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雲南:藏糧於技 山野稻香

2024-09-29三農

風吹稻浪,遍地金黃。

山坡地、雷響田如何實作增收?山區、半山區的群眾怎樣端牢自己的糧食安全飯碗?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團隊用十余年如一日的探索,給出了旱地優質稻這一答案。在我省示範推廣3年來,旱地優質稻種植面積由幾百畝擴大至21.9萬畝。這項突破性、顛覆性、革命性、創新性、引領性的技術給山區農業生產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個舊市

山地長出「金谷子」

開鐮割稻

正值秋分,走進位於個舊市卡房鎮茍街村委會對門村民小組,上千畝的旱地優質稻陸續進入成熟期,漫山遍野的金色稻穗在風中舞動掀起陣陣稻浪。農戶和農技人員正搶抓晴好天氣進行機械收割,這是當地喀斯特地貌的山坡地上迎來的第二年稻谷豐收。

卡房鎮是個舊市傳統工礦鄉鎮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區,因地屬石漠化集中連片地區,80%的耕地分布在水資源匱乏、土壤貧瘠的山坡上,長期以來群眾只能以種植玉米、馬鈴薯和黃姜等農作物為生。

「沒想到有一天還可以吃上自己種的大米。」對門村民小組村民楊委萍正在田地裏檢視稻穗飽滿度,準備再過幾天就收割。「2023年種了8畝,畝產都在580公斤以上,今年管理水平上來了,產量肯定會更高,感謝院士團隊,讓我們告別了‘種玉米換大米’的歷史。」楊委萍開心地說。

楊委萍口中的院士團隊,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帶領的專家團隊。2023年以來,立足卡房鎮石漠化實際,該團隊精準分析了海拔、降雨、土壤結構等要素,決定選用新型雜交粳稻「滇禾優615」品種,配套旱地優質稻新技術,在對門村民小組試點發展旱地優質稻種植350畝,解決農作物種類受限、糧食產量低的問題。

「2023年試點基地平均畝產就達到595公斤,高產地塊每畝產量達640.4公斤,畝均收益1700余元,相較傳統玉米種植每畝增收1100余元。這是我們的山區群眾第一次迎來稻谷豐收。」卡房鎮黨委書記樊浩說。

除了助農增收,旱地優質稻推廣對於保障糧食安全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一個人學會了一家人就有飯吃,千萬個人學會千家萬戶都不用為口糧發愁,旱地優質稻可以解決山區、半山區長期需要向外調糧的難題,甚至還能往外賣糧,讓山區群眾也能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朱有勇說。

豐收的背後,不少種植戶仍心存疑問:不需要犁田、育秧,小小的種子如何實作在貧瘠的山地裏破土生長、分蘗成穗?朱有勇解釋,旱地優質稻是一種雜交稻雨養旱種的栽培技術,歷時10余年育成的「滇禾優615」「滇禾優34」「滇禾優918」等滇型雜交粳稻品種具備在幹旱條件下生長量大、分蘗力強等優點,成為旱地優質稻推廣的重要支撐。

「旱地優質稻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推廣,稻谷生長所需水分來源主要靠降雨,因此,種植區域需要氣候較為溫潤,降雨量豐沛。」朱有勇介紹,旱地優質稻還具備省工、省時、省力、省水的特點。「以插秧為例,水田2人1天插秧1畝就累得不行,旱地優質稻用滾筒直播器1人可以直播5畝,勞動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為切實推動農戶種植技能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卡房鎮依托院士團隊、科技特派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等優勢,以鎮領導掛包村委會、農服中心技術人員掛包村級網格員,每名村級網格員負責指導10至15戶農戶的方式建立三級服務網格,透過集中培訓、田間示範等方式,圍繞播種、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提供精細技術服務,帶動農戶從「在種糧」轉變為「會種糧」。

今年,卡房鎮旱地優質稻種植面積從2023年的350畝增加到4000余畝,惠及37個村民小組633戶2428人。9月20日,省、州、市農技專家組在對門村民小組旱地優質稻種植示範區進行了測產驗收,最終測定該區域平均畝產達635.19公斤,大大超出了每畝450公斤的推廣種植預期。

「這也堅定了我們進一步推廣旱地優質稻的信心,我們將探索建立‘龍頭企業+鎮屬國有公司+村集體+農戶’的聯農帶農產供銷一體化模式,打通旱作稻種植、生產、銷售全鏈條,讓旱地長出的‘小米粒’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谷子’。」樊浩說。

瀾滄縣

合力蹚出新「稻」路

打谷脫粒

風吹稻浪,遍地金黃。眼下,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旱地優質稻種植示範區的2.3萬余畝旱地優質稻陸續進入開鐮收割期,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

在竹塘鄉募乃村旱地優質稻種植示範區,沈甸甸的稻穗在秋日艷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金黃。趁著天氣晴好,募乃村委會諾國村民小組村民王老四和家人一起割稻打谷,顆粒歸倉。在距離募乃村10多公裏外的竹塘鄉雲山村委會蒿枝壩村民小組旱地優質稻種植示範區,村民劉小石一家已收割稻谷3天,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笑臉上。「今年種了6畝‘滇禾優918’,目前已收獲52袋,按每袋60公斤算,畝產約在520公斤。」劉小石開啟手機上的小算盤算了一筆賬。

瀾滄縣自然條件好,降雨量充足,山地多,是全省最早種植旱地優質稻的區域之一。「旱地優質稻種植示範區播種的種子是雲南農業大學自主選育的優質滇型雜交粳稻‘滇禾優615’‘滇禾優918’。」瀾滄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杞華文介紹,旱地優質稻種植是一種雨養旱種栽培技術,像種玉米一樣,不需泡田,不用育秧、插秧,4月底播種,5月底出苗,9月下旬成熟期滿就可以收割。

近年來,在中國工程院、雲南農業大學的科技助推下,依托朱有勇院士團隊、科技特派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等優勢,瀾滄縣以「政府+高校+企業+農民」的模式,從品種選育、稻谷栽培、病蟲害防控、良法良種示範推廣等方面推廣旱地優質稻全產業鏈服務,助力糧食增產增收,讓群眾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蒿枝壩,像劉小石這樣的種植能手不在少數。在院士團隊成員洪汝科教授手把手的教導下,他學會了如何檢視稻谷長勢,雜草辨識防控,適時施肥、打藥。」瀾滄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竹塘鄉雲山村駐村工作隊員趙艷龍介紹,他們在院士團隊的指導下,與雲南金鼎禾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系統培訓了旱地優質稻品種和栽培技術、草害及防控技術、病害及防控技術、害蟲辨識及防控技術、網格化數位管理小程式使用等一系列管理技術措施,提升了農戶的實際操作能力。

長期駐紮在蒿枝壩的這支院士團隊,不僅將實驗室搬到了田間地頭,還將培訓課堂移到生產一線。「從種下稻子的那天起,我們就全程跟蹤記錄,研究病蟲害防治技術,最大程度減少藥劑用量,逐步完成防治體系建設。」院士團隊中綠色害蟲防治領域的雲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李正飛介紹,為讓農戶更好地掌握實際操作技能,他們經常在現場演示講解雜草辨識防控、病蟲害防治、拌種等知識,讓群眾學得會、用得上。

為進一步提高群眾旱地優質稻種植水平,竹塘鄉創新舉措,對旱地優質稻進行網格化管理,透過集中培訓、田間示範等方式,院士團隊專家作為科技網格員,把鄉、村、組三級黨員幹部以及致富帶頭人等培養成為旱地優質稻種植的技術員、管理員,並一對一指導農戶進行種植管理,帶動農戶從「在種糧」轉變為「會種糧」。同時,科技網格員還負責監督檢查備耕和種植管理,在稻田生長的關鍵期,利用網格化數位管理小程式,督促農戶落實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控等管理措施,定期巡田掌握田間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運用AI農民院士智慧體解疑答惑,讓旱地優質稻種植做到統籌管理、全程跟蹤、重點指導、責任到組、落實到戶,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糧食產量,蹚出了一條新「稻」路。

瀘水市

峽谷種出「米糧倉」

稻谷飄香

秋日暖陽下,瀘水市大練地街道大練地村委會半山腰陡峭旱地裏,一片片金黃色的稻谷散發出沁人心脾的稻香。幾十名村民有的開鐮收割稻谷,有的用打谷機脫粒,有的收谷打包,背到山腳下的公路邊,滿是汗水的臉上流露出豐收的喜悅。「旱地優質稻種植,解決了我們一家人的口糧問題。」村民三妹妞揮舞鐮刀熟練地收割著稻谷。

十幾年前,三妹妞從瀘水市稱桿鄉的高山裏搬遷到大練地村委會半山區。「搬到這裏,交通便利,土地多,生產生活條件好,唯一不足的就是沒有水田,因為家裏人口多,一年買米要花去很多錢。」三妹妞說,了解到旱地優質稻種植推廣後,她積極報名,種了2年,家裏的口糧問題解決了,還有余糧賣,日子越過越紅火。

秋收時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農業農村局、瀘水市農業農村局與各鄉鎮(街道)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相關工作人員組成測產小組,進行實際測產,目前已測產的10個點中,最高單產是大練地村村民蘇陸益家種植的旱地優質稻,單產為559.95公斤。

蘇陸益已有2年的旱稻種植經歷,種植、管理技術日漸成熟。他說,村裏山地多,以往種玉米,人力成本高,收入比種稻低。旱地優質稻不需要育苗、插秧,直接播種就行,管理方便,不像水稻還需要為灌溉擔心。「平常玉米每公斤售價3元,稻谷每公斤售價6元。旱谷口感好,特別香,今年賣到外面大城市,每公斤售價10元,算下來,種植稻谷比種植玉米劃算多了。」蘇陸益說。

瀘水市山地廣,耕地面積少,大部份耕地都是旱地或中低產田地,農業基礎薄弱,收成相對低,經濟效益差。旱地優質稻推廣,為全市盤活山區、半山區和灌溉困難區域土地,進一步最佳化糧食種植結構,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選擇。

2022年,瀘水市在上江鎮開展旱地優質稻試種16.9畝,得到部份群眾認可,於2023年在山區、半山區的坡地和灌溉困難區域推廣旱地優質稻3400畝,成果喜人。今年,全市推廣種植旱地優質稻6345畝,種植品種主要為「滇禾優615」「滇禾優918」。

「以前,山上的地只能種玉米,口糧還要花錢去買。現在好了,自家山地也能種稻谷,一家人吃上自己種的大米了。今後,我要多種幾畝,除了自家吃,還賣到外地,增加收入。」三妹妞高興地說。

如今,嘗到種植旱地優質稻甜頭的上江鎮種糧大戶聯合起來成立了合作社,在上江鎮、大興地鎮山區、半山區承包旱地,種旱地優質稻,探索新的山區糧食種植富民新路徑。

目前,瀘水市旱地優質稻種植已形成規範化條播、小型播種機直播等播種方式,探索出旱種旱管、旱種水管等管理模式、化學防控雜草技術,推廣區域覆蓋全市10個鄉鎮(街道),海拔從800公尺擴充套件到1800公尺的區域。「旱地優質稻具有節水、省力等特點,打破了水源對稻谷種植的限制,透過2022年的試驗、2023年的示範,農戶的種植技術不斷成熟,對旱地優質稻的種植積極性逐年提高。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繼續開展好旱地優質稻的推廣工作,努力實作農業穩產、農民增收。」上江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李翠菊說,隨著「雨水巧用、時控除草、綜控病蟲、輕簡種植」關鍵核心技術的成功構建和落地轉化,旱地優質稻種植已得到許多群眾認可,很多農戶都報名參加明年的旱地優質稻種植。未來,山區旱地將有更多稻田,將有更多山區群眾吃上自己種的大米。

臨翔區

齊心繪出好「豐」景

喜獲豐收

秋風拂過,臨翔區馬台鄉馬台村委會海子村民小組的旱地裏,稻浪滾滾,沈甸甸的稻穗預示著新一季的豐產豐收。今年5月20日,由村民和朱有勇院士團隊專家種下的旱地優質稻,如今迎來測產驗收時刻。在驗收現場,測產專家一絲不茍地測量並記錄數據,農戶則在一旁靜靜地等待著結果出爐。「今年海子村民小組的雨水特別好,種植的‘滇禾優918’長勢喜人,測產結果不會差的。」馬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趙躍芳滿懷期待。

海子村民小組,位於馬台大河與瀾滄江交匯處,300多年前有一個蓄水420萬立方米的湖泊,「海子」也因此而得名。海子村民小組周邊有86畝良田,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曾有馬台「小糧倉」之稱。隨著時間推移,湖泊水面逐年下降,直至2009年全面幹涸。水資源短缺使得灌溉不到位,當地水稻產量逐年下降,發展玉米產業也不太理想,年輕人只能外出務工,出現土地閑置、糧食不能自給自足等問題。

「我們家當年靠著種水稻生活得不錯,後來水不夠了,孩子們就外出打工,留下我們老兩口和孫子在村裏。今年,了解到村裏有院士團隊扶持種植旱地優質稻後,我就報了名,如果情況好,想讓孩子們回來,不要再出去打工了。」海子村民小組村民楊開煥今年種植4畝旱地優質稻,看著即將收獲的稻田,她憧憬著美好未來。

村裏的農戶種水稻是行家裏手,但是種植旱地優質稻卻成了「門外漢」。「多虧了朱有勇院士團隊的專家在田間地頭開展培訓,手把手教學,我們才能在旱地上種稻。」楊開煥說,有了朱有勇院士團隊以及市、區、鄉農業部門的幫助,她獨自完成了4畝旱地優質稻的種植。

播種期間,朱有勇院士團隊來到海子村民小組,教村民進行旱地優質稻的拌種、播種以及雜草防控用藥等操作,一直到110畝旱地優質稻播種工作全部完成。「專家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周邊的農戶聽說海子村民小組種植旱地優質稻還跑過來觀看,說是試種成功了,明年也要跟著一起種。」趙躍芳介紹,專家後期服務做得十分到位,建立了「臨翔區馬台鄉旱地優質稻交流群」,將分管領導、專家博士以及農技人員都邀請到群裏,透過這個交流群對水稻的生長態勢進行即時跟蹤,及時就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將病蟲草害遏制在萌芽中。

「第一個田塊平均畝產535.6公斤,第二個田塊平均畝產523.3公斤,第三個田塊平均畝產546.7公斤,示範田塊平均畝產535.2公斤。」專家組認為,旱地優質稻「滇禾優918」表現出高產特性,旱地優質稻種植技術操作輕簡易於掌握,建議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在條件合適的地方大力推廣。

在專家宣布測產結果後,掌聲驟起,農戶們喜笑顏開,楊開煥也笑著道出自己的願望:「以後買米吃飯的錢能省下來了,多出的大米還能賣出去。」

海子村民小組種植旱地優質稻的情況如同一幅凝練的畫卷,展現著臨滄市旱地優質稻種植的全貌。今年,臨滄市制定了旱地優質稻示範推廣實施方案,並順利完成28585.5畝旱地優質稻的示範種植工作,其中朱有勇院士樣板田為1140畝,全部采用旱地凈種模式,借助小型滾播機進行人工滾播。目前,馬台鄉率先開展了測產驗收工作,其他地區的旱地優質稻也呈現出良好的生長態勢。「旱地優質稻在旱地中亦能生長得頗為出色,而且種植過程不復雜,農戶很容易就能學會。這讓老百姓的糧袋子能裝滿糧食,錢袋子也能裝滿票子。」臨滄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說。

雲南網記者 黃翹楚 饒勇 李壽華 李春林 梅君 見習記者 高玥 隋鑫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