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回老家才明白:水泥路再寬,路燈再亮,也掩蓋不了農村殘敗的事實

2024-06-27三農

在城市的喧囂與繁華中奔波久了,回到老家住上一段時間,本以為會感受到那份熟悉的親切與溫暖,然而,現實卻讓我深刻地領悟到:水泥路再寬,路燈再亮,也掩蓋不了農村如今蕭條與殘敗的事實。

曾經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鄉村,如今已面目全非。年輕人幾乎全部出門打工,為了生活奔赴遠方的城市,只留下老人和兒童在這片土地上守望。村裏面冷冷清清,少了年輕人的歡聲笑語和朝氣蓬勃的身影,往昔熱鬧的場景只能在記憶中找尋。

漫步在鄉間小道上,入眼的是大面積撂荒的土地。曾經,這片土地上長滿了金黃的麥浪,承載著豐收的希望。如今,雜草叢生,無人耕種,仿佛在默默地訴說著被遺忘的悲哀。那一片片荒蕪的田地,像是農村失去活力的傷口,刺痛著每一個關心鄉村命運的人的心。

沒有了年輕人的農村,仿佛失去了靈魂。學校裏的學生越來越少,曾經書聲瑯瑯的教室如今顯得格外空曠。村裏的集市也不再像過去那樣熙熙攘攘,攤位稀稀落落,商品種類單一。曾經農忙時節大家互相幫忙、鄰裏之間親密無間的場景,如今也變得難得一見。

傍晚分時,本該是炊煙裊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享晚餐的溫馨時刻,但如今,許多房屋大門緊閉,燈火稀疏。老人們帶著孩子,守著寂靜的院落,眼中滿是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對鄉村未來的迷茫。

農村的蕭條,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冷清,更是一種文化和傳統的衰落。那些代代相傳的農耕技藝、民俗風情,在現代社會的沖擊下逐漸失去了傳承。鄉村的凝聚力和歸屬感也在逐漸淡化,人們對家鄉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也大不如前。

然而,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農村現狀的哀嘆中。農村的蕭條並非無解,也並非註定。我們需要思考如何讓農村重新煥發生機,吸引年輕人回歸。這需要政府加大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出台更有利的政策,鼓勵農業創新和農村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創業條件。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關註農村,投資農村,為農村的發展註入新的活力。

我們每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人,也都應當肩負起一份責任。關心家鄉的發展,為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改變,也能匯聚成推動農村復興的強大動力。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村能夠擺脫蕭條與殘敗的困境,重新找回那份失落的煙火氣,成為人們安居樂業、充滿希望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