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媒體記者「組團」走訪茂名,探尋高品質發展密碼

2024-09-28三農

「化橘紅正式納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吊水’羅非魚還可以制作成魚生。」9月25日-26日,探尋發展新路徑——「百千萬工程」深調研融媒行走進茂名,20余家中央、省、市媒體探訪茂名城市地標和重點企業,開展為期2天的調研采訪活動,探尋茂名高品質發展密碼。

媒體采訪團一行

化橘紅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億元

25日,媒體記者首先來到茂名化州,在廣墾(茂名)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南側,以化橘紅博覽館為主體建築的化橘紅產業博覽中心拔起於綠野間,氣勢恢宏。

博覽中心是集研發、加工、銷售、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綜合性化橘紅產業核心區,重點建設的化橘紅博覽館、化橘紅烘幹倉儲中心以及化橘紅入口廣場等周邊配套基礎設施已基本完成,文化創意街已建成主體。

化橘紅博覽中心

在廣東美華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化橘紅加工車間,媒體記者在直觀感受小小一顆化橘紅的加工轉化過程,「化橘紅‘藥食同源’得到認定,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其產業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活力。」參觀的媒體團發出陣陣感嘆。

化橘紅是化州獨有的中藥材和地方資源,明清時期被列為宮廷貢品,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被廣東省列為立法保護的嶺南八大道地藥材之首,是「中國四大南藥」和「十大廣藥」之一。目前化州已成功申報化橘紅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市化橘紅種植面積超13萬畝,年產鮮果6萬多噸,幹果1.2萬多噸,從事化橘紅產業人員超35萬人,種植、加工、銷售企業達1542家,全產業鏈年產值超過102億元。此外,先後釋出了【地理標誌產品 化橘紅品質等級】等10項地方標準,構建廣東省化橘紅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4個省級科技研發中心,建立1個化橘紅產業「博士後工作站」,取得國家專利技術30多項、歐洲發明專利4項、國家保護處方3項。

化橘紅

2023年,化橘紅全產業鏈總產值高達102億元,不僅彰顯了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更直接惠及了35萬農戶,成為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推手。種植面積已拓展至13萬畝之廣,其中更包含1萬畝符合GAP標準的現代化種植基地,以及10個規模超千畝的高標準生產示範區域。種植、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經營主體數量也已突破千家,共同構築了化橘紅產業的繁榮生態。

25日傍晚,人們駐足化州鑒江欣賞美麗的夜景,湖畔燈火閃耀,兩岸瓊樓、橋梁的彩燈倒影在平靜的河水中。媒體記者們搭乘畫舫,沿著綿延流淌的鑒江,從充滿煙火氣息的騎樓步行街,到江塔輝映賞「千秋月色」的文光塔,打卡夜色中的橘城地標,盡情領略橘城的浪漫風情。一城千面,一場鑒江夜遊,也是一次文化空間新業態的探索。

茂名羅非魚遊出「百億產業」

26日上午,采訪團走進高州市石鼓鎮麗山村羅非魚養殖基地,起網、捕魚、裝貨,一尾尾羅非魚翻騰跳躍,魚躍人歡的豐收景象展現在眼前。

工人捕魚裝貨

「這個魚塘有70畝,今天預計打撈10萬尾羅非魚。我們現在主要發展活鮮運輸業務,將新鮮的羅非魚輸送到國內市場,銷至四川、雲南、東北地區等全國10多個省份。如今羅非魚行情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羅非魚價格比去年上漲1—2元/斤。」負責人潘文偉、潘文豹告訴記者。

提到羅非魚,市場上「吊水」羅非魚是最緊俏的品質貨。在「吊水」羅非魚養殖場裏,從養殖場捕撈回的羅非魚,轉到流動的地下水井水進行吊水暫養,其間不再餵養飼料。這種方式能促使羅非魚排除體內的泥腥味,起到去腥減脂增加口感的作用。

茂名是世界最大的羅非魚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羅非魚養殖優勢區域和出口加工基地,是「中國羅非魚之都」和「世界羅非魚產業優勢核心區」。據了解,2023年,茂名市羅非魚養殖面積超26萬畝,年產量26.22萬噸,約占全省羅非魚養殖總產量1/3,全國羅非魚養殖總產量1/7;羅非魚出口量8.1萬噸,貨值14.62億元,出口羅非魚總量穩居全國前列,全產鏈產值約97億元。

茂名羅非魚

目前,茂名已建成省、市級羅非魚標準化示範區8個、省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範區(羅非魚生產主體)44個、規模化養殖場200多個,共有國家級良種場1家、省級羅非魚良種場2家,規模羅非魚種苗場20多家,建成羅非魚種質資源庫,保存優質種質50多個家系,年產優質羅非魚苗約19.86億尾;共有加工出口企業16家,有13家羅非魚出口企業獲得國外註冊,年加工出口能力近48萬噸,產品主銷到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市羅非魚養殖戶超過16000戶,羅非魚及關聯產業創造了逾10萬個就業崗位,帶動農戶年收入增收3萬多元。羅非魚產業已成為茂名市出口創匯、就業增收的支柱產業。

茂名生豬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一走進這裏就能聞到濃濃的米香味。」26日,采訪團走進位於茂名高州市石鼓鎮九罡工業園的順達現代農業產業園,這裏坐落著高州市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廣東省生豬跨縣集群產業園高州市順達年加工10萬噸豬肉制品計畫。

在產業園裏,絲苗米自動化加工中心讓人眼前一亮。該加工基地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是目前粵西地區裝置最先進、加工能力最強的大米加工基地。稻谷烘幹、去石、碾米、拋光、色選等10多道工序已實作了全程自動化、全程無人接觸,整個加工過程需時不到1小時,稻谷日烘幹量達240噸,有機絲苗米日產量達200噸,每年加工量可達6萬噸。

絲苗米自動化加工中心

順達農業公司總經理陳祥挺告訴記者,自2022年以來,順達農業承擔了茂名市生豬跨縣集群產業園和高州市絲苗米產業園核心計畫,產業園先後在石鼓、鎮江、沙田、寶光4個鎮街集約流轉了1萬畝富硒土質農田種植絲苗米,帶動周邊農戶和種植專業合作社約10萬畝水稻種植。目前,產業園絲苗米播種面積超10萬畝,產業園主導產業綜合產值超過13億元。

如今,高州市順達豬場有限公司已成為集水稻種植加工、生豬養殖、肉品加工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企業集團。在總投資4億元的計畫廠房中,一條條整潔的自動化生產線掛著生豬並進入分割流程,該計畫設計產能年屠宰生豬100萬頭、年加工肉制品10萬噸,大大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和附加值。透過建設屠宰和加工計畫,進一步打通了生豬的產業鏈,大力推進生豬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屠宰後出品的冷鮮肉將透過冷鏈送到大灣區銷售。

近年來,茂名以「穩定供給、提質增效、保障安全、環境友好」為目標,以廣東省生豬跨縣集群產業園為抓手,打造了以國道207為縱軸線的生豬優勢產業帶。引進和培育了一批能力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養殖企業,構建了以大型養殖場為引領、以適度規模養殖為主體、以種養結合型家庭牧場為補充的生豬模化生產體系,提升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胡生產效率、最佳化生豬養殖。推進小型生豬屠宰廠(場)點撤停並轉,積極扶持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實作養豬、屠宰、加工一體化融合發展,拓展產業鏈向肉類加工產業延伸,建設了年加工10萬噸的肉類加工廠。持續推進畜禽養殖糞汙資源化利用,深入實施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計畫,大力推進種養迴圈發展,形成種養結合、農牧迴圈的永續發展新格局。

文、圖 | 詹翔閔 全良波 張宇庭 劉付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