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一群農民拍了30部戲曲電影,解碼一個鄉村劇團的復興路

2024-10-09三農

韓克和他的鄉村劇團,經歷過N次不可能,又創造了N+1次可能。

在濟南市鋼城區蟠龍梆子劇團面臨解散之時,韓克和一眾養牛的、養羊的、開拖拉機的農民白手起家,「救活」蟠龍梆子。每次遭遇困境,劇團總能絕處逢生,目前已經拍攝制作完成30部「龍標」電影,並且走上國際舞台。

帶著對這個農民自發的鄉村劇團的好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蹲點蟠龍梆子劇團,解碼劇團的「出圈」密碼。

蟠龍梆子劇團

20歲小夥辭職回村當鄉村劇團團長

采訪當天,記者正趕上蟠龍梆子劇團一次特別的演出。韓克穿著一件白褂子,腳上蹬著一雙布鞋,對演出的孩子們反復叮囑。當10歲的小侯扮上妝,夾上白胡子,登台唱起戲時,韓克似乎看到了年少時的自己。

1987年,韓克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辛莊鎮下陳村,這裏是蟠龍梆子傳唱的土壤。每到逢年過節,劇團下鄉演出時,他就去看戲,然後鉆到劇團裏,學著拉弦子。在這個農民劇團裏,流傳著「定定弦學三年」,因為拉弦的人也不識譜,全靠口口相傳。

2002年,韓克開始跟著老團長學唱戲。劇團缺演員,尤其女演員,韓克個子矮,於是唱戲之路便從女角開始了。他回憶起來,學戲似乎也是「土」辦法。

2004年,老團長的嶽父生病,沒有時間組織演出,就讓劇團最年輕的韓克當代理團長。「說是代理團長,其實主要是跑腿,當時沒有電話,要挨家挨戶去叫人。」

劇團團長韓克

劇團要生存,錢是擺在面前最要緊的現實難題。困難的時候,村裏老人賣蔥賣蒜,捐給劇團。還有演員拿出賣豬的1600元錢,幫劇團渡過難關。

2007年,劇團只剩下11個人,收入沒有保障,劇團瀕臨散夥。當時韓克在外地打工,逢年過節回村組織演出,但難以為繼。老演員傷心落淚,「你要是不幹了,這個團就真沒有希望了。」思量再三,韓克放不下,決定辭職回村,接下劇團。

對於韓克的決定,母親是第一個反對者。父親去世早,母親希望韓克有體面的工作,而韓克回來意味著投入一個希望渺茫的行業。要想讓劇團活下去,在所有人看來,這都不可能。

開拖拉機的、養牛的、種地的農民成了「角兒」

其實,韓克作出決定並非一時沖動。他知道,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吸收新人,如何創造收入,如何讓劇團活下去。

2007年,韓克決定舉辦第一屆農民歌手大賽,以此吸引年輕人加入劇團。辦活動,錢又是最大的難題。他認為,必須打造一種模式,否則很難長久維持下去。韓克想到了拉贊助。由於劇團知名度不高,他年紀又輕,沒人願意信任他,跑了一個月才拉到5千元錢贊助。

第一屆農民歌手大賽舉辦時,附近有百十號村民參與其中。開小賣部的李鳳芹擠上舞台,獲得優秀獎。從那以後,她進入劇團,一直到現在仍在演出。

農民歌手大賽的成功給了韓克很大的信心。「一方面,我們探索了一種新模式,以冠名的形式解決活動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參與。」

後來,養牛的、養羊的、種地的農民陸續走進這個鄉村劇團。

劇團演員劉二寶

劉二寶今年40歲,是開拖拉機的一把好手。2009年,他加入劇團。剛開始他在劇團幹力氣活,搭建舞台,調音響,後來在幕後跟著台上的演員學唱戲。即便農忙的時候,遇到劇團突然要演出,他也會放下拖拉機趕過去,「救戲如救火」。

有時外出演出,二十個人一盆菜。劉二寶說:「難的幹不下去的時候,就想改革創新,探索一條適合我們這夥農民走的路。」

吸納年輕人之後,拍戲曲影視劇是韓克要走的第二步。他做過市場調查,很多影視劇都以光碟的形式出現在農村大集上,所以他想把蟠龍梆子變成影視劇,走向市場。

當時,韓克身邊的聲音不斷。「一幫農民,又得導又得演又得拍,還得剪輯,還想形成作品,走向市場。這完全是天方夜譚,絕對不可能。」

一群農民自編自導自演戲曲影視劇

要拍戲曲影視劇,在技術方面,韓克並不發愁。「我過去幹測繪工作,能熟練操作電腦,所以我覺得剪輯調色都可以完成。」

為了解決配樂問題,韓克想嘗試電子音樂。面對全英文的教程,他邊查邊學。片子拍完,韓克到音像店打廣告,去大集賣光碟。他告訴老鄉,這是一群農民自編自導自演的影視劇,但沒人願意相信他。於是,韓克開著車,拉著電視機,在大集上放映。最終,第一部戲曲影視劇取得的反響不錯,劇團收入五萬元。

在這個過程中,一群農民逐漸成長為演員。韓克說:「很多人排練的時候表現很好,但面對鏡頭就打怵,說話都變味兒了。所以我就讓他們適應,適應到忘掉鏡頭的程度。」

韓克說,有時發了劇本,演員們背過台詞之後反而會生硬。後來,他幹脆只寫故事梗概,讓大家理解劇情,理解角色,創造台詞。

劇照

第一次演戲的時候,劉二寶一句台詞拍了一下午。後來,他學著去模仿,去領會。劇團拍攝電視連續劇【二妮的山村夢】時,劉二寶當上了主角。這部劇共17集,拍了11個月。劉二寶讀書少,有的字不認識,所以在片場時,常常看到他帶著新華字典逐字查詢。

演戲演上癮了,2019年,劉二寶幹脆關了自己的婚慶店,成了劇團全職演員。「只要是熱愛,一切皆有可能。」

隨著影響力提升,劇團信心在增加,演出機會在增加,收入也在增加,有時一年能演出600多場。而這同時,壓力也在增加。

韓克開始卷入輿論風波。「很多人說我們是跳梁小醜,難登大雅之堂,要想走上大舞台,不可能。」

制作30部「龍標」電影,走上國際舞台

韓克說:「我想讓大家知道,農民一樣可以有追求,一樣可以有夢想,一樣可以幹大事。」

劇團面臨轉型的情況下,2017年,這群農民開始研究微電影的拍攝制作,後來又嘗試拍攝戲曲大電影。

劇團演員李嶸偉

今年28歲的李嶸偉,家裏養著4頭牛,平時在工廠上班,有空就跑到劇團演出。他從跑龍套,變成主角,有時還會演一些醜角。「上班是生活,演戲是夢想。」

就這樣,一群農民走上電影之路。現在劇團全職演員有十幾人,參演過的老鄉有上萬人。過去,劇團拍戲,會有一群人圍觀。現在拍戲,在村裏已經不是稀罕事兒。放羊的老人遇到劇團拍戲,會先把羊趕過去,怕鏡頭穿幫。

其實,戲曲電影的劇本創作難度大,排練難度大,拍攝周期長,收入還少。韓克坦言,「戲曲電影屬於冷門,市場有限,但是還要堅持,因為熱愛。」

到現在為止,劇團已經拍攝制作完成30部國家電影局公映授權的(龍標)電影。這個鄉村劇團,獲得多次國內獎項,戲曲電影【崖上人】甚至走出國門,獲得國際大獎。韓克說:「我們挺直了腰桿,沒有人能小看這幫沒學過電影的農民。」

目前,劇團正在打造兩創性標桿作品,並探索山東梆子、呂劇戲曲電影的生產。下一步,還將繼續創作,真正走向全國,唱響世界。

對於未來,韓克覺得鄉村劇團還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