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寶
山東男子辭京官照顧生病房東大娘9年,只為大娘當年做了一件事
舍機緣而顧他人 中華兒女的責任美德
一位山東普通農村男子的"知恩圖報"故事
"知恩圖報",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裏,卻有一位普通農村青年選擇了舍棄自己廣闊的前程,全心全意地照顧一位無親無故的老婦人長達9年。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先會做人,才會做官"的人生理念,讓我們感慨良多。
朱景觀,1976年出生於山東臨沂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從小學習優秀,考入了重點高中,並以優異成績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這樣的人生軌跡,足以令他的父母驕傲自豪。不料,就在朱景觀步入北京,準備開啟他光明前程的關鍵時刻,一個意外的事件打斷了他的人生軌跡。
那年,朱景觀在北京工作,突然接到家鄉的訊息,原來是他年輕時租住的房東老太太朱大娘病重了。朱大娘曾在朱景觀高中時代,無償收留了這個品學兼優的學子,還時常關照備受照拂。而當時的朱景觀也對這位老人家以孝心相待,對她的種種恩惠永記於心。在得知朱大娘病危的訊息後,朱景觀義無反顧地辭去了北京的工作,毅然回到了朱大娘身邊。
在朱大娘身邊的9年裏,朱景觀全心全意地照顧這位孤老寡婦。不僅幫她做家務、照顧飲食,還給她年幼的孫女當家庭教師,悉心培養。在朱景觀的悉心照料下,朱大娘的身體漸漸好轉。這期間,朱景觀一直隱瞞了自己辭去北京工作的事實,只是對家人謊稱在北京工作。直到最終被家人發現,朱景觀才坦白了一切。
對此,朱景觀的父母雖然有些擔憂,但還是最終理解了兒子的這番孝心。他們感慨自己竟然養育了這樣一個知恩圖報的好兒子,大為欣慰。
網友評價:
反面評論:朱景觀的行為實在是太過於極端了吧?辭掉北京的好工作,放棄光明前程,回鄉照顧一個與自己無親無故的老奶奶,這難道不是自找麻煩嗎?作為一個有出息的年輕人,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去追求更好的人生,何必為一個陌生老人耽誤前程呢?這種行為恐怕會給自己的未來帶來極大的阻礙吧。
正面評論:朱景觀的行為實在是讓人敬佩!在這個物質主義泛濫的時代裏,能有人如此純粹地踐行"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真是難能可貴。他毅然放棄了北京的好工作,回鄉照顧一位無親無故的老人,這不僅體現了他的孝心和善良,更彰顯了中華民族"重德治國"的優良傳統。這樣的人是值得社會點贊的,他的故事也將成為激勵更多年輕人報酬社會的正能量。
朱景觀的故事給我的啟示:
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們不應該只盯著自己的前程和利益,而忽視了對他人的責任和義務。就像朱景觀所說的那樣,"公務員的工作沒了可以再考,但是朱大娘沒了我這輩子都沒有報答她的機會了!"這樣一種"知恩圖報"的價值觀,值得我們每個人都好好學習和踐行。
我們要時刻銘記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在追求自我發展的同時,也不忘報酬社會,關愛他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朱景觀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面臨艱難的選擇,只要堅持正義和善良,最終也一定會收獲應得的尊重與贊譽。
舍機緣而顧他人 中華兒女的責任美德(下)
前文中我們了解到,一位名叫朱景觀的山東農村青年,在事業發展的關鍵時刻,選擇了回鄉照顧一位無親無故的老婦人朱大娘長達9年之久。這個普通農民家庭出身的年輕人,不顧自己的北京鐵飯碗,義無反顧地回歸鄉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
朱景觀的這番做法,在我看來,完全體現了中華民族"重德治國"的優良傳統。在當下這個物質主義異常泛濫的時代,很多年輕人都只看重個人利益和前程,對於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往往視而不見。然而,朱景觀的故事卻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作為一個有出息的年輕人,我們不能只盯著自己的個人發展,而忽視了對他人的關懷和責任。
無論是對家人親友,還是對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我們都應該懷著一顆善良和同情的心。朱景觀當年之所以選擇回鄉照顧朱大娘,正是因為他一直銘記著這位老人家對自己的恩情。他說,"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當官什麽時候都能當,但這件事我要是不去做,我一輩子都會後悔。"可見,對朱景觀來說,報酬恩人的義務要遠遠高於個人的前程和利益。
這樣的價值觀,在當下這個時代裏確實讓人難能可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學習朱景觀的這種"知恩圖報"的品德,培養關註他人、奉獻社會的責任意識。正如朱景觀所說的,"先會做人,才會做官。"只有我們將道德修養放在首位,做一個有良知、有擔當的"君子",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公民,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除了孝親敬老,我們還應該關註社會上的其他弱勢群體。比如說,那些獨居老人、殘疾人等,他們都需要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和支持。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朱景觀為榜樣,主動伸出援手,去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人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塑造一個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溫暖美好。
當然,我也理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完全復制朱景觀的做法。畢竟,每個人的家庭負擔、經濟條件都不盡相同,很難做到放棄自己的事業去無償照顧他人。但即便如此,我們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來表達我們的關懷和善意。比如說,我們可以定期去敬老院探望獨居老人,或者為殘障人士提供義務輔導,這樣雖然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但也足以體現我們的人文關懷。
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以朱景觀的善舉為榜樣,將"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這個社會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只盯著自己的前程和利益,更要關註他人的需求,主動擔負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將"做人"放在首位,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加和諧有序。
結語:
朱景觀的故事再一次印證了中華民族"仁愛"、"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在這個物質主義泛濫的時代,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先會做人,才會做官"的人生理念。他舍棄了北京的鐵飯碗,回鄉照顧一位無親無故的老人長達9年,這不僅體現了他對恩人的孝心,更展現了他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朱景觀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為己任,用實際行動詮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有我們每個人都能時刻牢記"重德治國"的理念,主動關註弱勢群體的需求,為構建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加溫暖。讓我們一起向朱景觀學習,用善良和責任塑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