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養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導師的角色至關重要。導師不僅是知識和方法的傳授者,更是精神和文化的傳承者。
因此,導師不僅要具備深厚的學術造詣,還要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本文將探討作為導師不應做或不能做的十件事,即「十戒」,作為導師應遵循的基本準則。
1. 不當老板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們稱導師為老師,充滿親切感。八十年代在美國留學時,同學們有時會稱導師為「boss」。如今,研究生在網路文化的影響下,常稱導師為「老板」。
這個稱呼有多重含義:可以是愛稱,因為導師提供科研資助和指導;也可能是憎稱,學生覺得導師讓他們做各種事情;還可以是戲稱,是同學間的調侃。
但導師不應自居為「老板」。導師的權威建立在學術、道德和經濟資助的基礎上。導師應在學術上引領學生,爭取各種資助,成為學生的榜樣,從而樹立權威。
導師與學生的關系應該是互相探討、互相促進的,而非單純的「我教你學」。理想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一日為師、終生為友」,而非「門徒遍天下」。
2. 不做監工
導師應幫助學生在學術上迅速成長,而不是整天監督學生每天做了什麽。這種做法不利於學生的發展,也無法促進高水平的創新成果。
導師應將學生視為學生,而不是勞動力或下屬。在學術上,導師應與學生平等交流,尊重學生的人格。指導學生時應以激勵為主,督促為輔。
團隊中應有和諧的學術氛圍,鼓勵學生自主表達和創新,避免過分循規蹈矩,以免引起學生的反感和師生關系緊張。
3. 不漠不關心
導師對學生漠不關心是一種極端情況,但這種情況有增多的趨勢。目前,中國高校每位導師平均指導在讀研究生約8人,遠高於美國的2-3人和歐洲的更少人數。
雖然有「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的說法,但在指導大量學生的情況下,導師很難兼顧每一個學生。忽視學生的需求會影響學生的成長,甚至影響導師、學科乃至學校的聲譽。
導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關註,因為導師在學生的人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此外,導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特性進行分型別關註和全過程關註。
4. 不呵護過緊
導師對學生關心的頻率也需要適度。頻繁的關心可能不利於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生培養的目的是培養研究能力,而非完成某篇論文或某個計畫。
因此,導師應在「呵護過緊」和「漠不關心」之間找到平衡。觀察學生在組會上的表現、討論能力以及導師在場與否的影響,可以幫助判斷是否呵護過緊。
5. 不批評不停
導師不應總是批評學生。自信是學生的重要品質,頻繁的批評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偶爾嚴厲的批評是必要的,但頻繁的批評會產生負面效應,影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師生關系。
導師和學生在學識上的差異不應演變為濫用話語權,這會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研究生、導師和培養環境的利益是一致的,相互促進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6. 不處事不公
導師在處理學生事務時應公正無私。導師的不當決策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導師可以給學生一定的資助,但不應過度細化和量化,以免造成學生之間的不平衡。
導師也不應將學生分為親疏遠近,這會導致學生不信任導師或形成奉承之風,不利於學術氛圍的健康發展。
7. 不用心不專
導師在學術生涯初期往往較為專註,但隨著學術地位的提升,容易受到各種事務的幹擾。年輕導師應保持「學術前行」的精神,不要盲目跟風。
導師應充分了解自己的研究領域,才能給予學生中肯的指導。研究中應註意主次關系,把握研究方向。年輕導師應打好學術基礎,待經驗豐富後再考慮成為戰略科學家。
8. 不治學不實
申請科研計畫時,有些人為了吸引眼球,會誇大其詞,提出一些「好故事」和新概念,但對實作的可能性缺乏重視。雖然大多數科學家在申請書中會使用誇張的語言,但在實際治學中應保持嚴謹。
科學分為「硬」科學和「軟」科學,「硬」科學是可以完全驗證的,「軟」科學則難以完全驗證。治學應盡可能實事求是,但又不可能完全如此。學者應做到「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保持理性和創新的平衡。
9. 不逐末忘本
學生在研究中容易陷入細節,忘記主要目標。導師應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確什麽是重要的研究內容。避免過度追求細節,導致失去研究方向。導師需要有良好的判斷力,幫助學生辨識重要問題,做到「頂天立地」,實作原始創新。
10. 不快速擴張
年輕導師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喜歡與其他研究組攀比學生數量,盲目多招學生。這種快速擴張可能導致導師無法有效指導學生,也難以獲得足夠的科研計畫支持。
年輕導師在學術道路上還在攻堅階段,過早分散精力會影響成就。因此,建議年輕導師在起步階段指導3-4名學生,待視野開闊、科研經費充足後再指導更多學生。
總之,導師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應遵循這些原則,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和高尚品德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