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豬肉沒過去好吃了?中國土豬瀕臨滅絕,四川土豬占有率一度跌破2%

2024-09-23三農

寫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寫稿,只是為了養家糊口,希望各位觀眾老爺可以多多理解, 文中加入5秒廣告解鎖,觀看5秒後便可以免費閱讀全文啦 ,感謝各位觀眾老爺的理解與支持哦~~~

文|彭乙彬

編輯|t

引言

作為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中國每年需要進口上萬頭 種豬 ,2020年更是近2萬頭,一頭的均價在2.5萬元左右, 為啥中國每年要花這麽多錢進口種豬呢?不能使用本土的豬種嗎?

(進口種豬)

一、本土豬種走向滅絕

中國養殖豬的歷史悠久,並且種類非常繁多。在【本草綱目】中就曾記載,「豬,天下畜之而各有不同。」在不同的地區,都誕生了不同的豬種。

比如在青州、兗州的豬就耳朵比較大,在燕、冀等地的豬皮較厚,在遼東的地區的豬頭比較白。

根據歷史考證可以發現, 2000多年前羅馬帝國正是引進的中國番薯豬 ,在改良後成為了羅馬豬。

可以說世界上許多的豬,都有中國豬的基因, 但近些年來,中國的本土豬種卻走向了落寞,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中國本土豬)

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豬市場開始了雜交的豬種利用,當時我們從蘇聯引進了蘇聯大白豬,60年代,又開始大規模的引進大約克夏豬,後來丹麥藍瑞斯也來到了中國,尼克森訪華時,又帶來了 美國的杜洛克豬

這些外來的豬種迅速占領了中國的市場,更多的養殖場也紛紛選擇飼養國外的種豬,與此同時中國本身的種豬數量開始減少。

比如四川的雅南豬,是當地的特殊品種,在上世紀70年代,數量多達 7萬多頭 ,可是到了現在,雅南豬只剩下了 200多頭

(雅南豬)

2007年時,雅南豬更是差點走向滅絕的場面。 雅南豬通體黑毛,和我們日常所見的白豬完全不同,現在雅南豬的數量比大熊貓還要稀有。

截止到2016年的數據,中國的90多個地方豬種,已經有8個種類走向了滅絕,29個品種瀕危。

二、外來豬種的優勢

為什麽出現這樣的情況? 本土豬打不贏洋豬,有兩個原因 ,「肥」和「慢。」在中國的本土豬種中,比如成華豬的瘦肉率只有40%左右,但是現在的白豬瘦肉率能夠達到60%,肥肉雖然不難吃,但是肥肉多了大家就都不想吃了。

(約克夏豬)

中國的本土豬,一般需要餵上一年才能夠出欄,但是洋豬只需要半年就可以出欄了。 在市場的選擇上,洋豬就比本土豬有更多的優勢。

對於農民來說,一只本土豬增長1千克,需要餵養4到6千克的飼料,但是洋豬只需要2到3千克。

在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的加持下,本土豬逐漸被淘汰,越來越多的人都去選擇養殖洋豬了。

目前中國市場上,本土豬的占有率極低,以四川為例,一度跌破2%,超過98%的豬肉都是洋豬,我們平時吃的最多的也是外來豬。

中國每年也需要從國外進口1到2萬頭的種豬,並且進口數量逐年遞增。

(進口種豬數量)

在本土的種豬逐漸沒落的情況之下,進口豬成為了中國豬肉的主力。

2023年12月8日,有900頭來自美國的活體豬抵達武漢,這次進口的種豬有著更加良好的繁殖效能,生長速度快,並且抗病能力更強等特性。引進外國的優秀種豬,有利於更加豐富中國的種豬資源,改善國內的豬肉品種,讓生豬養殖業產業轉型升級。

(進口豬 包機)

為什麽中國每年要花費大量的金錢,來進口外來豬?

前文提到了,外來豬具有出欄時間短,肉質更加精瘦的特點,而且從國外引進的種豬更加健康。中國對瘦肉型豬的系統培育,是在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的, 比起歐美國家晚了近50年。

並且早年中國的養殖規模與已開發國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豬種幼崽達到100公斤的時間,國外的企業每年都縮短了一天,那麽如果按照20年來看,每年都提高到了0.2頭、0.3頭。

(國外豬場)

20年的選育下來,也意味著豬的產仔量可以提高到5到6頭。但是中國的育種,雖然有進展,卻不太穩定。面對洋豬我們重點引進,但是在培育方面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些都制約了中國的豬種發展。

在這樣的優勢之下,本土豬逐漸被淘汰,外國的豬越來越常見 ,幾乎現在我們能接觸到的肉豬,其實都是洋豬。

比如杜洛克、長白、大白等優秀豬種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應有。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的品種已經占領了主導地位。

(藍瑞斯)

三、中國如何重視種豬的培育?

現在我們已經逐漸意識到,中國的本土豬正在逐漸沒落。我們提高中國的種豬比例,不僅是為了讓更多的中國人吃到更好吃的中國豬肉,還是出於整個國家的食品安全來考慮的。 本身中國就不是畜牧種業強國,我們不能將生命的來源,放到外國人手中。

也為了保護日漸減少的本土豬,中國進行了許多保護行為。比如國家與地方陸續修建保種廠,將那些日漸減少的種豬,透過圈養的方式保護起來。

(本土豬保護)

1996年,中國農業部成立了「國家家畜禽遺傳資源管理委員會」,其中就有針對豬的保護。在「十一五」期間,中國在各地建立了79個豬種保護場,3個基因庫,在全國劃定了37個保護區,近些年來本土豬的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

比如四川的成華豬,就被分為了選育與保種兩個群體。保種,是為了讓成華豬保持現有的品種特性,並且進行數量擴大,控制豬之間的近交,確保遺傳基因不會遺失。而育種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成華豬的生產等效能,是對這個族群進行「復壯。」

(中國豬種培育)

2012年,國家將畜禽保種經費增加到了5320萬元,在【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中更是提出了要在2035年之前,建立完善的商業化育種體系,要培育以地方豬遺傳資源為素材培育的特色品種,要充分滿足市場的需求。

這本身就是一項比較困難的工作,時間長、見效慢,要想培育一個新的品種那可一點都不容易,還需要經歷多個世代,中國的豬種培育依然任重而道遠。

我們也期望,終有一天,總共的豬種可以得到更多的發展,能夠提高核心種源自給率,讓中國能夠真正做到,把豬種掌握到自己的手中。

參考資料

[1]保衛「中國土豬」:4個地方豬種已滅絕,31個品種瀕危.中國青年報.2018-12-26

[2]「豬肉沒有過去好吃」背後:刻不容緩的本土豬種保衛戰.澎湃新聞.2021-06-02

[3]8個品種本土種豬滅絕!我們餐桌多為「外來豬」?!本土「二師兄」去哪了?.央視.2021-04-27

[4]破解畜禽種源「卡脖子」難題!每年進口1萬多頭種豬 國產種豬差在哪裏?.央視網.2021-03-25

[5]「二師兄」來了!900頭活體豬坐包機飛抵武漢.極目新聞.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