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入室弟子……一對農民夫婦結緣眾多科技「大咖」

2024-01-21三農

2023年12月27日,北京,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大廈,著名富硒農作物研究專家羅小川教授工作室來了一對農民夫婦。他們是駐馬店市確山縣留莊鎮三宗寺村農民王建東和妻子楊全枝。在近20年裏,王建東夫婦和國內眾多科技「大咖」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輩子與土地打交道的農民夫婦為何能與這麽多科技專家結下深情厚誼呢?

帶著夢想、背著幹糧走出小山村

三宗寺村地處桐柏山余脈,南靠淮河,是素有「中原漓江」之稱的薄山湖的灌溉區。這裏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為水稻創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可是,守著這麽好的山水寶地,鄉親們種植的水稻卻一直產量不高、品質平平。高中畢業回鄉務農的王建東有一個夢想:種植高品質水稻,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讓王建東和同鄉姑娘楊全枝走到了一起,並結為伉儷。然而,因為沒有技術,雖然經過數年打拼,夫婦倆的願望卻始終難以實作。

2005年初春,而立之年的王建東、楊全枝毅然決定把年幼的孩子撇給父母,背著幹糧走出小山村,先後到信陽、鄭州、南京以及上海、北京等地農業科研院所、大學求教。

這對純樸憨厚、勤奮好學的農民夫婦首先打動了信陽市農科院的宋世枝教授。宋教授把自己獨創的「泥質化育秧和人工拋秧技術」傳授給他們。夫婦倆如獲至寶。回到村裏,他們在推行這項技術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踐,探索出水稻輕簡化栽培技術,使種植的水稻每畝成本降低400元、產量提升20%。

路子找對了,勁頭也更足了。2007年,他們想方設法和河南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尹海慶取得聯系,虛心請教。尹海慶告訴他們,水稻若想種植好,要從種子入手,良種良法加上科學管理,才能獲得好收成。

一語點醒夢中人。夫婦倆為了尋求適合種植的良種,日夜不停地奔波於江蘇、上海等地科研院所。功夫不負有心人,江蘇省揚州市農科院的朱兆兵博士被二人的誠心感動,把新實驗成功的幾個水稻品種交給他們試種。

嘗到甜頭的王建東夫婦緊盯國內水稻種植最新科技成果,發揚「釘子精神」積極主動與專家、教授對接——他們不怕失敗、敢冒風險,願做最新科研成果轉化的「試驗田」。這種孜孜以求的精神贏得了眾多專家、教授的認可,夫婦倆的科技「大咖」朋友圈越來越大。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上海市農科院吳書俊博士等國內知名水稻專家成為他們的「科技好友」。中國水稻研究所、袁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等30多家國內著名種子科研機構紛紛為他們提供優質種源。

「雜交水稻之父」的「機密法寶」在小村稻田開花結果

技術有了,良種有了,如何讓它們在三宗寺村落地生根?

在萬建民院士的引薦下,王建東夫婦結識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入室弟子陳宏亮博士。陳宏亮給王建東夫婦面授「機密」:袁隆平老爺子工作有兩大法寶,一是勤勞工作方法,勤觀察、勤思考、勤積累;二是良種選育法,把優質苗選出來,不停地優中選優。

春去秋來,王建東和妻子吃住在稻田邊,一摞摞記錄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各樣的數據。

稻花授粉有一個神奇的現象,雌花一旦接收到雄花粉,會立即關閉花朵,授粉時間只有短短幾秒至十幾秒。三宗寺村傳統種植的水稻是5月初插秧,7月份開花授粉。經過反復觀察實踐,王建東夫婦終於找到村裏水稻難以高產的原因:高溫導致的授粉率低。他們將插秧時間推遲20天,提高水稻授粉率,延遲收割時間,延長生長期,徹底解決了村裏水稻產量不高的問題。

產量提高了,品質更要提升。王建東夫婦使用專家研究的微生物制劑做肥料,結合當地的土壤、氣候特點,摸索出水稻菌病、蟲害、草害防治「三浸三出」法、水田蓄水高出秧苗根「二指」法等幾十項科學技術。這些實用的「土專家農業技術」被尹海慶高度評價,稱其解決了種子專家在實驗過程中的許多難題,讓育種研究實驗變得輕松而又精確。如今,這些技術不僅被當地農民廣泛使用,也被眾多種子研究專家采用。

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引進、實踐、創新……站在專家的「肩膀上」,王建東夫婦逐步選育出抗病性高、高產優質的「南粳46」「南粳9108」「揚粳805」「寧香粳9號」「金揚軟玉」等10多個水稻品種,打造出「禾嘉留莊」富硒大米品牌。2016年,他們成立確山縣禾盛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註冊了「禾嘉留莊」牌商標。2018年,「禾嘉留莊」富硒大米被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授予河南省知名農業品牌,被農業農村部評定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2021年,經中國綠色食品開發中心稽核,「禾嘉留莊」牌大米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將三宗寺村評為河南省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河南省優質水稻示範基地。

經過河南省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計畫負責人、河南省農業大學幫扶指導專家團李俊周、李春英博士等專家鑒定,「禾嘉留莊」富硒香粳米品質媲美五常大米。2023年10月,在全國農技中心舉辦的優質食味粳稻新品種示範推廣模式創新交流觀摩活動中,王建東帶去的「南粳46」大米經專家團評定,其品質超越日本的米中貴族越光米。

三宗寺村75歲的老稻農楊更民說:「種稻子,俺一輩子沒服過誰,王建東兩口子讓俺服了。」

共繪生態農耕美麗畫卷

種植100畝「禾嘉留莊」水稻的三宗寺村民王進良算了一筆賬:與過去相比,現在水稻畝產800公斤左右,按市每場平均價計算,每畝可增收3000元左右。

在王建東夫婦的帶動下,像王進良這樣的種植戶,三宗寺村就有100多戶。

2013年,王建東夫婦創辦了偉鵬專業種植合作社。10多年來,他們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帶動省內外1200多農戶種植水稻50多萬畝,種植區域涉及河南、江西、湖北、湖南、江蘇等省。同時,他們還把自創的稻田畫技術傳播到省內外水稻種植區,提振當地的鄉村文旅產業發展。江西省萍鄉市、湖南省株洲市、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和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南陽市南召縣都有他的稻田畫基地。多年的辛苦有了報酬,夢想得以實作。他們也先後榮獲河南省脫貧攻堅社會扶貧先進個人、河南省幫扶帶貧之星等稱號。

2021年,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把農業技術推廣區域站、河南省鄉村振興誌願服務站建在三宗寺村,王建東、楊全枝擔任推介員。農閑時節,他們吃住在站裏,每次舉辦培訓教學活動,教室裏都會擠滿聞訊而來的稻農,大家相聚一堂共同描繪生態農耕的美好未來。

2023年上半年,王建東、楊全枝先後參加河南省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計畫培訓班和中國農業大學鄉村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計畫培訓班。由於學習刻苦、成績突出,王建東夫婦倆得到了中國農業大學吳海芹、潘燦平、楊新玲等教授的青睞,他們也欣然加入王建東夫婦的「科技朋友圈」。中國農業大學還將三宗寺村定為優質水稻研學基地。

2023年11月24日,水稻收割之際,吳海芹等數名專家、教授風塵仆仆趕到三宗寺村,參加基地掛牌儀式,並揮動鐮刀,為該村開啟水稻收割第一鐮。

回到北京,吳海芹教授把王建東夫婦推薦給富硒農作物研究專家羅小川教授。應羅教授邀請,王建東夫婦倆來到北京和羅教授商定,將在留莊鎮建5000畝生態功能性富硒水稻基地。

回到家鄉,站在希望的田野上,王建東牽著妻子的手,滿眼看到的仿佛是即將豐收的滾滾稻田。(通訊員 劉鵬 張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