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耀州區林業局釋出不準捉知了猴的通知

2024-07-15三農

前幾天,一則訊息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耀州區林業局竟然釋出通知,聲稱捉知了猴會破壞樹木生態,因此嚴禁此類行為。這一出"封山禁捉令",不僅沒能服眾,反倒把群眾們的三觀都給整碎了。大夥兒紛紛質疑:知了猴不是害蟲嗎?護它不就等於害樹嗎?這林業局的腦子,是不是被知了給噶了?

我尋思啊,這事兒鬧的。堂堂一個林業局,不去好好管護森林,保護樹木,反倒來給知了猴撐腰,這不是腦子進水了嗎?知了猴的危害,還用我多說?它可是個名副其實的小霸王。

就拿知了猴的生活習性來說吧。這玩意兒可不是善茬,專愛盤踞在樹下,吸食樹汁,危害樹木。好好的一棵樹,讓它這麽一糟蹋,不出三五年就得被害死。更可氣的是,它嘬完樹汁,還不消停,非得在樹幹上產卵。那樹皮被它一扒拉,保準潰爛不堪,到頭來樹不死也得掉枝斷幹。這麽個害蟲,你不讓人捉,還護著它,你要樹木的命啊?

再說了,知了猴又不是啥珍稀物種,多得很。你就是抓它個十天半個月的,也不見得把它們薅光了。更何況,這捉知了猴也不是啥新鮮事,祖祖輩輩都這麽幹,也沒見森林少了棵兒樹啊。倒是現在,小蟲多了,樹木反而遭了秧。那按照林業局的邏輯,是不是還得感謝知了猴不成?

可林業局的人是咋說的?什麽捉知了猴會破壞樹木生態,會影響森林平衡。我的個親娘嘞,知了猴吃樹的事兒都瞞不住了,你跟我扯啥生態平衡?再說就算真有啥破壞,那罪魁禍首不還是知了猴嗎?你不去治它個罪行累累,反倒怪罪起老百姓來了,這是哪門子的黑白不分、是非顛倒啊?

說句實在話,這事兒要是發生在以前,老百姓也就認了。畢竟,那時候大夥兒對生態啥的,還沒啥太多概念,聽官方的唄。可現在不一樣了,環保知識普及了,大家也就看得明白了。林子裏蟲害這麽多,樹都保不住,你還在這兒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像話嗎?

更可笑的是,林業局給這荒唐規定找的那些個理由。啥叫"捉知了猴破壞樹木生態"?合著知了猴上躥下跳地糟蹋樹,就不破壞生態了?就允許它一蟲獨大,打破林區平衡了?別搞笑了行不行。還有,既然你意識到要保護生態,那咋不去想辦法治治病蟲害,改善林木的生長環境呢?光撂挑子不幹,就知道跟老百姓摳字眼兒,算什麽本事?

其實啊,這事兒再怎麽荒唐,背後反映的,還是一些基層部門的責任心缺失。他們只想著當"甩手掌櫃",對轄區的實際情況視而不見,聽之任之。出了亂子呢,就想方設法地推卸責任,甚至變本加厲地給群眾添堵。殊不知,這種作派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激化矛盾,引起民憤。到時候,丟的還是自己的公信力。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基層工作確實不易,壓力山大,誘惑也多。有的部門為了自保,搞些"寧左勿右"的東西,也情有可原。但再難,也不能本末倒置啊。老百姓的利益、生態的平衡,才是你們工作的根本。指鹿為馬、避重就輕的把戲,早就該收收了。

治理生態,本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光嘴上喊口號,貼貼標語,那都是虛的。真要見成效,還得嚴把執法關,下足科研功夫,疏通民意渠道,形成監管合力。比如在病蟲害防治上,是不是可以多走走群眾路線,采納采納他們的意見?畢竟,在生態治理這個事兒上,老百姓才是真正的專家。

你看,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禁捉令,其實反映了多少亂象。生態懲治、基層治理,說到底都是為了百姓謀福利。可如果背離了這個初心,甚至與民爭利,那再好的政策,再美的願景,最後只能淪為一紙空文。所以,與其把功夫下在制定"奇葩規定"上,不如多去傾聽百姓心聲,回應百姓關切。只有民意所向,才是最好的政策風向標。

說到底,生態保護和百姓利益,從來都不是對立的。保護樹木,並不意味著要放縱害蟲;而依法捉蟲,也絕不是對森林的破壞。關鍵是要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需要我們轉變觀念,創新機制,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同時,也給百姓生計留足空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讓青山常在,讓綠水長流。

面對這樣一個看似荒誕的禁令,我們除了吐槽,還能做些什麽?是繼續沈默,任由生態遭殃,還是勇於發聲,捍衛自然和權益的雙贏?是消極抵制,坐等問題惡化,還是積極建言,為治理獻策獻力?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用行動守護我們腳下的這方熱土,那些荒唐的禁令,終究會煙消雲散。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