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高等教育如何更好發揮龍頭作用

2024-09-27教育

◎摘 要 新一輪教育強國指數測算結果表明,中國高等教育相關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提升,高等教育龍頭作用得到實質性發揮。但仍存在高等教育普及水平與普及品質有待提升、服務高品質發展能力不強、對新技術的適應力不足、國際影響力和吸重力還需提高等問題。高等教育應進一步最佳化結構實作高水平普及,把加快「雙一流」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面向國家需求加強人才培養,實作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推動高等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

◎關鍵詞 高等教育;教育強國;「雙一流」建設;人才培養

教育強國指數測算是對中國教育發展水平胡強國建設進展的綜合評價。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釋出的新一輪教育強國指數測算結果顯示,與2022年度相比,中國在全球的位次由23位上升至21位,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距離教育強國目標又邁進了一步。分指標來看,中國的優勢指標繼續領先,短板指標得到提升,創新指標有所突破;分領域來看,基礎教育基點作用不斷夯實,高等教育龍頭作用得到實質性發揮,高等教育相關指標多點開花。對於高等教育而言,新一輪教育強國指數測算結果為我們把握高等教育取得的最新進展與成就,明確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而找準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著力點提供了重要參照。

高等教育取得的進展和成就

1.中國高等教育普及水平持續提升,高水平人才規模不斷擴大

2023年,中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4763萬,毛入學率穩步提升至60.2%,在保持全球最大規模的同時,逐步縮小了與排名前15位國家(以下簡稱「世界教育強國」)之間的普及水平差距。伴隨日益加劇的國際競爭,各國愈加重視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國內主要為理工科)人才培養,而每年培養相當比例和規模的STEM人才也是中國高等教育一項持續性發展優勢。中國高等教育畢業生中STEM學科占比連年保持在40%以上,且近年呈現小幅增長趨勢,遠高於世界教育強國26.4%的平均水平,這為中國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有助於推動中國在國際科技競爭中獲得主動權。

2.「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辦學實力穩步增強

隨著「雙一流」建設體系的基本形成和各項工作的深入推進,中國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成效明顯,進入全球前列高校的數量和排名實作全方位提升。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方面,全球具有影響力的高校排名中,中國入選Top200的高校數逐年增加,2023年各排名平均入選高校數相較2022年增加2所,排名提升1位,居世界第5位。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方面,2023年5月的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顯示,中國內地有35個學科進入全球前萬分之一,僅次於美國和法國。從上榜機構來看,中國內地有15個機構擁有進入全球前萬分之一的學科,其中12個機構為高校。中國在化學、電腦科學、工程學等7類學科中具有較大優勢。與美國的波動變化相比,近三年來,中國在進入全球前萬分之一和前千分之一的學科數上均呈現擴大趨勢。

3.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升,高校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作用充分發揮

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結合點,正在不斷匯聚頂尖科學家、學術骨幹和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培育相互交融的學科和一流科創平台,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高品質發展貢獻強大支撐力。數據顯示,中國科學家占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比例逐年上升,自2012年以來增加了超過10個百分點,現已穩居世界第二位,而排名第一的美國自2012年以來則降低了超10個百分點,兩者對比,反映出中國科創能力的不斷提升和科研全球化導致的最高層次科學與學術貢獻格局的重新調整。近年來,更多的華裔科學家正在回到中國,有數據顯示,僅2021年就有超過1400名華裔科學家從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著名大學回歸中國,比2020年增加了22%。同時,創新資源的加速匯聚也夯實了高校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軍的地位,在指標上體現為中國高校基礎研究經費占國家基礎研究總經費的比例不斷上升和高校科技活動中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的逐年增長。

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和短板

1.中國高等教育處於普及化階段初期,普及水平胡品質還有待提高

中國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階段,但尚處於普及化階段初期,表現為總量初具規模,結構尚待最佳化。2023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0.2%,與中高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62.8%(2022年數值)基本相當,與世界教育強國平均水平86.9%差距縮小但仍有一定距離。從階層來看,2023年,中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超過15個世界教育強國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總和,但中國研究生規模(388.3萬)不到15個世界教育強國研究生總規模(864.1萬)的一半。從研究生占專本研比例來看,2012—2021年期間,中國的該項數值一直維持在8.7%左右,在連續多年研究生擴招之後,2022年首次突破9%,2023年繼續提升至9.3%,但與德國(39.0%)、美國(17.3%)等國家相比,中國研究生占比仍然偏低。從布局結構來看,中國高等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的問題長期存在,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科技人才的不平衡集聚。

2.高等教育服務高品質發展的能力還需提升

與進入世界一流高校行列(全球前500名)的整體數量相比,中國處於一流前列(全球前100名)的頂尖大學仍然偏少。同時,中國一流高校的高被引科學家人次也有較大提升空間。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人次數據顯示,進入全球前五十名的機構中,中國內地高校僅有6所,遠少於美國的19所。

得益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中國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但中國每百萬人口中研發人員數僅為1687人,而世界教育強國平均數值超過6000人,可見中國人口中研發人員的相對比例與世界教育強國還存在明顯差距。從研發人員執行部門分布來看,中國研發人員(全時當量)在高等教育部門的占比為16.4%,而日本、德國、法國等均在20%以上,英國更是接近40%,說明高校研發人員在整體研發人員隊伍中的占比有待提高。

近年來,中國先後實施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即「強基計劃」)等一系列人才培養計畫,力求解決基礎研究人才數量不足等問題。但由於覆蓋範圍較小、開展時間較短等原因,人才培養計畫的長期效應還未充分顯現,基礎學科、國家戰略急需和「卡脖子」技術領域相關的學科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模仍待擴大。對比同樣強調科技人才儲備的印度,其高等教育中理工科在校生總數已高於中國,理科在校人數占比及總量也已高於中國。

此外,中國高校科技成果存在「多而不精」,高品質成果產出能力不強的問題,表現為高校專利轉化率和轉化價值均偏低。國家智慧財產權局2022年專利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發明專利實施率為48.0%,而高校發明專利實施率僅為16.9%,低於企業和科研單位。2021年,高校以轉讓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合約金額為49.3億元,高於科研院所,但平均合約金額僅為37.2萬元,遠低於科研院所的191.4萬元。

3.高等教育對技術發展的適應力有待提升

全球數位教育發展指數顯示,中國已進入透過數據驅動大規模因材施教的新階段,高等教育的數位學習環境基本形成,教學及管理形式持續創新,但仍存在數位化轉型深度不夠、對人才的數位技能培養不足等問題。一些高校對數位化的理解和響應還停留在簡單的技術套用上,在理念和模式上仍較大程度延續了線下學習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尚未暢通不同學習體系之間的對接機制和成果認證與轉化機制,無法形成顛覆性的創新,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虛擬大學」的認可與參與。與歐美一些國家相比,中國在數位大學的研究與推進上也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從培養層次來看,全球已有50個完全基於慕課平台的線上碩士學位計畫,美國參加完全線上的學位課程的研究生比例已從2008年的6.1%上升至2016年的27.3%。而中國尚未有研究生層面的全過程線上學位課程。在數位人才發展狀況方面,數位技能在中國各城市代表性技能中的占比持續增加,但與美國舊金山灣區、印度班加羅爾等地區相比,中國各城市顛覆性數位技能領域的人才優勢並不突出。傳統標準化的培養模式、相對滯後的課程教學內容、有待提升的教師數位素養等都阻礙了學生對於創新思維和數位技能的掌握。

4.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吸重力仍需擴大

國際留學生對於確保尖端領域影響力,強化大學全球競爭力,啟用地區經濟具有重要意義。受疫情等因素影響,2020年以來來華留學生人數呈現下降趨勢,2021年來華留學生人數占全球留學生總數的比例相比也略有下降,由3.53%下降至3.47%,單指標排名下降2位(該指標采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所全球留學生數據測算,國際數據有2年左右滯後性)。反觀世界教育強國,均在留學教育中有所發力,如美國嘗試適度放寬留學政策,2023年國際留學生人數重返百萬,已接近三年前水平;在數量上,2022—2023學年其國際學生人數增長了12%,實作40多年來的最大單年增幅,研究生計畫連續第二年成為最具吸重力的國際學生計畫。從來華留學生的結構來看,仍以開發中國家、本專科層次學生為主,來自已開發國家、接受高品質高層次教育的學生規模和占比均較小。

更好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的著力點

1.最佳化高等教育結構,實作高品質普及

當前,中國人口總量有所下降,但人口規模依然巨大,人口素質不斷提高,人才紅利優勢逐步釋放,人力資源總量仍保持了穩步增長,高等教育在其中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應繼續擴大高等教育機會供給、拓寬高等教育參與途徑、最佳化高等教育招生政策、靈活高等教育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以「教育紅利」接替「人口紅利」。同時,穩步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研究生占比,加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方面的人才儲備,提高中國高層次人才自主培養能力。

最佳化高等教育普職結構,將「普職比」的作用範圍上移到高等教育領域,以確保高等職業教育各層次規模,根據不同生源特點,采取更加靈活的現代職業教育學制及模組化課程體系,滿足多樣化群體的隨時入學需求。

最佳化高等教育資源的區域布局結構,圍繞增強國家競爭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統籌區域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和協調發展,支持中西部地區,特別是人口大省擴大高等教育資源規模,最佳化型別結構和區域結構。

2.以「雙一流」建設為引領,提升各類高校辦學能力

把加快「雙一流」建設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透過設定明確的發展目標和完善的評估標準,引導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找準自身定位,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加大對「雙一流」建設的政策支持和多元投入力度,提高資源配置的科學性和高效性。推動高校以一流學科建設為抓手,著力提升科研創新能力、人才培養水平及教育教學品質,積極引進和培育高水平師資隊伍,打造一流科研平台。推動跨學科交叉融合,形成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根據國家戰略發展需要,適度擴大「雙一流」建設覆蓋範圍。充分發揮「雙一流」高校在本科、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壯大高等教育根基,提升人才培養高度。

同時,要充分認識高等教育的多樣性,在「雙一流」建設示範引領下,推動高校分類發展、特色發展。根據研究型、套用型、職業型等不同功能定位,支持各類高校在基礎研究、產教融合、技能培養等不同辦學賽道同樣創造精彩。鼓勵地方高校立足自身優勢和區域需要,設定特色學科和專業。透過區域協同、校際合作、資源共享等方式,促進不同型別高校之間的協作科研、聯合培養、學分互認等,共同提升辦學水平胡綜合實力。建立健全政策保障和激勵機制,鼓勵高校在辦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敢於突破。

3.加強人才培養,更好地服務高品質發展

提升人才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適配性,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註重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大對學生創新思維、數位素養的培育,使學生能夠具備在數位時代的生存與工作的能力。進一步突出理工科教育優勢,重視理工科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除了在招生計劃中對基礎學科加大傾斜力度,在人才培養、考核評價、條件保障等方面均應給予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有針對性地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聚焦理工學科短板加大科研經費支持。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探索推進職業教育和技工教育融通發展。根據職業教育學生特點和發展需要,設定多樣化課程,幫助學生既獲得職業技能,也擁有思維技能和數位素養。以中國特色學徒制為主要培養模式,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縱深發展。廣泛開展勞動者崗前、在崗和轉崗技能培訓,促使更多技能勞動者向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轉化。

4.提高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水平

高校應充分利用自身在人才資源、學科門類、科研力量、對外交流等方面的優勢,積極參與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創新中心、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平台等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設,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全面集聚戰略人才、領軍人才、創新團隊,著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團隊,大力推動跨學科交叉融合創新,更好發揮高校基礎研究主力軍作用和科技創新生力軍作用,夯實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根基。加大對高校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建立長期、穩定的保障機制,最佳化高校科研經費使用。

聚焦產業科技創新需要,建立完善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創新體系,推動高校參與打造產學研用聯合體,共同推動科研成果的快速套用和轉化。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積極最佳化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環境,激發科研人員套用型研究熱情,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良性迴圈。

加強高校與科研機構、地方之間的戰略協同、聯合攻關。透過共同建設國家級和區域級科創中心,實作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難題,助力國家戰略發展、地方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5.推動高等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來華留學品質

將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作為推動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應對全球復雜環境變化和增進世界文明互鑒與交流的重要手段。繼續堅持以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為支點,密切國內外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人文交流、教育治理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國高等教育實作更大範圍、更多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更加主動的對外開放新局面。

堅持「規模與品質並重」的協同策略,將「以提質增效引領規模擴張」的品質觀貫穿始終。推動入學考核制度改革,提升來華留學生源品質。推進獎學金制度改革,調動地方和高校做優做強來華留學積極性。擴大國際教育創新區試點,推動國內高水平大學與國外頂尖高校在國家急需、薄弱和空白學科領域及戰略新興產業等領域開展合作辦學,使更多優秀學生不出國門即可享受海外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更多國內高水平大學開展境外辦學,助力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文化,促進文明互鑒、民心相通。充分運用數位化手段創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方式,以「慕課出海」行動為依托,促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在全球廣泛共享,從而擴大中國理念、中國方案、中國標準的國際影響力。

【作者:馬筱瓊,單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統計分析研究所】

(原載2024年第13/14期【中國高等教育】)

作者:馬筱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