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對70,80後來說,透過個人拼搏,總有機會踏入上一輩期待的生活軌跡。
但我們的孩子,將來面臨的環境和競爭,將會遠遠超過我們這一代人的經驗可以理解的範疇。」
也許是出於這個原因,有一個擔心一直都在父母們的心中無法抹去:
我們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才能讓她在未來少一些後顧之憂?
「 我們希望孩子享受快樂的童年,同時又擔心她沒有一技之長,無法在競爭中占優。 總是受挫的人生,怕是也難長久快樂。 」
「讓孩子從小多學點奧數、樂器技能,又怕孩子變成了學習機器,要是鬧得壓力太大,心理不健康就更得不償失了。」
「 都說人工智慧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否只需學習這個就足夠了?孩子長大後,流行的會不會又有所不同? 」
......
結果往往是: 孩子的競爭力沒有得到培養,孩子不快樂,家長也更加焦慮。
那在漫長的人生裏,父母真正能給孩子的,要給孩子的,究竟是什麽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講一個關於孩子學習的小故事。
你會發現,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和孩子的多數沖突都體現在學習上,轉機也是如此。
朋友8歲的女兒晴晴,寒假時特別不愛寫作業,朋友因此焦頭爛額:
「有一次臨睡還差幾行字,急得哇哇大哭;
還有一次,她直接在地板上躺平,說,不想寫作業!」
有天晚上朋友心急吼了女兒,結果晴晴不僅沒有聽話,反而哭著和她對喊,作業擺在前面就是不動。
深夜看著嘟著小嘴,掛著淚珠在懷裏睡著的女兒,朋友有些懊悔:「我知道,是我自己失控了。」
於是她開始轉變思路——
不是催孩子寫作業,而是陪她一起探索,寫作業的困難到底在哪裏。
她慢慢發現, 晴晴之所以不喜歡寫日記,是因為她認識的漢字有限,很多想表達的句子都難以書寫,導致她在情緒上一直拖延。
於是朋友就和女兒商量著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突然,晴晴靈光一閃:「媽媽,不如我和你說我想寫什麽,然後你把整句話寫在紙上,我再來抄一遍。」
就這樣,晴晴不僅提高了寫作業的勝任力,還挖掘到了解決問題的勇氣、方法和信心。
又一次的假期,比起其他面對學習計劃都在拖沓的小朋友,晴晴已經可以每天早早把作業完成了。
我問她怎麽這麽積極,她像個小大人一樣,一板一眼對我說——
「雖然作業很枯燥,但我要做一個進步的人。」
在那之後,晴晴就算遇到困難,也很少耍小脾氣,每次都能自己主動想辦法解決,實在無能為力的時候,她也懂得向媽媽尋求幫助。
我們相信,即使晴晴長大成人後,遇到更多困難,也能應對自如,因為她知道自己的目標所在,並且知道如何找到前進的道路。
你看,聰明的父母既不會一味指責孩子,更不是直接替孩子解決問題,而是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培養他們的自我實作能力。
畢竟人生漫長,孩子總會有無數的困難和高山需要逾越,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陪在她身邊。
找到目標,然後一步步朝著自己想去和需要去的方向努力,這種自我實作能力,才是一個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正如武誌紅老師所說,所謂 自我實作 ,就是讓孩子培養出這樣一種感覺: 他們能夠將內在的願望轉化為現實世界的成就。
這意味著孩子 必須形成穩定的內在自我 ,才能知道自己要往哪裏去,並且在困難來臨的時候,守住自己的心。
其次還必須 要培養出好的思維能力 ,她才能知道如何去解決困難,到達目的地。
而這一切,又 離不開父母們的自我能力的提升, 他們需要處理好許多自身的問題,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做到。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所以父母需要針對性的學習和提升。
因此,看見心理平台為大家邀請了清華大學博士、30萬父母選擇的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老師。
她養孩子的原則非常簡單: 既要教育,也要快樂,這樣孩子才能自我實作。
從小成績優秀,考入清華,取得雨果獎......頭頂無數光環的她,在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這十年,經常陷入挫敗的痛苦:
「覺得自己學習一般,寫作也沒有喜歡的作家寫得好,顧不上去想問題出在哪裏,積極改進,而是 強烈自我否定,認為自己沒有才華,甚至認為自己過去取得的成績都是虛假的。 」
她意識到,自己過去幾十年的生活,往往是為了外界的聲音、為了所謂的成就而活。
經歷了反反復復的自我剖析之後,30歲的某一天,她突然有一種自我接納的頓悟:
只要我願意,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感受去生活。
後來,郝景芳有了小孩:「我開始思索,如何能讓她們有更好的心理成長過程,有更穩定的自我人格,在各種困頓挫敗中能夠自我修復。」
因為 不想女兒像自己一樣,30歲才真正看見自己, 她開始系統性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學書籍。
看了有上百本不同領域、不同型別的心理類書籍,尤其是有關親子關系和兒童成長的書籍。
在閱讀的過程中,她不僅 經歷了自我整合的過程,也對人的理解有豁然開朗的感受。
對孩子,她也從一開始的緊張無措,變得越來越放松和自如。
她開始慢慢看到他們的內心世界,看得到他們每天的成長,也看得到他們那些閃閃發光的歡愉。
再後來她創辦了童行學院,這是一所涵蓋科學、人文、藝術、思維4大學習領域的學校。
希望透過有趣快樂的跨學科 學習,讓孩子們思維寬廣,思考深入 (think big, think deep)。
這一次, 看見心理聯合童行學院的郝景芳老師 ,為你帶來 【郝景芳育兒15講:培養自我實作的孩子】 。
幫助你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自我實作的人。
課程亮點
1、輕松上手,培養自我驅動的孩子
以兒童心理學、腦科學和教育學理論為基礎,結合哈佛、耶魯大學都在推行的通識教育體系,激發孩子內在自驅力和自我潛能;
2、雙管齊下,緩解育兒焦慮
不同於市面課程只講如何培養孩子,本次課程聚焦3大主題,父母既可以自我提升,又可以發展孩子的內在力量和關鍵能力;
3、多元視角,凝練方法解決具體問題
與兒童心理學者交流碰撞,同時結合多數父母的育兒困境,講教育理論,更解決實際問題。
促進孩子自我實作
30萬 家長認可講師
開啟親子關系 新視角
發展孩子 5大內在力量 和 4大關鍵能力
陪伴孩子自然而然地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