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782字,仔細閱讀11分鐘
編輯/肖靜 統籌/孫習涵
閱讀本文您將獲得:
1、為什麽大家都喜歡「躺平」?
2、對生活失去熱情之後該怎麽調整?
一個孩子是怎樣「被搞壞」的?為什麽小時候充滿活力和生機的孩子,長大後一天到晚死氣沈沈?是孩子變懶了,才什麽都不想做嗎?
你有沒有想過,不是孩子不想不願,而是他的大腦變了。 而且是我們十多年日積月累的教育行為,改變了孩子的大腦。如果把孩子的大腦視作發動機,每當孩子打著火的時候,我們就總是強制熄滅,直到這個發動機異常,打不著火了,我們開始感嘆:孩子變了。
大腦是如何支配我們行動的?我們的教育是如何阻斷大腦的執行的?如果孩子的大腦不再活躍,有沒有什麽方法重新啟用?為什麽平時去實作「芝麻大的願望」是重要的?
這篇文章 從腦科學的角度講孩子「躺平」的問題, 用心閱讀下去,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思考和收獲。
為什麽很多學生和年輕人會失去行動能力?
當下,很多年輕人的大腦被長期的傳統教育和不夠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破壞了,這不是一個形容,而是從生理結構上破壞了。
b站up主「小波心理」詳細地講解了腦科學對於抑郁癥、缺乏動力等各種現象的解釋,其中一段講 前額葉與伏隔核 之間的互動關系。
現在,一個小孩來到世界上,到了上學年紀,不論父母還是學校,都不斷要求小孩做一些任務、學很多東西。 這個過程,小孩幾乎沒有主動選擇的可能,只能被動接受。
能夠引導小孩,激發主動學習熱情的家長和老師極少,多數都是透過強迫的方式,要求小孩必須完成學習任務, 這個過程反復打斷一個大腦的運作回路,就是前額葉到伏隔核之間的協作。
前額葉負責理性思考,然後再把這種思考想到的好處變成一種預期,這種預期會激發伏隔核產生行動的動力,然後驅動身體去行動,實作之前思考的預期。 這個過程如果自發產生,大腦就能良好運轉——先由前額葉產生我想要、我想實作什麽目標的思考, 然後激發伏隔核活躍起來,相關激素開始分泌,人的行動力就有了。
前提是前額葉的思考是自發的,現在的小孩經歷長期學習壓力、家長教育,比如你不好好學習,以後就會如何如何,小孩的前額葉就從自發思考我想要什麽,慢慢變成了被迫思考,我應該做什麽。應該做的內容,常常都是由外界灌輸,或者受到生存壓力的影響而被迫產生,結果前額葉開始大量思考我應該做什麽。
問題出現了,「應該做」的事情,並不能很好激發伏隔核興奮。 原本的腦回路被打斷,從前額葉產生願望「我想要」,到激發伏隔核興奮,然後自然產生行動力,去行動實作目標,慢慢變成前額葉產生「我必須、我應該」,到無法激發伏隔核興奮,無法產生行動力,但任務又必須完成,只能利用意誌力,自我強迫去行動, 意誌力極為有限,用光了人就徹底不想動了。
整個腦回路中,伏隔核難以激發難以興奮,一直處於缺失的狀態。
大腦特點是用進廢退,總是難以興奮,伏隔核就會慢慢變得麻木,當伏隔核不能正常運轉時,人就徹底失去了動力,只想躺著什麽都不幹。 於是很多年輕人進入網上經常自嘲的狀態:「間接性躊躇滿誌,持續性混吃等死。」
這種狀態的 根本原因是伏隔核異常, 無法產生持續的行動力,短期的高預期帶來的躊躇滿誌,動用的是意誌力來維持行動力,意誌力耗盡,行動力消失,開始覺得什麽都沒意義,什麽都不想做,開始「混吃等死」,這就是越來越多年輕人陷入抑郁狀態的原因。
找到這個原因以後,解決方法也就出現了,既然大腦的特點是用進廢退,我們要想辦法激發前額葉到伏隔核的互動。這樣說很抽象, 具體做法如下:
前額葉產生我想要的想法,而不是我應該、我必須,然後努力想象做到之後的美好感覺,然後行動,收獲這種感覺,透過這樣反復地練習,慢慢激發伏隔核在整個過程中的活躍性。整個過程不能時間太長,最好是我想要,然後就能去做,做了馬上就有美好的感覺。比如很想吃某個好吃的,然後就穿衣服下樓去買、去吃,經過少量的行動後感受到很好吃的快樂感覺。
武誌紅的心理學課中提到一個例子,有個人會定期找一天時間,把自己關在家裏,什麽都不計劃、不思考、不看手機,而是追隨自己的第一念頭,只要想到馬上就去做,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激發伏隔核的練習。當然,前提是你的念頭不具有自毀性。
成年人的任何改變都依賴長期行動才能達到,減肥、健身、閱讀、學習某個技能,哪個改變都依賴長期持續的行動才能實作。 而經過上面的分析,伏隔核無法正常發揮作用,人難以擁有持續行動的能力,所以很多想要達成的目標,做著做著就不想做了。所有的改變,都因為這樣的中斷而無法實作,人怎麽可能還會對生活保有熱情,怎麽可能不失去熱情和動力呢?
很多問題根本不是原因,而是結果。 比如一個人懶惰、不夠積極、「三分鐘熱度」,這些都不是原因,而是大腦運轉的結果,真正的原因在大腦中。
我第一次註意到這一點,並且開始思考這些,是看紀錄片【徒手攀巖】,主角不帶任何保護,徒手爬上900多米高的酋長巖。醫生對他的大腦進行核磁共振,做了一些實驗,給他看很恐怖的視訊畫面, 普通人因為恐懼,杏仁核會變得活躍,而他的杏仁核不怎麽活躍,顯得很平靜, 這就是他爬上幾百米高的巖壁、毫無保護的情況下,依然心跳正常、手不冒汗的根本原因。
最後,腦科學的相關研究對於現代人的幫助巨大,比如總是憂心忡忡、總是焦慮,是因為杏仁核異常活躍;比如總是在爭吵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神經連結會減少;比如映像神經元解釋了孩子為什麽會對家長的行為有樣學樣。
很多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實際上都是大腦運轉產生的問題, 所以當你遇到一些困惑,可以試著放棄從心理、從念頭、從思維層面找答案,而是去學習一下腦科學相關的內容,很可能會發現,你遇到的問題也許不是心理問題,而是生理問題。
或者換句話說, 年輕人陷入抑郁狀態很可能是硬體問題,而非軟體問題。 比如我們要求一個喝醉的人必須遵守交通規則,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酒精已經改變了他的生理基礎,哪怕這個人有一定的意誌力,想強迫自己把車開穩他也做不到,不論他嘗試多少次都做不到,除非已經醒酒,酒精對他身體的影響消失,這時能夠穩定地開車根本就不是問題。
那些上學的時候乖乖「聽話」的好孩子,長大以後抑郁的可能性更高;那些上學的時候完全不聽話的熊孩子,長大以後抑郁的可能性更低。
觀察那些生命力滿滿的人,他們的成長經歷絕對不是聽話的乖孩子,而是都有相當多能夠自主選擇和行動的機會,漫山遍野地跑,跟小夥伴們四處玩耍。
這個過程裏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前額葉發出「我想要」,然後激發伏隔核產生行動力,驅動身體行動的過程。
現在的年輕人有多少在童年時期有機會有大量的時間用來玩耍?有次跟一個家長閑聊,他問我家孩子幾年級,我說二年級,他說珍惜時光吧,多帶他玩玩,等三年級以後學習任務就重了,聽得我一陣緊張,三年級就開始了,什麽時候才能結束呢,小學3456四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整整十年,大學能玩耍一下,畢業可能還要考研,整個青少年時光基本全都投入在了學習上。
等到畢業了、工作了,需要用持續的行動力去積累自己、提高自己、改善自己,這時候發現,學生時代長期閑置的伏隔核已經麻木了,已經不怎麽管用了,因此才會敗給所謂的「三分鐘熱度」。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失敗並非方法不對,也不是意誌力的問題,更不是自己太懶惰,責怪自己太懶惰,真正的問題是大腦內部的生理問題, 他們的大腦發動機,打不著火,就算打著了,三分鐘就熄火了,如果賽車比賽,讓你開這種總是熄火的車,你還愛玩嗎?
對生活徹底失去熱情,該怎麽辦?
我在摸索答案,目前能找到的是: 發出微小的願望,然後想辦法實作它。
之所以是微小的願望,因為成年人的世界裏充斥這太多很大的願望,比如我一直很想環球旅行,但這種願望實作起來就不容易,就算實作了,也只是你發出了一個願望,然後終於實作,這樣的頻率太低了,不利於上面提到的激發腦回路。
小孩子的世界就不一樣了,可能就是一下午的玩耍,就能實作很多個願望。
假設你是一個小孩子,正在一片樹林中和小夥伴玩耍,你會想,我要去看看樹後面是不是有個鳥窩,於是你就爬到樹後面,發現上面真的有個鳥窩,「哇塞!」你喊小夥伴,「快看,這裏有個鳥窩!」裏面沒有小鳥的叫聲,看起來像是空的,你想把它捅下來,於是你環顧四周,尋找合適的工具。你看到旁邊有個非常筆直的枝條,可能是被別人弄斷了,已經幹枯,正好適合當棍子,於是你爬過去,把它掰下來,拿在手裏。你好開心,感覺這像一把長劍,你還耍了幾下,感覺自己威風凜凜。
你想起來要捅鳥窩,於是你就拿木棍去捅,發現你太矮了,還是有點夠不著,你就再往上爬一下,夠到了,鳥窩被捅了下來,裏面確實是空的,你覺得不好玩,就從樹上下來,看到旁邊有個土坑,裏面有很多泥巴,可能是大人前幾天剛剛來挖過留下的,你們幾個小夥伴就跑去摳出來一些。
小孩這樣的玩耍很常見,如果不管他們,能一直玩到天黑,玩整整一天,你看上面描述的過程中, 小孩有多少次在進行同樣的腦回路的建立——先發出願望,然後行動,然後實作願望, 而鳥窩、木棍、泥巴、石頭,這些都是大自然的恩賜,它們那麽容易得到。小孩的願望那麽容易實作,一整個下午,他可能會發出幾十上百個願望,然後行動,然後實作它們。
成年人的世界裏還有這樣微小的願望嗎?其實也有,只不過被我們忽略了, 最典型的就是那只卡玫基說,「走,去碼頭整點薯條。」 我們需要練習,需要像上面提到的孩子那樣,做微小而密集的練習:發出願望,行動,實作願望。 一定要密集、頻繁,不然年初發出一個願望,年底才實作,這樣的頻率是不管用的。
願望無關大小,哪怕只是想喝一杯可樂,或者看看夕陽,成年人太容易思考有沒有用,或者自己這樣傻不傻,然後「幹掉了」很多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小願望,不要忽視它們,它們很重要,它們會拯救你。
伏隔核失去活力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造成的,很可能是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造成的, 所以指望短期內就徹底改變肯定不現實,你需要做的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微小的願望,只要在沒有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的前提下,都不要懶,不要無視,馬上行動去滿足這個微小願望。
我觀察自己早上的大腦活動,其實有很多微小願望,比如該吃早餐了,我想吃昨天買的切片麵包,實作;我想開啟一盒午餐肉,然後切片放在上面,實作。
但如果我想撒一些芝士,然後用微波爐轉一下,變成簡易的披薩,這時候腦中出現兩個聲音:一是要芝士的願望;另一個是覺得有點麻煩。
這個時候,如果你懶一些,覺得有午餐肉就行了,芝士的願望就被忽略了;比如我想燒水沖咖啡喝,我懶得動,就算了,喝點可樂得了,咖啡的願望就被忽略了;比如早上我送完小孩往回走,腦中產生去旁邊小區運動一下,用手抓著單杠吊一會兒對脊椎很好,如果這時候我忽略它:「算了,回家吧,還要往那邊拐一下路」,吊單杠的願望就被忽略了。
這僅僅是半小時內的事情, 這些細節都存在同一個特點,產生微小願望,選擇滿足,還是選擇忽略。
想象一下,如果大腦的「伏隔核」是一個你的朋友,來你家做客。他說,想吃撒上芝士用微波爐轉的麵包。你說:「算了,你就直接吃麵包得了。」他說想喝杯咖啡,你說:「算了,你就喝可樂得了。」你覺得他會開心嗎?如果過去十幾年、二十幾年你都是這樣對待他,他跟你的關系會好嗎?
如果你天天糊弄、對付、敷衍你的朋友,突然有一天,你對朋友說:「我想實作個願望,走,你得幫我,咱倆一起去實作,好不好?」你朋友無精打采地說:「不好,平時各種糊弄我、對付我、敷衍我,現在有事想起我來了?你自己去吧,我不想動。」這就是被長期忽略、糊弄、對付、敷衍的伏隔核。
所以, 重視你的每一個微小願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要懶,像對待來訪的朋友一樣,能滿足的盡量滿足。 他不提什麽多麽費勁的要求,你跟自己的關系才能越來越好,你才能變得越來越開心,伏隔核才能越來越活躍,這就是解決方法。
喜歡,就點個「關註」吧~~
來源丨青少年生命復元
編輯 | 肖靜
統籌 | 孫習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