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您信不信?如果60、70後這批人不在了,農村有可能就沒人種地了!

2024-10-13三農

前言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咱們中國城鎮化的速度嗖嗖地快,但是農村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就越來越明顯了

尤其是在農業這塊兒,簡直成了個大難題。你們知道嗎, 現在農村裏挑大梁幹農活的,主要還是60後、70後這批人 。他們可是見證了農村從熱鬧到變遷的全過程,對莊稼的脾性、啥時候該種啥、咋種,那是一清二楚。對他們來說,種地不只是吃飯的營生,更是跟那片土地連著心的感情。 每天起早貪黑,那不僅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刻在骨子裏的責任和對土地的愛。

時間的流逝,年輕人的夢

可時間它不留情啊,這些曾經能扛起一片天的叔叔阿姨們,慢慢也步入了老年。 體力跟不上了,盡管心裏對土地有千般不舍,但身體卻漸漸使不上勁兒了。更糟糕的是, 農村裏的年輕人,80後、90後,甚至00後的小朋友們,好多都成了「城市追夢人 」, 一個個往大城市跑,追求更好的生活和發展。

跟他們的父輩不一樣,這些年輕人對農業的依賴小多了,城市的燈火輝煌和高薪工作太有誘惑力了,相比之下,農業的辛苦、收入不高還有社會對這行的看法,都讓他們不太願意回到農村來種地。

有的村子,簡直就是這種情況的活生生例子。村裏頭,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成了種地的主力軍,憑著一股子老經驗和不服輸的勁兒,硬撐著把地裏的活給幹下來。

每當聊起年輕一輩,老人們的臉上總是掛著愁容,心裏那個愁啊,都寫在臉上了:「 孩子們都不願意回來種地了,全跑城裏去了,哪還想著這片地哦 。」這可不是個例,咱們國家的好多農村都面臨著這樣的困境。年輕人走了,地沒人種,農村的農業生產正經歷著勞動力短缺的大危機呢。

在當今社會,農村地區不僅面臨著勞動力減少的困境,更深刻的變化在於它與年輕一代的紐帶正悄然松解。不少農村家庭做出了一個共同的決定——將孩子的成長之路引向城市 ,寄予厚望於他們能在那裏接受更優質的教育,從而鋪就一條通往更好生活的道路。

這些孩子,自小便融入了城市的脈動,對鄉村的記憶漸行漸模糊, 農業的汗水與土地的芬芳,在他們心中幾乎成了遙遠的傳說,更別說傳承祖輩們精湛的耕作智慧了。

與此同時,農業工作的艱辛與相對微薄的收入,像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橫亙在年輕人與鄉村之間。

對他們而言,回歸農村不僅意味著告別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更是一場與辛勞和低報酬的較量,這與他們對更高品質生活的向往格格不入。於是,「 鄉村空心化,城市擁擠化 」的現象在中國廣袤的農村大地上蔓延開來,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景象。

即便是短暫的返鄉探親,多數年輕人也只是匆匆過客,難以割舍城市的繁華與便利,更無意接手那片需要汗水與耐心澆灌的土地。昔日熱鬧非凡的田野,如今只余下老一輩農民,尤其是那些60後、70後的身影,在夕陽下默默耕作,他們深知,隨著自己年華老去,鄉村的未來或將面臨「耕耘無人」的沈重考驗。

隨著歲月流轉,這一代人逐漸步入暮年,農村勞動力的重構已成定局,其影響深遠且不可逆轉。盡管農業機械化的浪潮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手短缺的問題,但它並非萬能鑰匙。在那些地形崎嶇、機械難以施展拳腳的地方,人力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而推進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背後隱藏著巨大的挑戰: 資金短缺、技術培訓不足、政策支持的精準對接等,都是擺在農村經濟面前的現實難題 。對許多尚處於發展初級階段的農村地區而言,這條農業現代化之路依舊漫長且充滿挑戰。

近年來,農村面臨的農民老齡化、農業勞動力短缺,以及由此引發的糧食安全問題,悄然成為了社會熱議的焦點。大家普遍認識到,要想給農村勞動力市場註入新活力,光靠農業技術的革新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扭轉年輕一代對農業的傳統認知。

想象一下,農業已不再局限於汗水與泥土的交融,而是融入了大數據、人工智慧這些高大上的科技元素,變成了「智慧農業」的代名詞。在不少地方,這樣的變革正悄然發生,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還為年輕人開辟了全新的創業藍海,成為吸引他們回歸鄉土的磁石。

政府的扶持與科技的發展

但話說回來,想讓年輕人真心擁抱農業,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即便現代科技讓種地變得既高效又賺錢,背後也少不了政策的強力支撐、資金的持續投入,以及系統化的技術培訓。再者,農村的生活環境和基礎設施也得跟上城市的步伐,只有當農村生活也能享受到城市般的便利與舒適,年輕人才會有更多理由選擇留在或回歸這片養育他們的土地。

有的人或許覺得,農業機械化的大潮一來,勞動力短缺就不再是個大問題。但專家們卻有不同看法,他們指出, 農業的發展是機械化與傳統智慧的雙重奏。那些世代相傳的耕作經驗和技術,是機器無法完全替代的寶貴財富。一旦勞動力斷層得不到妥善解決,我們可能會看到大片良田被遺忘,農業生產陷入萎縮的困境。

再往前看,隨著60後、70後這批農業主力軍逐漸老去,中國農村正站在一個發展的十字路口。盡管農業機械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勞動力緊張,但如何讓年輕一代重拾對農業的熱愛,提升農業的社會認可度和吸重力,才是決定農村未來命運的關鍵。

如果這個問題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我們或許真的會面臨「田園荒蕪,無人耕種」的淒涼景象,這不僅關乎農業生產的永續性,更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因此,當老一輩的農民們力不從心時,我們不禁要問:未來的農村,還會有誰願意拿起鋤頭,繼續耕耘這片希望的田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