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1968年,幾條小魚苗混進中國最大內陸淡水湖,6年差點吃空整個湖

2024-03-08三農

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漁業發達,年產值4000余噸 ,帶來的經濟價值超過5000萬元。別看表面風光,但它其中土著魚可是 差點被幾條小魚苗給搞滅絕了 。這個土著魚種可來頭不小,目前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中華鱘、大熊貓一個檔次的。

這一強大的入侵魚種到底是什麽?難道憑中國人的能力不能將它「吃光」嗎?

幾條小魚苗引發的「慘案」

新疆在很多人的印象裏,除了終年積雪的雪山、牛羊成群的草原,就是一望無際的戈壁。但其實這裏還有如碧玉般的湖泊,如賽裏木湖、喀納斯湖這些我們耳熟的湖泊都是新疆的。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同樣位於新疆,但名氣沒那麽大的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 博斯騰湖

它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南方,擁有1646平方公裏的水域面積,說是西北魚倉也不為過,簡單的說博斯騰湖憑一己之力,把新疆這個 缺水的省份 ,硬是幹成了個漁業大省。

為何新疆這麽缺水,還能有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呢?這就要歸功於天山山脈。 博斯騰湖的水源主要來自天山山脈的降雨和融雪,以及周邊區域的河流註入。 天山優質的水源也為博斯騰湖漁業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優質的湖泊水域也就提供了良好的漁業資源,也有很多土著魚種。 扁吻魚 就是其中的一種,也是中國獨有的,當地人叫它大頭魚。在早些年它可是炙手可熱的經濟魚種,扁吻魚是中國特有的魚類,和中華鱘一樣也是傳承了幾萬年的活化石。

根據吃過的人描述,它曾經是南疆一帶民間的傳統滋補品,其肉嫩如豆腐,其湯鮮如牛奶,魚頭比例也大,豐腴可口,富有脂肪。現在卻成了國家一級保護魚類,難道是全怪捕撈?

其實不然,中國漁民捕魚會針對性的使用網兜,較少使用細網,因為細網會無選擇性地捕撈各種大小和種類的魚類,包括未成熟的幼魚。這會導致過度捕撈,影響到魚類的繁殖和族群穩定性。那扁吻魚是怎麽少到變成一級保護魚類的呢?

扁吻魚 的性成熟較晚,一般需6-7年,而且繁殖力低,每年只產卵一次。因此扁吻魚的族群數量少,分布狹窄,從1958年到1987年,扁吻魚的產量從260噸降到0噸,甚至連一條都難以發現,捕撈確實有所影響但不是那個罪魁禍首。

扁吻魚原來的生存環境較為單一,鮮有競爭對手。而博斯騰湖的漁業大力發展始發於1958年,當地先後大量的引入了 四大家魚 等經濟魚類、以及池沼公魚、銀鯽、丁噦、東方歐鯿、大閘蟹、河蚌、日本沼蝦等水產品。

這些魚種的引進其實對扁吻魚沒有多大影響,它們大都以 浮遊生物 、水生植物為食物。而且在偌大的博斯騰湖也都有棲身之地。但是好巧不巧,在某次引入的魚苗中,混入了幾條河鱸的魚苗。

河鱸原名European perch,轉譯過來就是 歐洲鱸魚 ,在中國只有新疆的布爾津地區擁有,它是一種原產於歐洲的小型肉食性魚類,體色鮮艷,體側有黑色橫紋,具有高度的適應力和繁殖力。

在沒有肉食性魚類的博斯騰湖,河鱸一去就是 「狼入羊群」 ,結果可想而知,它們在博斯騰湖中迅速繁殖,捕食了大量的土著魚類,近乎導致了扁吻魚和塔裏木裂腹魚的絕種。河鱸的引入對博斯騰湖的生態系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是一次 典型的生物入侵事件

1998年之後,博斯騰湖便再也沒有捕獲到扁吻魚了,大家一度以為這一物種已經滅絕。直到2017年, 博湖縣水產局才公布了捕獲到一條5歲左右的扁吻魚 ,才知道扁吻魚還沒有滅絕,但其地位也及其瀕危。

中國人是懂變通的

可以說當年品嘗過的扁吻魚的人,咱們現實中也找不見幾個。而幾只小小的河鱸苗子,硬是給自己吃成了博斯騰湖第一大族群。這個新「霸主」給博斯騰湖的生態系帶來了很多問題。

河鱸是個食肉家夥,吃的範圍廣,包括其他魚類、魚卵、軟體動物、昆蟲等。它們在湖裏捕食和競爭土著魚類,導致了土著魚類數量和種類的下降,甚至一些魚類被河鱸替代或者消失了。

它還特能生,兩年內就能性成熟,每年能產下數十萬顆卵。它們的卵能夠黏附在各種底質上,這使得它們的數量在湖裏快速增長,占據了大部份水域,形成了「霸主化」的魚類群落。

沒辦法, 該補充魚苗還是得補充 ,每年都有新的魚苗放入博斯騰湖培育。扁吻魚、塔裏木裂腹魚都在投放之列,但對於這兩個土著還沒有什麽好的起色。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博斯騰湖的魚類品種已達到32種,年產量約4000噸。

其中,池沼公魚、草魚、鯽魚等10個魚類品種透過了國家環保部門的「有機魚」認證,遠銷日本等國家。引入的池沼公魚成了博斯騰湖的特色水產品,占據了日本池沼公魚市場的七成以上。

而在70年代初,當地人就開始註意到,捕撈的魚中河鱸的數量逐漸上升。到了80年代,河鱸已經成為博斯騰湖最重要的漁業目標。目前,河鱸產量高達當地總漁業產量的 78% 。也就是 4000噸 裏,大概有 3100噸 都是河鱸。

這也就吸引了像筆者這樣閑著沒事會去兩桿的 「釣魚佬」 。雖然說河鱸是博斯騰湖裏土著魚的敵人,但不得不說河鱸還挺受大家的。說河鱸河鱸的聽起來平平無奇,但說起它的外號很多人就大腿一拍原來是它啊,我們一般喊它五道黑。

這五道黑呢,比較喜歡群居,通常在水中形成小規模的魚群,隨著季節和水溫的變化而洄遊。又是肉食性魚類,性兇猛貪吃,給口就是 黑漂 (就是咬鉤時候的一種情況),中鉤後沖擊力很強,能給釣手帶來相當的樂趣和挑戰。釣到五道黑也算變相為當地土著魚 「報仇了」

河鱸不僅是釣魚人喜愛,也深得吃貨的喜愛,因為河鱸的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宋代大詩人 範仲淹 一首 【江上行者】 就道出了吃貨們的心聲。「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

清蒸鱸魚就是最常見的做法,最大程度的保證了鱸魚的鮮美。但是在新疆就不一樣了,而是把鱸魚的香都發揮到了極致,在燒烤攤都能吃到美味的幹炸鱸魚。更是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給大家介紹。

漁業發展的意義

好了,玩笑歸玩笑了,雖然這五道黑現在確實是給博斯騰湖帶來了漁業創收,但是仍舊是一場典型的生物入侵事件。只能說明 咱們中國人會吃 ,而河鱸在其他國家可是依舊讓人頭疼不已。

盡管五道黑的推出給博斯騰湖帶來了漁業創收,我們不能一味怪罪於當年的魚種引入決策。那個時代對於生物入侵的認知有限,人們更多地看重了漁業資源的開發,而沒有充分考慮生態平衡。

於是, 博斯騰湖從1989年開始實施禁漁期制度 ,已經連續34年,是全國最早實施禁漁期制度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每年將3月1日至6月20日設為禁漁期,共112天,這一時期正是博斯騰湖魚類的集中產卵、孵化和成長時期,也是魚類最為脆弱的時期。

在禁漁期期間,博斯騰湖實行全湖全面禁漁,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撈活動,包括釣魚等。禁漁期為魚類的繁殖和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魚類的族群數量和結構得到了恢復和最佳化,提高了魚類的生物量和品質,增加了漁業的生產潛力。

除了實施禁漁期制度外,當地還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來保護博斯騰湖的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如: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每年在禁漁期結束後,當地會在博斯騰湖投放大量的魚苗,主要是原生的裂腹魚、鯉魚、鯽魚等,以補充和增加魚類的資源量,提高魚類的遺傳多樣性,同時也為漁民增加了收入來源。

推廣生態漁業模式。當地倡導漁民實行「 人放天養 」的生態漁業模式,即在博斯騰湖的水域內設定一定規模的圍網或網箱,放養魚類,不施餌料,不使用藥物,讓魚類自然生長,以保證魚類的品質和安全,同時也減少了對水域的汙染和破壞。

博斯騰湖的漁業開發,不僅為當地漁民增收,也為新疆乃至全國的水產市場提供了優質的供給,促進了經濟發展。同時,博斯騰湖的漁業開發,也註重了生態保護,實行了人放天養的生態漁業模式,定期進行魚苗投放,保持了水生生物的多樣性,改善了湖泊的生態環境,為博斯騰湖的永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結語

在這場生物入侵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了中國漁業的發展和變革。博斯騰湖的漁業產值超過5000萬元,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盡管五道黑的到來帶來了問題,但湖泊的漁業也經歷了多次調整和改革,註重生態保護,采取人放天養的模式,進行定期魚苗投放,以保持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雖然現在我們享受著美味,但也應該深思:在漁業開發中,我們應該怎樣更加註重生態保護?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如何實作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存?期待能夠找到更加永續的發展之路,保護博斯騰湖這片美麗的水域。

參考資料

1 新疆博斯騰湖池沼公魚進入捕撈旺季;光明網,2023
2 博斯騰湖魚 活了經濟 富了百姓;中新網-新疆新聞,2022
3 「遍地沙漠」的新疆,為什麽能成為中國的漁業大省?澎湃新聞,2022
4 一網5000公斤!新疆博斯騰湖熱鬧開湖 魚躍人歡迎豐收;央視網,2023
5 博斯騰湖扁吻魚滅絕啟示:外來物種破壞的生態,結局還不夠慘痛;搜狐網,2020
6 新疆最大的漁業產地原來在這裏,博斯騰湖,一個美得不張揚的地方;知乎,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