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魯政委:科技金融行業分類探討

2024-06-10三農

魯政委系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科技金融,科技行業

發展科技金融,既是實作「科技-產業-金融」良性迴圈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有力支撐。 近年來,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對發展科技產業高度重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進了科技產業的發展壯大。但同時也面臨概念泛化、標準不一、監管乏力等問題。

為進一步 厘清 科技產業邊界,將金融資源引導聚焦到對推動科技發展最重要、最關鍵、最緊迫的產業上,為實作高品質發展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我們編制了興業研究科技行業分類,明確界定了科技金融所涵蓋的國民經濟行業範圍。 對於政府部門,興業研究科技行業分類可以用於出台投資、價格、金融、稅收等方面政策措施時的參考;對於金融機構,興業研究科技行業分類可在操作層面上用於科技金融的統計、監測和考核。

科技金融客戶的界定有兩種方法,分別是基於科技企業的界定方法和基於科技行業的界定方法,興業研究科技行業分類屬於基於科技行業的界定方法。 基於科技企業的界定方法是對「企業」進行判斷,獲得「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科創資質的企業可以納入科技金融,但是該方法無法涵蓋還沒有取得科創資質的初創期、成長期企業,導致科技金融對「增量」科技型企業的扶持作用難以發揮。基於科技行業的界定方法是對企業所在的「行業」進行判斷,歸屬於科技行業下的企業均可以納入科技金融,能夠涵蓋科技行業下的全生命周期企業,更好的發揮科技金融對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目前,和科技產業相關的行業分類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23)】、【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分類(2017)】、【高技術產業(服務業)分類(2018)】、【智慧財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2019)】,但是尚未出台完備、明確的科技行業分類。因此,興業研究對科技行業分類進行了進一步梳理。

興業研究科技行業分類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為基礎,借鑒了國家現有科技相關的四個行業分類,並結合了興業研究行業研究員的判斷。我們從 1382個國民經濟小類中選擇出了425個國民經濟行業小類,整理成12個科技一級行業、59個科技二級行業,構成了興業研究的科技行業分類。

一、科技金融與科技行業分類的必要性

根據2024年5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釋出的【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提到,科技金融旨在結合科技型企業發展規律和特點,研發專屬金融產品,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努力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迴圈。

為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客觀上需要從業務操作層面清晰界定業務邊界、數據統計口徑、監測業務進度,由此就首先需要對科技金融的客戶範圍進行界定。 科技金融的客戶包括企業、政府、科研院所、大學高校、產業園區、零售客戶和同業機構,本文主要討論企業客戶的界定。

科技金融的客戶有基於科技企業和基於科技行業兩種界定方法,其中基於科技行業的界定方法更有利於實作科技金融的本意。基於科技企業的界定方法是對「企業」進行判斷,一般以「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等科創資質作為依據。但是該方法無法涵蓋還沒有取得科創資質的初創期、成長期企業,導致科技金融對「增量」科技型企業的扶持作用難以發揮。基於科技行業的界定方法是對企業所在的「行業」進行界定,歸屬於科技行業下的企業均可以納入科技金融。該方法更能夠涵蓋科技行業下的全生命周期企業,更能發揮科技金融對創新的促進作用。

國家出台了四個科技相關行業的分類標準,但是尚未出台明確的科技行業分類。 「科技」是所有行業中都可能具有的元素,基於「科技」實際上是基於「指標」(比如研發強度等)。【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分類(2017)】、【高技術產業(服務業)分類(2018)】、【智慧財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2019)】以研發強度作為依據,但是直接采用這三個分類作為科技行業分類,會使涵蓋的國民經濟行業偏少。原因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顆粒度較粗、對新產業結構的更新較慢,新出現的細分行業沒有對應國民經濟行業小類,只能掛在近似的國民經濟行業小類上,一個國民行業小類下實際上包含了多個行業,這導致國民經濟行業小類內部雖然有科技行業,但是研發強度指標被平均了,導致沒有被選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23)】是以產品來界定,直接采用這個分類作為科技行業分類,會使涵蓋的國民經濟行業過多。以「3011水泥制造行業」為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采用「3011*」的描述,表示3011項下僅部份產品(低碳水泥、高滲漏水泥等)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不是整個3011行業可以劃歸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當然3011行業也不應納入科技行業。

因此,考慮到現有科技行業分類標準的不足以及科技行業分類在業務操作層面的作用,有必要編制一個相對完備的「科技行業分類」。

二、科技金融客戶界定

2.1 兩種界定方法

界定科技金融的客戶有兩種方法,分別是基於科技企業的界定方法和基於科技行業的界定方法。

基於科技企業的界定方法 是對「企業」進行判斷,如果企業屬於特定領域(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且滿足特定財務指標(研發費用占比等),那麽則認為該企業屬於科技企業,將其歸入到科技金融的業務範圍。實務中一般是透過企業是否具有「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科創資質來界定其是否屬於科技企業。

基於科技行業的界定方法 是對企業所在的「行業」進行判斷,特定行業下的企業均可以歸入到科技金融。政策檔中提到的產業方向一般認為是科技行業,例如2024年1月29日工信部等七部門釋出的【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工信部聯科〔2024〕12號)提到了「未來制造、未來資訊、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六個產業,2024年4月3日金管局、工信部、發改委釋出的【關於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通知】(金發〔2024〕5號)提到了「資訊科技、人工智慧、物聯網、車聯網、生物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等八個產業,這些產業均可以認為是科技產業。將這些科技產業與國民經濟行業進行匹配,對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下的全部企業,均可以劃歸為科技金融。

兩個界定方法都有各自的統計缺陷。 按科技企業口徑,會出現棄真(少統計)和取偽(多統計)的錯誤。初創企業尚未取得科創資質,未納入這些企業導致棄真;而取得科創資質的企業有的屬於傳統行業,或者本來屬於新興行業但是逐漸轉為傳統行業,納入這些企業導致取偽。按科技行業口徑,也會出現棄真和取偽的情況。有的企業盡管主營從事高科技領域,但是填寫國民經濟行業程式碼時沒有準確填寫,或者填寫行業程式碼時僅填寫到行業大類,沒有填寫到行業小類,導致按行業小類統計時無法納入,沒有納入這些企業導致棄真;而高科技行業中並非所有的企業都布局中高端產品,也有部份企業從事低端產品,納入這些企業導致取偽。

盡管兩類方法存在統計上的缺陷,但是從可操作性的角度看,可能是目前的次優選擇。 科技企業和科技行業這兩個口徑,可以分別透過科創資質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來進行界定,有統一的標準,能夠批次操作;進一步糾正棄真和取偽缺陷,就需要人來進行判斷,不同人員、機構的判斷尺度較難統一,並且工作量較大。

2.2 科技企業界定方法的進展

目前,基於科技企業的界定方法已經形成了一定共識。 科技企業界定是基於科創資質,因此界定科技企業就簡化為選定科創資質的種類,具備相關科創資質的企業認為是科技企業。目前,較為公認的、納入科技金融範疇的科創資質型別包括: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這些科技資質有明確的認定部門和認定標準。

2.3 科技行業界定方法的進展

基於科技行業的界定方法尚未有統一標準。 科技行業界定的核心是哪些國民經濟行業類別劃為科技行業,以便納入科技金融的統計範圍。【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將經濟活動分為四個層級,行業程式碼由一位字母和四位數位構成。字母表示門類,前兩位數位為大類,第三位數位為中類,第四位數位為小類。目前有四個基於國民經濟行業的、科技相關的行業分類,分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23)】、【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分類(2017)】、【高技術產業(服務業)分類(2018)】、【智慧財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2019)】,但是目前尚未形成一個完備的、明確的科技行業分類。

【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和【高技術產業分類(服務業)】中,國民經濟行業與這兩個分類中的行業並不是嚴格的被包含與包含關系。 【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中,國民經濟某行業類別僅部份活動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則在行業程式碼後加「*」做標識。以「3011水泥制造」為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采用「3011*」的描述,表示3011項下僅部份產品(低碳水泥、高滲漏水泥等)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不是整個3011行業可以劃歸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涵蓋的300多個國民經濟行業中,不加「*」的行業有57個,占比不到20%;超過80%的行業,都無法齊整地對應到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分類(服務業)】的齊整度更好,涵蓋的97個行業小類中,不加「*」的行業有90個。

【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分類】和【智慧財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中,國民經濟行業與這兩個分類中的行業是嚴格的被包含與包含關系。 【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分類】總共納入了85個制造業行業小類,以行業的R&D投入強度為界定標準。【智慧財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總共納入了188個國民經濟行業小類,納入標準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中的一個:一是行業發明專利規模和密集度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二是行業發明專利規模和R&D投入強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且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三是行業發明專利密集度和R&D投入強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且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這兩個分類標準中的國民經濟行業,均可以齊整的對應到分類的行業。

三、興業研究科技行業分類

考慮到當前尚未出台明確的科技行業分類,為了更好的掌握科技金融業務的發展情況,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為基礎、參考現有科技相關行業的行業分類標準、基於興業研究行業研究團隊研究經驗判斷以及可操作性,編制了「科技行業分類」。

3.1 定義與範圍

對於科技行業,從操作層面,我們將其定義為科技含量高、符合新質生產力導向、建議納入科技金融統計範疇的行業集合。 我們編制的科技行業分類中, 一級科技行業包括:TMT、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汽車、鋰電池、高端裝備、交通運輸、節能環保、創新消費、生物農業、科技服務等12個 。進一步將科技行業細分, 二級科技行業包括:積體電路、智慧終端、新型顯示、通訊、電子元器件、軟體、互聯網、傳媒、化學藥、生物藥、中藥、獸藥、醫療器械、醫藥研發、電力裝置、電網與儲能、光伏、風電、核電、生物質能、化工新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有色金屬新材料、鋼鐵新材料、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鋰電池、航空航天、機器人、機床、儀器儀表、軌域交通、通用裝置、專用裝置、工程機械、農業機械、金屬制品、現代物流、船舶、通用航空、節能、環保、智慧家居、日化、農化助劑、生物育種、研究試驗、技術服務、技術推廣等49個

3.2 編制原則

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為基礎。 興業研究科技行業分類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對其中符合科技金融產業特征的國民經濟行業小類進行再分類。

參考現有標準。 興業研究科技行業分類借鑒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23)】、【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分類(2017)】、【高技術產業(服務業)分類(2018)】、【智慧財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2019)】等四個科技相關的行業標準。

結合研究員判斷 。本分類根據興業研究行業研究員對行業的判斷,添加了符合科技行業範疇但未納入上述四套分類標準的國民經濟行業小類;刪除了屬於上述四套行業分類標準但科技行業的經濟活動占比較小的國民經濟行業小類。

確保可操作性。 興業研究科技行業分類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行業小類是完全的包含關系,便於批次化統計。

3.3 科技行業分類目錄

興業研究科技行業分類包含12個科技一級行業、49個科技二級行業,總共涵蓋1382個國民經濟行業小類中的425個。 下表是科技行業分類目錄(1.0版)。

3.4 添加和刪除說明

興業研究的科技行業分類是在國家現有科技相關的四個行業分類基礎上,進一步添加了22個國民經濟行業小類。 其中,有的行業添加是因為行業本身具備科技行業的特征,例如3650電車制造、5292互聯網零售、4120核放射線加工,有的行業添加是因為雖然行業是傳統行業,但是出現了新的科技趨勢,例如4413水力發電行業包含了抽水蓄能、3715鐵路機車車輛配件制造包含了高鐵核心部件,通用航空的四個國民經濟小類與低空經濟相關。

在國家現有科技相關的四個行業分類基礎上,興業研究科技行業分類刪除了25個國民經濟行業小類。 刪除的這行業屬於采礦、建材和食品這三個成熟產業領域,與「科技」相關的經濟活動在整個行業小類中占比較小。

四、總結

為了更好的反映科技金融的發展情況,興業研究編制了科技行業分類。 興業研究的科技行業分類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為基礎,借鑒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23)】、【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分類(2017)】、【高技術產業(服務業)分類(2018)】、【智慧財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2019)】,並結合了行業研究員的判斷。在現有科技相關的四個行業分類基礎上,興業研究的科技行業分類添加了22個國民經濟行業小類,刪除了25個國民經濟行業小類,最終從1382個國民經濟小類中篩選出了425個,並整理成12個科技一級行業、59個科技二級行業。

興業研究的科技行業分類可定期更新。 考慮到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動態的,新技術的出現和現有技術的演進使得行業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對科技行業分類也需要應該與時俱進。以北美行業分類系統(NAICS)為例,每五年進行一次審查,以確保其適應經濟和行業的變化。

科技行業分類的準確性除了受到企業是否準確填寫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影響,還受到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顆粒度的限制。 國民經濟行業小類可以是包含低端產品的新興行業,也有可以是包括最新技術的傳統行業,是否納入科技行業,主要依據行業內科技部份的占比和未來發展趨勢,從而將整個行業小類進行界定,因此不可避免出現棄真和取偽錯誤。客觀地講,「科技行業分類」只是操作層面實用主義的操作,是在約束條件下退而求其次的可行解。進一步提高科技行業分類的準確性,有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細化和配套機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