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今天開始閏中伏,老話「中伏閏一閏,立秋多一頓」!是啥意思?

2024-07-25三農

導語

夏至後跟夏天有關的「三伏天」中,如果出現了兩個中伏,那我們就將這兩個中伏稱之為「閏中伏」。

在閏中伏這一天,中國民間有一句老話「中伏閏一閏,立秋多一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立秋這一天可以多吃一頓飯。

閏中伏。

在中國有「三伏天」的說法,這個名字並不是取自周禮,而是沿用了西周時期的歷法,那時的「三伏天」則是以最熱的伏天最多的一個時間來命名的。

在春天,有「三九天」的說法,三伏天與三九天則是中國古代人對於天氣的觀測與記載。

東漢時期的【鏡花緣】這本書中曾經有一句「伏日三十日則伏盡矣」,可以看出古代人對於伏天的考量是以天為單位的。

然而在東漢時期,伏天的一個時間隨著積年的累計可能會引起一些問題,於是古代的天文學家們在東漢時期又提出了一種伏天的觀測指導方式。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於是根據春夏兩季各分出10天的時間,然後在分別在春夏兩季的時間中將春分和夏至這兩個節氣之後十天的每一天都寫上甲乙丙丁戊這五個名字。

於是在每個名字下方編上了一些數位,這些數位代表了一天中的24個時辰,而這10天的時間則被稱作「伏天」。

這10天的時間中,除了甲乙丙丁戊五個名字之外其余的都是天幹的前五個,也就是庚辛壬癸甲,於是我們就可以將其中的「十天有幾個庚日」來判斷現在正處於哪一個伏天。

庚日是天幹的第七個,其實也就是天幹的倒數第二個了,所以當扔進去的時候最多有兩個庚日。

晉代人葛洪在他的【神仙傳】中就記錄了他對於庚日的觀察,據他觀察到的結果來看,在東漢時期夏天的伏天中,一次只能找到一個庚日。

所以在東漢時期每一個伏天只有9天是伏天,後來到了唐代司馬紮對於天文上的研究就更加的深入,他發現庚日並不是稀有物,而是相對比較普通的現象。

並且庚日的出現是與節氣之間的關系有著一定的聯系,根據司馬紮的研究,對於伏天的定義就有了新的一種方式,並且這個方式也是我們現在常用的。

司馬紮在研究了半個多世紀之後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於是他將伏天分為了初伏、中伏、和末伏,他研究發現在伏天之中無論是春伏還是夏伏,第一個庚日之後的那個伏天往往是最熱的。

所以像我們這種現代人用來計算伏天的方法就是在陽歷6月下旬的時候等著這三十天之中出現庚日,然後結合這個庚日來判斷明年的伏天是不是在這個時間段內。

在夏至到了立秋之間,時間普遍都在35-40天左右,所以一般來講伏天一出現就距離下一個伏天只有不到10天的時間,但是在庚日出現在中伏期間,這意味著在閏中伏這個時間段,夏天的總時間比我們平時多了二十天。

在古代差不多每個人一天吃兩餐,那麽古代人的飯量就能看出來他們一頓飯的份量比我們一餐要多許多,所以在閏中伏這一天「立秋多一頓」其中的「多一頓」不是表示他們要吃兩餐,而是他們要在一頓飯裏多吃一些,這句話有「貼秋膘」的意思。

在古代,古人們一般是天不亮的時候起床,等到了天黑之後就要上床休息了,而且他們都很忙碌,再忙的時候一般也不會超過晚飯時間,所以古代的人們不需要非常非常有早餐來支起一天的精神。

在古代,一般人都是要吃飽了一整天的工作,因為古人們常說「飯吃七成飽,七成飽吃酒」,所以他們喝酒的時候就只是微醺,而不會非常非常醉。

所以古人們平常最多就是留條腰帶,因為古代的男裝下均是有腰帶的,所以留條腰帶就能避免一頓小飯過後腰帶松掉跟跌到地上的尷尬。

腰帶松的太厲害了,也就是吃得太撐了,吃得肚子太鼓了,然而這種是非常非常誇張的情況了,一般人腰帶松掉跟小肚子淘氣沒人會說什麽。

但是在那個時候就被看做是非常非常有錢的人才能享受的樂趣了,那個時候的有錢人在生活上可謂是多麽的快樂,不用擔心吃穿住的問題,也不用擔心因為吃太好身材走形。

「貼秋膘」。

古人們為了防止自己餓著,所以古代的人們一般都要喝熱粥,這樣粥一熱熱的,能填飽肚子,而且時間能長些。

粥能夠幫助古人在餓的情況下維持全身的體溫。

在中國古代,一天要吃兩餐飯,一餐吃一些菜,一些肉什麽的,另一餐一般吃一些粥菜,粥菜什麽的。

所以在古代,一般人們一天至少要吃一斤半的米飯,所以說如果想在立秋吃一斤的米飯的話,那飯量差不多得翻番,所以「立秋多一頓」才是指的多吃的。

現在人們可能養成習慣一天吃三餐,於是每一頓飯裏面的飯量一餐不如古代人一餐的一半,這樣一比的話,其實古人們多吃飯這件事並不是過度的。

在2021年的夏至後出現了庚日,這就意味著今年閏中伏,但是天氣具體會如何,有沒有另外的表述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立秋這天的天氣,立秋可能大部份地區都不會剛好那一天就開始刮風下雨,開始穿秋衣秋褲,但是夏天的炎熱勢必是會慢慢過去的。

像在江南地區的一些地方,有時候甚至會一直持續到伊始的幾天,根據中國古代的紀年經驗來看,一般中國廣大地區的氣溫在立秋這天之後就會平均下來,也就說會慢慢降溫,反正肯定不會再繼續熱了。

所以在夏至後出現庚日,是夏季的伏天,但是因為在伏天這個過程中,庚日出現在中伏,這就說明了接下來的氣溫不會比中伏的時候更高,相對上升的問題並不會再發生。

但是一般氣溫升高的時候也就是夏季了,而夏季又跟立秋的時節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就說明了今年的秋季來得較晚。

所以今年的閏中伏相比其他年的話也是出現了問題的,這就說明了今年的秋季來的晚,這在古代的人們看來,因為夏季遲遲不過往秋天走,所以就等著那天一下涼一下冷就特別的著急,然後就開始「貼秋膘」了。

其實這句「貼秋膘」的意思並不是說為了過夏天的時間遲遲不到的時候古人們就等不及開始養自己了,而是夏天待時間過去較長的時間了,就要步入秋,夏天的向秋天轉變的時間感受著就在這期間,於是就透過這個時間點來吃一頓飯,來幫助自己度過夏天。

回歸古代 合理膳食。

現代人吃三餐是把朝食午食晚上餐一天的能量平均分成三份,反而去更適應夏秋冬春四季身體的變化。

人類作為萬物之靈應當能充分利用這自然的變化來完善自己,將飲食搭配得更加適宜。

盡管今天我們沒有庚日這種方式來判斷憑借自己對於氣候的把握這個時候的飲食習慣是適宜還是不適宜,但是我們其實完全可以吸取古代人的飲食習慣。

盡管現代人已經開發出了更加豐富的食材,各種美食也花樣百出,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現代人的壽命比古代人要高出許多。

但在古代沒有什麽營養保健品,人們的身體對這些輔助食品的依賴其實是低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代人即便是壽命更加長,但其實在健康方面一定程度上卻不如古人。

所以我們可以從古代人的膳食習慣來反觀自己的膳食習慣,我們的身體是要靠身體的素質去面對未知的困難的,而維持人體素質的基本就是飲食習慣。

古代人為了迎接秋天的到來,而且在夏天的最後一天中多吃一頓,總除肚子裏多留一些吃的以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睡前再吃一頓也能讓人睡得更加飽,睡飽了精神自然就好。

但是睡覺之前吃飯,身體的消化系統就會一直保持活躍的狀態,於是就會耽誤人長血肉的時間,睡飽了精神也不一定好。

古代人的這其中的習慣大約是在南北朝這個時候興起的,南北朝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持續的時間很長,大約有五百年的時間。

這個時期的歷史中,戰亂年代頻頻發生,這就導致了人們為了能夠在戰亂的年代中多存活一點飯吃,從而產生了一種習慣,就是一天吃三餐,早飯吃一點,午餐吃一般,晚餐吃多。

這種餐飲習慣在中國歷史上被傳承了下來,直到現在依然有人在堅持這一套,但是這種吃法顯然已經不適合我們現在的社會發展了。

所以我們不妨嘗試回歸古代人吃飯的習慣上,又能夠避免現代人大吃大喝之後就要躺在床上靠著電子產品睡覺,讓我們既能有充足的時間睡覺,同時又能讓我們的身體多動多活。

結語

閏中伏並不是因為天氣變暖了,而是因為氣候在變暖的時候來得較晚,所以在這段時間裏總是會多吃一頓,以應對未知的困難。

這種從節氣中來的飲食習慣在現代社會中並沒有被我們拋棄,而是我們回過頭去觀察古代人,他們的飲食習慣是如何的,我們應該吸取他們的哪些習慣,來豐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