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頭上最大的一座山,非教育莫屬。
其中,「擇校」是中產父母最大的痛點。
從幼升小,到小升初,再到中考高考,每一步都是為了「擇校」。
想去好學校,最怕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雖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但每一個家長都想把孩子塞進最好的學校。
為了擇校,買學位房,報補習班,甚至有人偷偷走關系花大錢,就為去一所好學校。
多少人被「擇校」掏空了錢包?
然而,最新的研究發現,去「擇校」的結果可能會顛覆我們的想象。
01
— Dr小魚 —
什麽是「雞頭」,什麽是「鳳尾」
今年6月,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聯合發表了一篇題為【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新高考背景下優質高中對學生學業表現的影響】的研究論文。
研究數據來源於中國經濟與教育強省,該省自2017年秋季開始實施新高考改革。
本次調查在2021年8月誌願填報結束後進行,共收集了12,331名高中畢業生的基本資訊,包括其 初高中學校背景、中高考成績、選科選考情況、高中經歷等。
研究團隊將所有高中分為第一梯隊優質高中、第二梯隊優質高中和非優質高中。
這一劃分標準依據 2021屆高中畢業生在高中入學時所參考的中考統招普通班錄取分數線。
其中,第一和第二梯隊的優質高中均為頂尖學校,高考一本率分別保持在98%和90%以上;
相比之下,非優質高中的高考成績則相對較低且波動較大。
由此可知, 「雞頭」指的是學生在相對普通或中等水平的學校中表現出色,位居前列,成為佼佼者;
而「鳳尾」則指的是學生進入頂尖或競爭激烈的學校後,雖然仍然表現不錯, 但在更強的同齡人群體中成績可能相對靠後。
02
— Dr小魚 —
學校越好,高考成績越高?
透過直接比較各類高中學生的平均成績,研究發現:
高中層次越高,學生的高考成績顯著更高,不同層次高中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分數差距。
具體而言,第一梯隊優質高中的平均高考總分比第二梯隊高出43分,其中數學成績在3門必選科目中差距最大;
在自選科目中,傳統理科科目的成績差異略大於文科科目。
此外,第二梯隊高中的平均高考總分比非優質高中高出72分,3門必選科目中同樣是數學成績差異最大。
分析結果還發現了,高考總成績隨著中考成績的增加呈平滑上升趨勢,在第一或第二梯隊的高考成績基本不存在跳躍式提升。
這說明學生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中考成績較高的學生通常在高考中也表現出色。
值得註意的是,對於中考成績位於優質高中分數線附近、能力等特征相似的學生來說, 優質高中排名末位的「鳳尾」學生與非優質高中名列前茅的「雞頭」學生的高考成績並無顯著差異。
然而, 第二梯隊優質高中的「雞頭」學生在總成績和數學成績上反而優於第一梯隊優質高中的「鳳尾」學生。
第二梯隊優質高中的「鳳尾」學生與非優質高中的「雞頭」學生之間的高考成績則沒有明顯差異。
由此可見, 勉強擠入優質高中並未能帶來更高的成績提升,反而可能產生負向影響。
03
— Dr小魚 —
學校越好,孩子能獲得更多升學幫助?
學生的選科情況大多與學校的升學指導和老師的關註度有關。
很多家長認為進入頂尖高中,孩子的升學和選科會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幫助。但研究卻證明了相反的觀點。
研究發現: 高中層次越高,學生選考科目的偏好越集中,選擇物理、化學、生物三門理科科目的比例也越高;
高中層次越低,學生對各類科目的選擇則更加均衡。
在高層次的優質高中,學生普遍以進入頂尖大學為目標。
這些學校的學生和家長通常會更加關註大學的錄取標準和熱門專業的要求。
而很多頂尖大學和熱門專業往往對理科(尤其是物理、化學、生物)科目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學生選擇這些科目的比例會更高。
從選科時間來看,第一和第二梯隊優質高中的學生確定選科的時間顯著早於非優質高中學生,但整體差異並不大。
第二梯隊優質高中的「鳳尾」學生確定選科的時間比非優質高中的「雞頭」學生顯著晚了1學期左右。
這可能是因為優質高中的「鳳尾」學生處於墊底的位置,因此老師給予的關註和支持不足;
而非優質高中的「雞頭」學生能夠得到老師的充分關註,因此在選課上獲得更多支持和幫助。
但總體而言,不同層次高中的學生在選科方面並沒有顯著差異。
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非優質高中的學生確定選科的時間更早。
04
— Dr小魚 —
學校越好,學習投入時間越少?
進入好高中,孩子學習是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
研究發現,從學習時長來看,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優質高中生在校內學習的時間差不多,都比非優質高中生明顯要長;
有趣的是, 學校越好,學生在校外自主學習的時間反而越短。
在課外輔導方面,第二梯隊的優質高中生參與比例最高,而第一梯隊的學生在輔導科目上則最少。
也就是說, 高中層次越高,學生每周花在課外輔導上的時間就越短。
結合高考成績的分析結果發現,第一梯隊優質高中的「鳳尾」學生,雖然在校內學習投入上明顯多於第二梯隊優質高中的「雞頭」學生。
但他們並未因此獲得相應的成績提升,反而高考成績顯著更低。
這說明了,選擇成為「鳳尾」並未給學生帶來預期的成績收益,甚至可能導致了學習效率的下降。
另一方面, 相比非優質高中的「雞頭」學生,第二梯隊優質高中的「鳳尾」學生在校內學習時長上明顯更短。
這可能是因為非優質高中透過增加校內學習時間來彌補資源不足的劣勢,從而使「雞頭」學生與優質高中的「鳳尾」學生在高考成績上接近。
總體而言,這份研究用數據證明了,盡管該地區優質高中學生的高考平均成績顯著高於非優質高中。
但勉強進入優質高中、尤其是頂流高中並不能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反而還會引發一系列負面效應。
05
— Dr小魚 —
「雞頭」「鳳尾」背後的心理學效應
到底是什麽影響了「雞頭」和「鳳尾」?不同的處境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
成為雞頭:學習的正反饋
「雞頭」「鳳尾」從心理學上來看,其實叫做「社會比較理論」。
1954年,心理學家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 人們傾向於透過與他人比較來評估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這種比較可以讓人們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自我認同和滿足感。
當你成為「雞頭」——也就是在較小的群體中處於領導地位時,你會獲得更多的自我價值感和成就感。
因為你是那個「小圈子」裏最優秀的人,你自然更容易感到自豪和滿足。
而相反,當你處在一個大而強的群體中作為「鳳尾」,即便你個人能力很強, 但總是被比你更強的人所掩蓋,長期下去,容易產生挫敗感和自我懷疑。
如果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成為「雞頭」對大腦還有著正向的刺激作用。
大腦中有一個區域叫做「伏隔核」,它與我們的獎勵機制密切相關。
當我們在某件事上取得成就或者獲得認可時,伏隔核會分泌多巴胺,讓我們感到愉悅。
科學家發現,當人們在群體中表現優異,甚至只是覺得自己表現優異時,這個區域的活躍度都會增加。
因此,當你成為「雞頭」時,大腦的獎勵機制會不斷給予你正向反饋,讓你更加自信和滿足。
「鳳尾」也有另一面
當然,「鳳尾」並非全無好處。身處高手如雲的大環境中,可以激發我們去學習和提升自己。
正如那句古話:「不進則退。」 在「鳳尾」的狀態下,我們往往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加努力。
處於頂尖群體中,即使不是最優秀的,也能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標準和能力。
在頂尖學校中,即使成績不拔尖,學生也能從整體的高水平教育和社群網路中獲益。
而且頂尖學校通常提供更多的課外活動、實習機會、國際交流以及高端學術計畫。 這些資源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還能增強他們在未來的競爭力。
盡管短期內可能會感到壓力或不如人意,但這些經歷將為他們在高等教育或職業生涯中提供強大的背景支持。
選擇做「鳳尾」並不一定是「屈居人下」的表現。反而可以為孩子提供廣闊的視野、豐富的資源和長遠的成長動力。
但問題在於, 如果長期處於「鳳尾」位置,且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提升方法,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惡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