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真是太難了!自從今年5月份,女兒被查出抑郁休學以來,我的日子就過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在這半年裏,她每天處在情緒崩潰的邊緣, 動不動就哭,發脾氣,天天嘟囔著我們不懂她。
只要不順心,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一關就是十幾天, 不刷牙、不洗臉、不洗澡、不換衣服,一件睡衣能穿半個月。
我也不敢說她,因為只要我有一句話說不對,或者一個表情不對, 她就呼天喊地,砸東西摔板凳,甚至以絕食相逼。
我每天活得都猶如一只驚弓之鳥,小心翼翼地生怕說錯一句話,就會引起女兒的情緒波動。
不知道有多少個夜晚,我都是哭著睡著的。我不明白,我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把她拉扯大,到頭來,她不但不感恩我的付出,還這麽記恨我。
也實在想不明白,女兒到底到底怎麽了,好好的為什麽會變成這樣?
玻璃心的女兒抑郁了
我和丈夫是從農村出來的,剛結婚那幾年比較窮,在城裏沒房子,也沒家,為了讓女兒少跟著我們吃點苦,在她六個月的時候,就把她送回了老家。
直到女兒上小學時,我們才在城裏買了房子,安了家,把她接回了我們身邊。
所以一直以來,我對女兒就有很深的愧疚感,為了彌補女兒,從小到大,我們都對她愛如珍寶,百般呵護。
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太嬌慣的緣故,女兒從小就敏感、嬌氣。
小的時候,雖然愛哭、愛發脾氣,但在我們眼裏,還是很可愛的。
可上了初中,就不是這樣了。進入初中,她得認真學習了。
可玻璃心的她,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想逃避:
一有不會做的題,做不出來就著急、發脾氣,甚至崩潰大哭。
上體育課,跑800公尺都堅持不下來,圍著操場跑半圈就喊累,不願意繼續。
輸不起,期中考試沒考好,拿著卷子唧唧歪歪,甩臉子。
聽不得批評,她上課交頭接耳,老師批評了幾句,也不是什麽重話,她就鬧脾氣。
一開始,我還能耐著性子好言安慰,但時間久了,我也被磨的耐心全無。
看著她那經不住事的樣子,怒火就蹭蹭往上竄:
「你現在都多大了,怎麽還那麽嬌氣,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看來以前還是對你太好了,以後別想著我會像以前那樣慣著你,再這麽矯情,看我怎麽收拾你!」
從這之後,女兒好了很多,不再扭扭捏捏,學習也特別認真,還破天荒的在初一下學期的期中考試中考了全班第五。
我很高興,覺得是自己的教育方式起了作用。為了讓女兒的成績和膽氣再上一層樓,我給她報了大量的課外輔導班:英語、奧數、跆拳道、拳擊......
本以為女兒會順著我給她安排的路繼續走下去,可還沒過多久呢,她就出事了。
一天,我還在上班,她班主任突然給我打電話,說女兒在上英語課時,用小刀割手,讓我趕緊去學校一趟。
我連忙請了假,開上車就往她們學校趕。到校後,她班主任跟我說:
「你女兒近期很不正常,每天都感覺很累、沒精神,上課經常心不在焉,註意力不集中,下課也不出去活動活動,就呆呆地坐著,也不愛說話。
現在孩子壓力大,前一段時間,隔壁班查出來好幾個得抑郁癥的,你有空帶孩子去醫院看看吧,防患於未然吧。」
聽了老師的話,我趕緊帶著女兒去了醫院,結果不出所料, 輕度抑郁焦慮 !
孩子媽媽反映孩子的情況
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逼女兒去上補習班,哪曾想,她恃寵而驕,連學也不願意上了。
變得特別懶,牙不刷、衣服不換,一天只吃一頓飯。
整天在家玩手機、打遊戲,晚上不睡,白天不起,我一說她,她情緒就激動,又哭又喊。
有一次說急眼了,她趁我不註意,直接離家出走了。好在透過鄰居的幫助,在小區外面找到了她。
晚上,我和老公驚魂未定,愁得不行。
這都十多歲了,家長稍微說幾句,都能得抑郁,以後進入職場被領導天天罵,那還的了!
原來,錯的一直是我
愁了幾天,我痛定思痛,決定弄清女兒為什麽會這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教育她。
我找了線上心理咨詢師,透過她的指導,我學習了一個叫 「敏督利-蘭花」 的心理學理論,才明白了女兒抑郁休學的背後原因。
原來,根據不同的人格特質,孩子可以分成兩種型別——
一種是敏督利孩子
這種孩子就像敏督利一樣,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
不管遇到什麽逆境、挫折,他們都能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遇到問題,不屈不撓、越挫越勇,抗壓能力和心理韌勁極強。
另一種是蘭花孩子
這類孩子就像蘭花一樣,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
高需求,高敏感,遇到逆境和威脅,很容易萎靡不振。
在壓力環境下,很容易倒下。
孩子媽媽意識到了以前錯誤的教育方式
其實, 女兒不是玻璃心,而是我忽略了她的人格特質。
我一直認為,孩子太嬌弱不好,所以有意識修正女兒。
她愛哭,我會給她講道理,甚至在她哭的時候給她一頓。
她性子弱,我就強求給她報名各種競技活動,要求她參加。
她不愛社交,我經常不顧她的感受,把她往人群裏推。
女兒明明是朵蘭花,我卻用蠻力試圖把她改造成一顆敏督利。
記得在確診抑郁前,她多次對我說,在學校跟同學相處不好。
我當時只以為她太過於敏感膽小,不愛社交,就沒管太多。
卻不知,那些不被認可的情緒,積壓在女兒心裏,最終轉化成抑郁。
我自以為給了她全部的愛,實際上從來沒愛對地方。
養孩子,要提供合適的土壤
我的心理老師對我說:
養孩子就像養植物,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種子,都有不同的生長習性。
給孩子合適的土壤,才能健康成長。
對蘭花型孩子來說,更需要父母的精心呵護,關註他們的情緒。
了解女兒的性格特質後,我開始調整教育方式。
1. 懂比愛更重要,接納孩子,給她提供支持性環境
了解,是接納孩子的第一步。
透過學習,我知道女兒不是脆弱,而是天生情感細膩。
而性格沒有優缺點,而是孩子本身的特點。
我不再逼迫女兒做她不想做的事情,而是給她時間和空間,接納她的真實面貌。
允許她哭、允許她鬧,允許她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
接受她退縮,接受她的不完美,包容她的敏感。
慢慢地,女兒的情緒控制能力好了很多,每次想發脾氣時都會跟我說一聲:
「媽媽,我心情不太好,想要發火。」
而我則會溫柔地抱抱她,告訴她:
「媽媽理解你,你可以發脾氣,但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哦。」
心理咨詢師教媽媽和孩子正確相處
同時,我每天也會定期教女兒一些正確發泄情緒的「小妙招」,給予她足夠的愛與支持。
捶打枕頭;
讓孩子把生氣的事寫在紙上,然後撕掉;
去一個空曠的地方大聲喊出自己的心聲;
出門運動,跑一跑、跳一跳,揮灑汗水;
……
在我的引導下,沒過半個月,女兒越來越自信開朗。
而且,她還主動邀請了一個朋友來家裏吃飯,吃過飯還和小姐妹一起外出給貓買了貓糧。
看著女兒越來越好,我真的很慶幸,我意識到了自己教育上的問題,沒有一直錯下去。
孩子的情況在一天天的變好
2.教女兒厚臉皮,幫她找到面對困難的勇氣,找回對學習的信心
曾經,我在一本書中看過這樣一段話:
生活的不如意、學習的壓力,是每個孩子會遇到的困境、難題。
比起給孩子投資錢財,讓她掌握一門好技能,考上一所好學校;不如幫助她學會在各種風雨面前,依舊有堅強的意誌、頑強的心力,勇敢直面並闖過難關。
所以,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培養女兒的鈍感力,讓她擁有「厚臉皮」。
因為,「厚臉皮」的孩子,往往對他人的責罵和自己的失誤不夠敏感。
但也正因如此,她們才能用一種「遲鈍」的心態去看待身邊所發生的事情,避免因為想太多而「身心俱疲」。
從而,以一種泰然自若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
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厚臉皮呢,我這裏有個「三明治」式的教育指導方式,對玻璃心孩子最有效。
「三明治」效應,是一個批評心理學理論,即把批評或建議的內容夾在兩次表揚中間。
就像一塊三明治,兩層厚厚的表揚夾著一層薄薄的批評,讓人更容易接受批評。
第一層表揚,重在贊揚、賞識或肯定;
第二層夾心層,就是建議、批評或不同觀點;
第三層表揚,重在托底,給人鼓勵、信任或支持。
比如,在我的引導下,女兒成功返回了學校。可是返校後,卻因為休學時間太長導致學習進度跟不上,在開學考試中成績不理想。
她自尊心受損,整個人都變得沮喪消沈。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決定運用「三明治」式的教育指導方式來幫助她重拾信心。
先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 肯定她返校的努力和勇氣。
我告訴她:
「寶貝,你能夠勇敢地回到學校,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媽媽知道你一直在努力,你的勇氣和堅持讓我非常感動。」
然後, 指出她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不過,因為休學了一段時間,學習進度確實有些落後,這在開學考試中反映了出來。」
最後, 給她鼓勵,順勢激勵女兒認真學習:
「任何事情帶來的影響,都比你想象的小。這次只是一個小小的挫折,我們一起制定一個學習計劃,一步一步來,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取得好成績,重新找回自信。」
孩子成功返校,學習態度很積極
透過我有意識的引導,女兒逐漸用自己的努力,去提升自我評價,讓她自己認為自己也是很優秀的,從而獲取安全感。
時間長了,女兒果真不再像曾經那麽敏感、膽小,也不再在意別人的看法,臉皮漸漸地也厚了起來。
記得有次,她數學考試不及格,看著滿篇紅叉的試卷,我問她:「怎麽錯那麽多啊?考試前不是都復習過了嗎?」
她卻不以為意:
「我們班第一名才考70分,我考59很厲害了好吧,大家都不及格,憑什麽要求我及格啊?」
我問她,不及格你們老師不會批評你嗎?
她一臉寵辱不驚地回答:
「批評就批評唄,我們考不好,學校扣老師績效和薪資,人家薪資都被扣了,還不能讓人家罵我們出出氣啊,反正他罵我,我也不會少塊肉。」
看她那該吃吃該喝喝的樣,我也是一陣感嘆,這小厚臉皮還是我那風不能吹,雨不能打、一受委屈就眼淚汪汪的小嬌女嗎?
哎,沒辦法,寵著唄,誰讓心理老師告訴我:
這個世界不屬於我們,也不屬於你們,而是屬於那些臉皮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