說,現在省錢是放在首位的,當然哪家便宜就坐哪家。」像王楓一樣,對價格高度敏感的人群,不在少數。這也使得過去一年,春秋航空總載運人次超過2400萬人次,並以高達89.4%的客座率遙遙領先其他同行。

王楓對廉價航空,有個基本的認知。比如會做什麽,不會做什麽,為什麽會這樣做。也因此,他能夠從內心減少,因為「簡單」的服務,而帶來的扣分。「你不嫌我窮,我不嫌你擠。」即便如此,王楓也還是向「市界」吐槽道,春秋航空的椅子太難受了。

也就是在這樣的擰巴狀態中,春秋航空「賣著最便宜的票,有著最多的吐槽,卻賺著最多的錢」。這家公司到底有多賺錢?有兩個數據可以佐證,一個是2023年,春秋航空以22億元的凈利潤,成為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另一個是2024年7月9日,春秋航空新鮮出爐的業績預告。

預計上半年,春秋航空歸母凈利潤12.9億元至13.4億元,同比增長54%-60%;扣非凈利潤預計12.8億元至13.3億元,同比增長68%-75%。「市界」了解到,春秋航空凈利潤一騎絕塵,除了客座率居高不下外,還有另兩個原因:一是地方政府或民航局,對航空公司有補貼。春秋航空因轉站多,補貼也拿的多;二是春秋航空營運成本、費用低。

無論如何,大賺特賺的春秋航空,為王正華的財富值,又一次「添磚加瓦」。王正華是春秋航空的創始人,今年已經80歲了。在2023年,王正華和大兒子王煜,合計擁有財富215億元,排名胡潤百富榜243位。

盡管一直以來擁有不菲的身價,王正華卻「對乘客摳門」「對自己更摳門」,這是為何?這位80歲的「摳門」老人,有著怎樣的造富往事?

2、讓所有中國人都坐得起飛機

1944年出生於上海的王正華,在體制內為單位開了八家公司後,因為「不想被很多人管」,他決定再就業——下海經商,並於1981年成立了春秋旅行社,「做旅遊幾乎不需要什麽投資。」他認為。由於創業之前就做了研究,王正華將歐美旅遊的散客,當做了旅行社的客群主力。

這個結論現在是正確的,但在當時不合時宜。80年代初期,中國旅遊業的主力軍,是團體旅行旅遊。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熬過半年「薪資都發不出」的日子後,王正華拓展到了新客源,解決了春秋國旅的生存問題。

80年代末,迅速接受新鮮事物的王正華,憑借著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手段,將吸引到的客流共享到春秋國旅各子公司。旅遊生意疊加後來的包機業務,春秋國旅的營業額突飛猛進,從1989年的0.14億元,上漲到2005年的28.9億元,前後翻了206倍。這為他後來的航空事業打下了基礎。

▲(春秋航空創始人王正華)

到2005年,61歲的王正華不僅買到了第一架飛機,他的新子公司春秋航空也已經成立一年了。王正華不甘心只做旅行社,他有個一直揮之不去的念頭:讓中國人都坐得起飛機,打造中國版的西南航空。西南航空是美國廉價航空的代表。

於是,春秋航空成為王正華的理想試驗田,王正華的航空事業也由此拉開帷幕。彼時,國航、南航、東航三大航,已經在境外上市。作為初出茅廬的新人,春秋航空並不起眼。好在,王正華從未將春秋航空,經營成高大上的形象,他的目標受眾也非常清楚,就是那些對價格高度敏感的人。

春秋航空相繼丟擲的「1元機票」「199」「299」超低票價,吸引了大量旅客。要知道,20世紀初,國內航空業高高在上,飛機出行是一種奢侈品。國內熱門航線的資源,掌握在三大航手裏,王正華就去開拓二三線,甚至三四線城市。

一路打拼下來,春秋航空成了石家莊、沈陽、蘭州等地的「地頭蛇」。市場有了,客群有了,剩下的就是毛利潤了。畢竟,票價那麽低廉,王正華得保證自己賺錢。「錢一半是賺的,一半是省的。」王正華很多次提及他的造富秘訣。

靠低廉票價走量賺錢之時,王正華在節約成本上,對乘客「摳」到了極致。除了沒有免費餐飲提供外,春秋航空就連在登機時也沒有歡迎音樂、座椅上方也沒有小電視機供乘客觀看,「就是一次普普通通的、把你從出發點送到落地點的行程。」王楓向「市界」如此形容他每一次的春秋航空之旅。

甚至,春秋航空還規模化地使用空客A320機型。集中采購同一型號飛機,不僅在價格上有優勢,還能在維修、養護等方面,形成規模化的成本優勢。只有一種機型,還有另一個好處:在飛行員培養和排班上更有效率,不用特定機場、特定航線,以及特定機型的排班問題,有人就可以飛。這也是降本增效的手段。

春秋航空的機艙內部沒有頭等艙,只設定一種經濟艙艙位,機上座位從168位元增加到了180位。除了單一機型、單一經濟艙位,還有「兩高兩低」——高客座率、高飛機利用率,低行銷費用、低管理費用。「對員工的出差成本也很壓縮,有員工一個人幹幾份活。」一名接近春秋航空的人士曾透露。這都是春秋航空做廉價賽道,具有持續有利競爭的法寶。

王正華也將「摳門」二字,用在了自己身上。他的辦公室十分樸素,一張小小的沙發,用了很多年。日常生活中,他也極盡節儉:平時出差盡量坐自己公司的飛機,住的酒店往往是經濟型酒店,座駕是10萬元出頭的國產吉利帝豪。

這樣的打法,在當時的航空業,激起了千層浪。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王正華。他們認為,民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中國很難做成。同為民營航空公司的東星航空董事長蘭世立甚至說,王正華做民營廉價航空,是在「滾地雷陣」。畢竟,這也是一份動了很多人起司的危險事業。

但偏偏王正華不信邪,事實證明,堅持做廉價航空、低成本營運這條路走對了。即使在2008年行業性虧損的情況下,春秋航空實作盈利超過4500萬元,成為少數實作盈利的航空公司之一。2015年,春秋航空帶著穩健的業績上市成功,王正華的身家由此也水漲船高,超過120億元。

時光流逝至2021年,在民航業整體虧損的情況下,春秋航空仍悶聲賺了3911萬元,是當年唯一一家盈利的上市航空公司。哪怕2023年,航空業行情整體下滑,春秋航空的歸母凈利潤,也仍維持在22.57億元。

雖然對乘客摳門,對自己摳門,但王正華對飛行員卻極其慷慨。在三大航,副駕駛月收入2萬多,即便是再熬五年成為機長,月薪也僅僅五萬多。相反,春秋航空的機長,年薪下限為100萬元。

3、二代接班後的「喜與憂」

盡管提起春秋航空,繞不開靈魂人物王正華,但其實早在很多年前,王正華就開始為二代的接班鋪路。畢竟,王正華在創立春秋航空之時,就已到六十耳順的年紀。「我還是比較傾向於家族式的現代企業。」但王正華也擔心,兒子不能勝任,無法讓股東和投資者滿意。

為此,大兒子王煜大學畢業後,並沒有立刻進入春秋航空,而是先在上海鐵路總署做了六年,後在王正華的建議下,到美國去讀了兩個碩士學位。從美國畢業回來,王煜又在幾個國外知名咨詢公司做了六年。見識到不同企業的運作、管理後,王煜在2008年方進入了春秋航空。

進入家族企業後,王煜也只是負責航空、投資方面的相關事宜。一線工作仍然由張秀智主持,張秀智是跟隨王正華幾十年的春秋老人。直到2016年,王正華才將春秋航空董事長的權杖,交到了54歲的王煜手上。即便如此,王正華在隨後的這麽多年,仍然是春秋航空的實控人。

▲(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

父子兩代徹底完成交接班,是在今年6月20日:王煜接替王正華,成為春秋國旅的大股東。持股從原來的21%左右,上升到超過52%。王正華的持股,則從原來的超過32%,下降到只有1%。春秋國旅是春秋航空的母公司。

在王正華的有意安排下,小兒子王煒跟哥哥王煜一樣,也去國外留學了。只不過,王煒去的是日本。「當時我就是希望他們,出國能拓展國際視野。學成後可以用美國人、日本人的眼光,來看中國的商業生態。」王煒畢業回國後,自2011年起,主要任職於春秋航空日本公司的多個重要崗位。2022年6月以來,王煒任春秋國旅總裁,並自2023年6月以來擔任春秋航空董事。

王正華對王煒在日本的既有工作成績,曾大加贊賞,「可以獨當一面。」跟弟弟王煒相比,王煜肩上的責任,不可謂不大,畢竟在整個家族企業中,最能賺錢的資本版圖,正是春秋航空。好在,一個危機讓王煜的能力,很快得到了驗證。

就在王煜接任春秋航空的2016年,由於飛機引進批文限制,以及外部環境影響國際航線發展等因素,春秋航空業績大幅下滑。王煜上任後,他一方面修正國際航線,有序增加國內運力投放與布局;另一方面,將公司管理模式,從直線式轉變為矩陣式,加強了各部門的協作。2017年,春秋航空凈利潤恢復增長。

在民航業都處於虧損的2022年,盡管春秋航空也凈虧損了20多億元,但僅僅一年後,王煜就帶領春秋航空扭虧為盈。究其原因,「其一是王煜繼任後的這些年,始終瞄準自己的目標方向,保持戰略定力和創業初心,將低成本航空這件事做到極致;其二,這兩年消費越來越謹慎下,廉價航空的空間也變得更大,春秋航空踩中了這一波復蘇行情。」一名航空人士告訴「市界」。

實際上,各種「摳門」之下,春秋航空手上不僅有資金,資產負債率也很低。以春秋航空虧損的2022年為例,其資產負債率為68%。反觀其他航司,比如中國國航,2022年的資產負債率,高達92.65%。更重要的一點是,這麽多年來,王煜也沒有到處出擊並購,而是老老實實地賣廉價機票。可以說,二十多年的鋪墊,讓春秋航空在新的周期震蕩中,有快速調整和恢復的能力。

時至今日,隨著2024年上半年傳來捷報,王煜和父親王振華又大賺了12億。但這並不代表著,王煜就沒有憂慮。從亞太乃至全球角度來看,廉價航空市占率近些年都是在提高的,預計未來這個趨勢會延續。不過,對春秋航空來說,國際客戶增量一直有限。

畢竟,大多數入境旅客,不是國內航司的客戶,春秋航空的銷售渠道,卻是春秋APP和攜程等購票平台。而從國內來看,春秋航空就是為草根量身定做的航空公司:擠掉當前票價虛高的利潤水份,走薄利多銷的擴張之路。也因此,它在國內的市場需求龐大。

當然,一分錢一分貨背後,是要付出很多代價的:太多客戶的太多體驗被犧牲掉了,消費者們也因此怨聲載道,「太過了!」比如春秋航空的退改簽政策,手續費的比例不可謂不高。有一名乘客,在社交平台投訴稱,購買機票後不久,因行程變動申請退票,卻被扣除了相當於機票價格一半以上的手續費。

但對於還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的人口大國而言,讓更多的人能坐得起飛機,才是王正華父子更關心的事,哪怕為此會犧牲一些服務體驗。畢竟,只有先吃飽了才能考慮吃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