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哎,心疼!又是農民扛下了一切——土地撂荒,責怪農民不種地?

2024-05-31三農

參照著名經濟學家、立法專家朱少平的一段視訊,他這樣說道: 「農民他為什麽不種地呀?地是要人種的,那農民不種的,這個是肯定要撂荒啊。他如果說是種地能夠賺取很多的收益的話,他幹嘛不要?

結果我在這個地方幹幹幹幹了一年我就那麽一千塊錢,兩千塊錢或者三幾千塊錢。那麽在這種家我我養活我自己嗎?我養活不了我自己,我憑什麽在這個地方守守著,我找一個地方,一個月掙兩三千塊錢,我也會掙的比較多呀,畢竟大魚農民收入多多了。

可在這種情況下,他自然而然的就會了火。我覺得任何時候你不要拒絕你在外農民,如果在外農民,你自己去種一種,你不招也不種嗎?你來就指責農民,你真的把這個收入給他保證了,但是誰能夠保證呢?做不到這一點,就沒有資格來來指責農民。

我覺得朱少平專家說的太對了,不能這麽一味的責怪農民。農民的保障又在哪裏呢?

近年來,土地撂荒現象在中國農村地區愈發普遍,這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然而,在探討這一問題時,我們不能簡單地將責任歸咎於農民不種地。事實上,土地撂荒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經濟現象,其背後涉及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農業生產的特殊性。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大,風險高,收益相對較低。在城市化行程加速的今天,許多農民選擇進城務工,尋求更高的經濟收益。這導致農村勞動力流失,土地得不到有效耕種,從而出現撂荒現象。此外,一些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較差,如土壤貧瘠、水源不足等,也增加了農業生產的難度,使農民難以維持生計,進而選擇放棄耕種。

其次,政策因素也是導致土地撂荒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農業發展的政策,但在一些地區,政策落實不到位,農民難以獲得實質性的支持。例如,土地流轉政策在某些地方存在執行難度,導致土地難以集中連片經營,農民缺乏規模效益,進而降低了種地的積極性。此外,一些地區的農業補貼政策也存在問題,如補貼標準過低、補貼物件不明確等,使得農民覺得種地不劃算,從而選擇撂荒。

再者,社會因素也對土地撂荒產生了影響。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他們不再僅僅滿足於溫飽問題,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這導致一些農民對農業生產的興趣降低,轉而從事其他行業。同時,一些地區的農村基礎設施落後,交通不便,資訊閉塞,也限制了農民的發展機會,使得他們難以透過種地改善生活。

針對土地撂荒現象,我認為我們應該從多方面入手,綜合施策。首先,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其次,要完善土地流轉政策,推動土地集中連片經營,實作規模效益。同時,要加大對農業生產的扶持力度,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此外,還要加強農村教育宣傳,提高農民對農業生產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總之,土地撂荒現象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經濟問題,我們不能簡單地將責任歸咎於農民不種地。我們應該從多方面入手,綜合施策,推動農業生產的永續發展,為農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大夥覺得土地撂荒這個問題,能否又讓農民扛下這一切?該是誰的責任?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