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為何「搶跑」的孩子,成績卻越來越差?

2024-10-09教育

每當看到那些拼命送孩子去補習班的家長,我總是忍不住想:

這些孩子真的那麽「愛」學習嗎?

還是其實被卷入了提前搶跑的洪流,明明可以慢慢走,結果被推著加速狂奔呢?

家長們啊,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恨不得一生下來就讓他們沖進知識的戰場。

可是有趣的是,這場所謂的「搶跑」,在很多時候,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輝煌結局,反而越跑越慢,甚至跑偏了方向。

你以為早教,就一定是贏在起跑線?

其實,很可能是拔苗助長。就像種子,不按季節撒下去,反而會枯萎得更快。

很多家長覺得提前灌輸知識,孩子未來一定能遊刃有余,但事實並非如此。

英國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說過,兒童的認知發展是階段性的,跳過某些步驟並不會帶來質的飛躍,反而容易讓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

培訓班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反復刷題、記憶模型上,看似幫助孩子解決了眼前的考試壓力,但卻讓孩子們喪失了最寶貴的自主思維能力。

學習從來都不是記住幾道典型題目就可以搞定的,它是對思維和邏輯的訓練,只有這樣的能力,才能在未來應對復雜多變的知識挑戰。

當一個孩子從小學會靠「模型」來解題,他們的思維就開始僵化,逐漸形成依賴。面對更高難度的問題,原有的「套路」不再適用時,孩子就會像走進了死胡同,無法繼續前進。

於是,原本跑得最快的那些孩子,突然開始掉隊。

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

01 越是補習越懶,孩子成了「懶思考者」

看看那些早早開始補習的孩子吧,本以為他們會頭腦靈光,結果呢?答案卻是讓人大跌眼鏡。

一旦走上了刷題的捷徑,孩子們很快發現,只要記住幾種套路,考試就能輕松搞定。

於是,真正需要動腦思考的問題,他們反而懶得去深究了。

就像有個故事:家長送孩子去學遊泳,教練教了幾次,發現孩子動作完全是機械重復,不敢碰水,也不敢遊太遠。

家長說:「我孩子可聰明了,已經學會了幾種泳姿!」教練苦笑道:「可他一直沒學會自己浮起來,只記住了怎麽揮動手腳,真遇到水深的地方,還是會沈下去。」

所以說,孩子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光記住一些表面技巧,遲早有一天,水會淹沒他們。

還有些孩子主動要求補習班,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勤奮好學」,實際上呢?

他們只是發現補習班有捷徑,跟著老師的套路走,不需要費腦子自己琢磨。

這就好像很多人喜歡看那些「讀書筆記」,而不是自己去讀書,仿佛聽別人總結一下精華就能掌握所有知識。

結果一上戰場,發現缺少獨立思考的過程,腦子裏全是碎片化資訊,拼湊不出完整的知識體系。

長期靠補習班「餵飯」,他們的腦子早已經退化得不想再自己動了,最終只能越來越笨,越來越依賴這種外部輸入。

02 超前學習,反而拉遠了與知識的距離

每當看到孩子的培訓班課程表排得滿滿當當,家長們總有種莫名的滿足感,仿佛這就是「贏在起跑線」的保障。

但這些提前學習的知識,真的被吸收了嗎?答案往往出乎意料。

表面上孩子超前學習了許多課程,似乎跑在了同齡人前面,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理解這些知識的內在邏輯,只是把知識點像程式一樣塞進了大腦。

等到這些「超前」的知識真正開始在學校被講解時,他們反而開始糊塗,難以跟上。

有對父母特別焦慮,覺得孩子的數學基礎太差,於是提前兩年就給他報了初中數學班。

孩子學了幾個月,父母檢查作業,發現孩子能把各種復雜的方程式解得頭頭是道,頓時欣慰不已。等到孩子升到初中,學校正式開始講方程式的時候,孩子突然跑過來說:「爸媽,這不是我們小學時的內容嗎?怎麽我記得完全不一樣?」

父母傻眼了:原來孩子完全沒有理解,只是機械地記住了解題步驟。

等到真正需要用到這些知識時,孩子早就忘了為什麽要這麽解。

03 刷題容易,思維難長——理科思維能力的失落

實際上,理科的學習需要邏輯推理和獨立思考,但在長期刷題的壓力下,孩子的思維能力反而被抑制了。刷題模式下,孩子依賴現有的模型,忽略了對問題本質的探究,這就像是只知道按順序點餐,但完全不理解每道菜的制作過程。

當問題變得稍微復雜一些,脫離了「熟悉的模型」,孩子們便不知所措,逐漸在理科學習中掉隊。

比如有一位家長,曾經特別自豪地跟朋友們說:「我兒子數學成績特別好,培訓班的卷子次次滿分!」

結果,有一天兒子在家做題,一道簡單的幾何題,他看了半天,楞是沒寫一個字。

家長急了:「你不是會嗎?趕緊寫啊!」孩子歪著頭,一臉無辜地說:「培訓班教的套路跟這個題不一樣,這題沒學過,我不會。」

家長一聽,氣得一拍桌子:「這不是把你教傻了嗎?」

那麽,怎樣才能讓孩子既不輸在起跑線,又不會越學越笨呢?

其實,培養孩子自主思維才是關鍵。

因為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理解世界。要改變「刷題依賴」,首先要打破的是「提前搶跑」的迷思。

孩子的認知發展有自己的節奏,過早施加壓力,不但無法帶來真正的進步,反而會摧毀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其次,可以采取「減負增效」的策略。

與其讓孩子沈浸在大量重復性刷題中,不如鼓勵他們去思考問題的本質。比如,可以讓孩子參與一些探究性學習活動,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尋找答案,而不是一味地記住套路。

透過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他們的思維能力會得到鍛煉,也會對學習產生更深的興趣。

最後,家長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起跑線優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節奏,提前搶跑不一定能跑得遠。

最重要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孩子找到興趣和動力,而不是一味追求成績。

孩子成長的真正目標,不是在考試中領先別人,而是在未來能夠獨立思考,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復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