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寧住碰頭屋,不住背水房」,碰頭屋和背水房分別指什麽房屋?

2024-01-03三農

「寧住碰頭屋,不住背水房」,這是一條關於農村民居方面的俗語,也是容易讓人產生歧義誤讀的俗語。為什麽這樣說呢?

這句話的後一句,相信大家不難理解。所謂的「背水房」,指的是一座房屋或整座宅院背靠水而建,也就是房屋或宅院的後面有水,包括水塘、水池、水庫、水渠、溪流、河流、湖泊、海洋等,但不包括水田。

這條俗難以理解的,也是容易讓人產生歧義的,就是前一句中的一個關鍵詞——「碰頭屋」。現在一些人撰文認為,「碰頭屋」是指屋頂很低矮的房屋。人進出這種房屋,一擡頭就能碰到屋檐。

從過去中國傳統民居建造來說,這種理解,既是對過去村莊和街道傳統民居建造規矩不了解,也是對民間風水習俗不了解,只是從字面上進行猜測性的理解,結果就偏離了民間實際,得出的結論也就不正確。

現在農村人建房,材料發生變化,大多為磚砌鋼筋混泥土結構的房,只要不違國家法律和有關規定,不侵犯左鄰右舍的利益,不影響他人的采光和出行,自己的房子想怎麽建就怎麽建,想建多高就建多高,很少受到傳統風俗的影響和制約。

而在舊時代,村莊和街道民居建造,是以木料、磚瓦為主,既受當時建築材料的條件限制,也受到當時法令和習俗的制約。

如果是集中在一個村莊或一條街道建房,既要遵守當時上面的法令,又要遵守當地約定俗成的規矩,按照傳統習俗辦事。除非建房人是單家獨戶,沒有左鄰右舍,也就不受約束,但仍然得按照古代朝廷的法令辦事。

比如,明清時期在第宅等級制度方面,都頒布了嚴格法令進行規定:

一二品官廳堂五間九架,三至五品官廳堂五間七架,六品至九品官廳堂三間七架,庶民廬舍不逾三間五架。」

這種規定主要是針對擡梁式結構民居而言的,而擡梁式結構民居主要是磚木結構,在中國民居中占大部份。只有木材豐富的山區民居才有穿鬥式結構,為純木房子。

「架」就是擡梁上的支承點,「架」的數值越多,房頂就越高,房屋的越大;「架」的數值越少,房頂就越矮,房屋就越小。實際上,根據法令,舊時普通百姓的房屋都是三間五架,因此,他們的房屋高矮是一樣的。

另外,在村莊內和街道建房時,在同一水平面所建的房屋,要一樣高,如果哪家把地基特意擡高,那他的房屋高出別人家的房屋,這種做法,並非是現在人所說的「出人頭地」的好事,而是被稱之為「孤高」或「出頭鳥」,在風水習俗上叫「槍打出頭鳥」。

民間風俗中對這樣的房屋還有說法,即所謂「一樓獨高人孤傲」,又有「風吹頭,子孫愁」之說。

當然,按照民間習俗,所建的房屋也不能比別人的低,比別人低的房屋叫「縮頭屋」,也是不好的。

這些說法雖然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對規範村莊和街道建房,起到了自覺的規劃作用,且得到人們的遵守。我們現在還可以看到,那些古村莊和古街道的古民居的布局,都嚴格遵守了這種風俗,才顯得或者錯落有致,或者整齊劃一。

由此可以看出,說「碰頭屋」就是屋頂低矮,擡頭就能碰到屋檐的房屋,是說不通的,也是不符合過去村莊和街道實際的。

從這條俗語前後兩句的內在聯系來看,實際上,俗語的前一句是指房前的環境,後一句是指屋後的環境。

「碰頭屋」是一種擬人的說法,不是指人擡頭就能碰到屋檐,而是指自家房屋前面離別人的房屋太近了,出場太小,也就是明堂太小了,兩座房屋挨在一起,就像兩個人挨在一起一樣,頭碰頭。

民間認為,這種房屋視野不開闊,室內采光不佳,往往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有俗語說「門前有堵,前途未蔔」,指的就是居住者住在這種房屋內,出門就見別人房屋後墻,就像讓人給堵住了一樣。

過去農村民眾非常愛惜土地,一般百姓都要充分利用土地,寧可宅基地環境不好,也不去占用耕地。如果我們現在到一些古村落去看看,還能看到很多這樣的老房子。而城鎮街道,更是寸土寸金,能有一塊宅基地,哪怕環境不是很如意,已經很不錯了。

因此,這種傳統「碰頭屋」民居,在過去村莊和街道櫛比鱗次的建築中是普遍存在的。

「背水房」當然就是指房屋後面的環境,古代風水習俗認為,不能在房屋後面有水流和水塘之類。

「不住背水房」,主要是人們認為,水是動態的,這樣的居住環境,給人一種後背無靠,不穩定、不安全的感覺。

再說,南方到了春夏兩季,北方到了夏秋兩季,進入多雨期,也是一年的汛期,如果天下暴雨,山洪暴發,溪水、塘水等上漲,讓人提心吊膽,非常不安全。

人在躲避各種危險的時候,有一種本能反應,一般躲避來自前面和兩側的襲擊,反應能力比較迅速,而躲避來自背後的襲擊,反應能力比較遲鈍,防不勝防,這就是俗語所說的「明槍易擋,暗箭難防」。

再說,過去傳統民居正屋的後墻,一般不開門窗,外面發生突發情況時,往往從前門出去,對來自後面山洪等自然災害難以提防,給居住者的生命財產帶來很大的威脅。

也正因為如此,民間風水習俗中,把依山傍水建房,也就是後靠山,前有水環繞的地方建房,離水位較高,叫「順勢」,把背靠河水、水塘之類的地方建房,叫「逆勢」。

另外,在民間風水習俗中,所謂的「水」,除了指實實在在的塘水、溪水、河水等外,還指道路,民間稱為「虛水」,把道路上的來來往往的人視為「虛水流」。

民間有一條風水俗語說:「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指的就是房屋背靠「虛水」。實際上,屋後有路也讓住在房屋內的人,缺乏安全感。因此,民間也把處在這種環境的房屋也叫「背水屋」。

從居住環境來說,「碰頭屋」的舒適性不是很理想,但從村莊整體建築的布局來看,其坐向和朝向與大多數房屋一樣,屬於「順勢」建房,比「逆勢」建造的「背水房」,在心理安全感方面要好多了。

當然,民間認為「碰頭屋」和「背水房」,都是居住環境不理想的房屋,如果只能從這兩種房屋中選一種,那只能是從矮個子裏找高個,「碰頭屋」就是那個矮個子中的高個。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傳統民俗建築文化的革新,建築技術的不斷進步,傳統的「碰頭屋」依然在鄉村和街道存在,但隨著有規劃的舊房改造,住房立體空間成倍增長,居住條件有所改善,特別是在采光方面得到了更大的改善,「碰頭屋」也有了舒適的環境。

而背水房在過去是很少能見到的,現在卻越來越多了,尤其在農村山區突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宅基地比較緊張,而河岸用於建房的空閑地比較多,有一些人家就把房屋建在河岸邊空地上;

二是山區鄉村道路建設大多沿河谷溪岸通行,一些交通不便的山裏人家,為了交通方便,在河谷溪岸的道路邊選址建房。

於是,現在的鄉村城鎮,我們在溪邊和河邊,能夠看到為數不少的「背水房」。這些「背水房」存在兩大安全隱患:一是影響汛期的河道行洪;二是在「背水房」居住的人,生命財產安全受到洪水的威脅。

近些年來,一旦到了汛期,我們從新聞中,不時看到「背水房」被洪水淹沒或被洪水沖垮鏡頭。

總之,「寧住碰頭屋,不住背水房」這句俗語,是前人的經驗總結,對民間建房選址有一定指導意義。我們普通人家建房不易,有的人家建房時,將一生的積蓄都投入到房子裏。因此,建房選址時,必須要考慮住房自然環境的安全,確保居住者的生命和財產,不會受到自然災害或其他災害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