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讓孩子參與課外補習,不如抓一抓孩子「學習力」培養

2024-11-06教育

讓孩子參與課外補習,不如抓一抓孩子「學習力」培養

王營

教育部釋出的【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檔釋出以後,學生的課外補習、睡眠不足、手機依賴、閱讀等社會熱點問題一直備受關註。在第六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新聞釋出會上,北京師範大學劉堅教授、劉紅雲教授團隊釋出了【全國第一個區域教育品質健康體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涉及了學生手機依賴、課外補習、睡眠不足等多個教育「新痛點」。

補習時間越長,對學生的成績提高是否更有益?【報告】顯示,在小學,有22.2%的學生每周至少參加3小時以上的校外補課,而在初中學段,這一比例上升至32.8%,甚至在部份區縣,每周校外補課6個小時以上學生的比例超過35%。劉堅帶領團隊進一步分析發現,對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說,參與校外補課反而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每周參與校外補課時間越長,他們的學業成績出現了不增反降的現象。

筆者也曾對參與課外補習的學生進行過一番調查,發現很多學習成績優秀的尖子生,大多都沒有上過課外補習班。這類學生在課堂上就把知識學會了,只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成績就能遙遙領先,所以這類學生不需要上補習班。每年媒體采訪高考狀元和學霸時,他們都說自己沒有上過補習班。若上了補習班的話,他們也不會成為狀元和學霸。

需要上補習班的,大概是下兩類學生:一類是學習成績差的。有些家長認為,自家孩子學習成績差,可能在知識上有欠賬,所以花錢讓孩子上補習班。也有一些家長把孩子送到補習班,是因為休息日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花錢讓補習班給孩子充當「保姆」。這類孩子本身習慣差、基礎差,所以上補習班基本沒什麽用。

另一類孩子是學習中等的。這類學生智力並不差,只是在某一學科上有知識欠賬,如果能補上這個欠賬,就能成為優秀學生。家長正是本著這樣的目的,給孩子報了補習班。可惜的是,由於補習班上的教師並不了解學生和家長的真實需求,再加上補習班上的學生良莠不齊,管理不善,反倒讓他們在補習班上學了一些壞毛病,所以這類學生可能越補差。也正因為此,課外補習長期為社會所詬病,許多人得出結論是:好學生不需要補,差學生補了沒用,中等生越補越差。

為何補習時間越長,無論對哪一類學生而言,對提高成績反而無益?劉堅解釋,作業時間與學業表現的關系是非線性的,當學生投入過多的時間做作業時,其學業進步的程度反而降低了。也就是說,孩子的學業成績與學習時間長短並不成正比例。

課外補習拉長了孩子的學習時間,增加了孩子學習負擔,降低了孩子學習興趣,這是導致一些孩子越補越差的主要原因。對此,英國著名教育家和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告誡我們:從單純獲得知識方面看,心智和身體一樣,超過一定速度就不能夠吸收。而如果供給它的知識過多過快,這些知識不能在心智中組合到一塊,它在應付完考試後就溜掉了(甚至還可能應付不了考試)。從心理方面看,這個方法使人對書本、知識產生厭倦,這種厭倦總是和緊張、痛苦的活動相聯系,連孩子最寶貴的自我教育的興趣也會被破壞掉。

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學習成績差的問題,讓孩子過度參與課外補習不是解決問題的良策。筆者認為,家長和教師應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力」抓起,引導孩子樂學、善學、會學,或可有效促進孩子成績的轉化。

何為「學習力」?國際上關於學習力有多種定義,在諸多定義中,學習力的「三要素」說言簡意賅,容易理解。按照學習力的「三要素」定義, 學習力是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的綜合體現。

一是轉變孩子的精神狀態,增強學習動力。 學習動力包括外動力和內動力,是學習力的關鍵要素。 有關研究表明,外動力愈強,內動力愈弱,反之亦然。強迫孩子參與課外補習,只是家長人為地為孩子施加了學習的外動力,孩子如果沒有學習內動力,無論家長花多少錢,收效都不大。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要著眼於學生學習內動力的挖掘,引導孩子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習毅力。 學習毅力與自信、專註、果斷、自制和抗挫力等要素密切相關。 學習毅力取決於孩子的自制力,提升孩子自制力,抓好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是一個有效的突破口。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是增加孩子學習自信心,取得良好學業成就的關鍵。因此,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要著眼於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引導孩子養成制定學習計劃的習慣,提前預習新課的習慣,課後總結反思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等。

三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學習力的基礎要素,包括感知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而思維力則是學習力的關鍵要素。 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必須把思維力的培養放在首位。思維力是人借助語言把豐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綜合,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從而在思想上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能力。思維力的大小、方向與作用點都直接或間接與學習動力、學習毅力有關,但更重要的是與學習能力這個基礎要素密切相關。

同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差異非常之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孩子入學以前,家長和幼稚園的老師忽視了孩子學習能力尤其是思維力能力的培養。一些學習成績差的孩子,並不是先天智力差,而是不願意在學習上動腦筋。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遇事多想一想的習慣,提升孩子獨立分析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以知識學習為載體,註重學習方法指導,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規律和方法。

四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提升綜合學習力。閱讀是理解,也是運用,是鍛煉和提升孩子學習力的有效方式。一些孩子之所以進入中學後成績不理想,小學階段沒有培養起良好的閱讀和思考習慣是其中原因之一。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不會閱讀的孩子,就是一個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他說:「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有些學生在家庭作業上下的功夫並不大,但他們的學業成績卻不差。這種現象的原因,並不完全在於這些學生有過人的才能。這常常是因為他們有較好的閱讀能力。而好的閱讀能力又反過來促進智力才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