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讀崗位制博士是什麽體驗?

2024-09-21教育

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讀崗位制博士是什麽體驗?「impact factor」給我上了「紮心一課」

我的ETH讀博體驗

——邂逅美好 如期而至——

自我簡介

我是 Lincoln ,現在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讀博,目前是博士三年級,平時會在保羅希爾研究所做博士科研,然後專業方向是固態鋰金屬電池。

寫這篇文章,首先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蘇黎世聯邦理工的 讀博體驗 ,還有一些趣事,其次,主要是為了給後續想來ETH的學弟學妹們做個 相對真實的、全面的參考 ,也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為什麽選擇蘇黎世聯邦理工?

首先, 我對電池材料領域很感興趣 ,想繼續深造,讀博符合我的職業規劃。

其次我喜歡德國的教育體系 ,因為我碩士也是在那讀的,所以想留在歐洲或德語區。

另外,我想在讀博期間多 去其他國家旅行,增長見識。 選擇瑞士的話,就像剛才說的第一點是它都是德語區,生活習慣和德國比較相近,所以對我來說,適應起來就沒有難度。

第二點就是瑞士的學校,當時主要就是看蘇黎世聯邦理工和洛桑聯邦理工。這兩所學校這個科研能力和學術聲望都是比較好的。

然後第三點就是瑞士的自然環境,生活環境都比較好。

在擇校環節,佑途的老師幫了我選了很多 ,也整理了很多相關的資訊,第一梯隊是看德國和瑞士,後面也看了很多英國的,然後歐陸的其他學校,比如說荷蘭戴爾夫特,我們也看了。

最後我們是按順序這樣去申請,還比較幸運,就是我最想去的就是瑞士,然後也申請到的就是瑞士。

學制和團隊氛圍

我現在讀的這個博士是相當於合約制的, 它是四年制, 屬於蘇黎世聯邦理工集群的一個計畫,教授是ETH的教授,但平時工作是在瑞士的國家研究——保羅希爾研究所。

總體來說讀博的內容就分為 研究 代課 這兩版塊,平 常科研實驗都是在保羅希爾研究所,但是要去上一些課或者去代課就要去ETH。我這個組大部份的學生還都是歐陸的。就是瑞士原生的,以及德國的,奧地利的、法國的,然後如果是歐陸以外的話,就是中國和印度的學生比較多。

然後團隊氛圍的話,我個人感覺我們組是比較輕松。

導師和我們這些學生之間相處模式比較輕松,不是那種很嚴格的上下級關系或者是要求你去做什麽什麽, 這邊的導師更多是傾向平等交流。

然後另外一點就是, 他們把生活和學習工作都分得很開 ,就是下班時間是肯定不會來找你的,周末也肯定不會來找你。所以整體來說。相處還是比較愉快。平時工作時間是周一到周五,主要是也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周末是不允許在實驗室加班,你要在家裏加班隨便。

化學實驗室按合約上來說, 每天應該是要工作八個半小時 ,不規定打卡,工作時間反正你自己心裏有數就行。

你可以九點來,五點多走,十點來12點來,八點多,時間很靈活。

我了解到的我們這個研究所和我這個ETH這個學院,大部份是以實驗為主的,所以時間基本上都花在讀文獻,然後實驗設計做實驗,還有最後的數據分析上面。

老師他比較註重這個科研的品質,不太追求速度。所以基本上不會強迫你限時完成。他希望你從 底層 到也就是從最下面到 最上面 一個要搭建一個 完整的體系 。

此外,每個月固定和他會有一個 兩個半小時 的討論。如果有什麽突然出現一個比較好的結果,或者想要跟他討論的,就隨時跟他約討論就行。

生活開銷

生活開銷方面, 一個月2500瑞士法郎 左右。然後主要的很大的一塊的消費 60% 左右就是住宿上,主要是 住宿 比較貴。當然,這取決於你對不同人對住宿的要求。我是住的單人公寓,所以就貴一點。

但如果你願意去合租,就去住學生公寓,那就會便宜可能一半, 所以說如果是稍微節約一個月1700~1800瑞士法郎左右 ,我覺得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你要生活舒服一點,就一個月 2500 左右。

如果你要生活很好,那就肯定就一個月 3000多4000多 瑞士法郎 ,開銷的話因人而異,但是如果是最基本的, 就一個月1700~1800瑞士法郎。

中西博士培養體系和畢業難度

我覺得中西教育體制各有特點, 國內教育註重團隊合作和高效率, 能夠快速產出高品質成果,但可能對學生壓力較大。

相比之下, 瑞士等西方國家更註重個人全面培養 ,鼓勵深入研究和產業化套用,雖然前期成果產出較慢,但長期積累有助於厚積薄發。

兩種體制各有優劣,適合不同個人需求和職業規劃。國內適合追求快速成果和高效率的人,而瑞士等西方國家適合願意長期積累和全面培養的人。

在中西教育體制裏,合約制研究通常分兩種: 一種是偏學術的 ,就是搞國家計畫,重點在學術成果上; 另一種是和企業合作 ,更看重實際套用和企業滿意程度。

學術型的,雖然不像國內那樣要求發很多論文,但得達到一定的學術水平,比如至少發兩到四篇。

企業合作型的,可能不太在意論文數量,但得確保研究成果能落地,比如能申請專利。

不管是哪種,答辯時都得經受住學術委員會的嚴格考驗, 至少得準備兩到三小時的問答。 所以,雖然看起來壓力不大,實際上要求還是挺高的。

你得做出有分量、有品質的東西,不然很難過關。總的來說,兩種體制都要求你投入大量工作,只是對成果的期望和評價方式不同。

文化沖擊與「紮心一課」

西方的同學真的很會享受生活,太太會玩了, 在這方面我的價值觀受到了很大「沖擊」。

我剛到瑞士的時候,不太習慣他們的生活方式,因為我之前在德國讀書三年,但瑞士人更會玩。我們組的人,工作日也會找時間運動,比如攀巖、打羽球,周末更是會去徒步或者夏天去湖裏遊泳。

他們放松的方式主要是 接觸大自然 ,瑞士不像我們有KTV、網咖這些娛樂。

一開始,我周末就想在家休息,但他們告訴我,出去運動才能更好地放松和充電。我最初不太理解,但後來跟著他們一起去爬山、徒步,慢慢就適應了。

我開始接受他們的生活態度:努力工作學習,但也要好好享受生活。 他們認為,如果現在能快樂,就不必等到以後 。

這種態度也影響了我,讓我對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有了新的認識 。簡單來說,就是學會了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樂趣,享受當下。

再講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我今年是博士三年級,然後每一年我們這個所裏面會要求導師和學生有一個雙向的評價,民主互評。

因為 我們和導師關系其實很平等 ,我對他有什麽不滿不爽的,我就可以直接跟他說。有次互評時,我就跟我老師說:

「我覺得我們組成果出的太慢,比如說發文章效率不是很高,因為我打算以後是要回國的。我覺得這樣對我不利。如果發不了那麽多文章,又沒有那麽多高品質學術期刊會高影響因子的文章,以後回去面對和中國學生的競爭,就會很吃虧。」

影響因子的英語就是impact factor,然後我老師就問我,他說:

影響因子高的期刊做出來的成果就一定有用了?
他說這個impact不應該是有多少參照它就是高。而是最終對這個產業、對這個社會有沒有impact,這才是真正的impact。」

他又繼續說:

「如果你做了這個東西,發了一個差點的期刊,你就覺得他沒有impact,你就覺得他不好嗎?」

他這一下把我問住了,確實很紮心,一直以來我沒想過impact factor裏面的「impact」該如何定義,然後我就說:

「我理解你說的,我們是為了做一個很好的東西,但是我還是需要在面子上過得去。就是我一定需要一些數位上的東西。」

然後最後他就妥協了。然後他說他說行,又補充說:

「針對你的情況,我會去協調調整一下。但是你絕對不能為了數量去發,如果你是為了去發水文章,在我這我是肯定不給你過。」

我和老師就是觀念上的不同,他們並不覺得應該去追求數量,做一個東西,品質比數量更關鍵。「impact factor」給我上了「紮心一課」,這一點對我還是感覺影響挺大的。

職業規劃

我個人大機率傾向於繼續做一站博後。這個是基於我剛才說的,前期成果出的比較慢。

如果我以後想回國走學術的話, 肯定要做博後 ,但是如果在瑞士有適適合的工作我也會考慮,因為這邊其實在瑞士的公司上班挺香的, 所以工作和博士後應該會同時進行。

申請建議

我準備了三點建議或者是一些就是分享。

第一點的話就是讀博不容易, 不要為了文憑去選擇這條道路 ,否則你會很痛苦的,不管是讀研還是讀博都要想清楚你是不是真的熱愛這個專業?

一定要基於熱愛去選擇在這個專業繼續讀博,這樣的話就至少你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你會更有內在的驅動力,你有動力和勇氣去幫助你克服這些困難。

在讀博期間,不管你是從哪個地區來ETH讀博,都不要奢求別人能幫你太多,平時就要多註意培養一下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此外,在考慮讀博時,還要想清楚你的身體素質能否支持你去讀博?讀博是個漫長的過程,耗費時間和精力,需要強大的耐性,所以良好的身體素質其實也很重要。

第二點也就是在我看來一個非常關鍵的點, 一定要去認真的選課題組。

結合我自己的經歷來說,關於這一點, 我依舊很感謝佑途的老師,幫我整理了很多資訊 ,然後整理的過程也很細致,關於意精靈師的資訊,都幫我整理到一個excel表, 看表就能知道意精靈師做什麽,然後這個老師有什麽方向之類的。

在選擇課題組的時候,一定得花時間去看他最近幾年他的科研成果、規劃與方向,這些資訊基本上官網上都會有的,不要急於去做出選擇。

因為 有的坑,你一旦掉進去,你就很難爬出來 ,會讓你身心俱疲。

比如說剛才我說的像我們組他其實不適合任何人,如果你是那種焦慮型人格。

然後你來這的話你會很痛苦,你需要比別人花很多時間去做東西,然後這樣其實不適合你,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去內耗。

如果你抗壓能力比較差,那你也不要去選那些很卷的組,你也會很痛苦。

所以說要認真仔細的去了解課題組的總體氛圍,不要太慌的去做選擇, 好的選擇就是成功的一半!

然後很客觀的一句話,如果你想在這個專業做深一點,做細一點。好的課題組和導師絕對比好的學校重要!

如果你是為了找工作讀博,那你就去選一個好的學校。如果你想好好做研究,做學術,那你就去選個好的課題和導師。

然後第三點,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就相信自己的能力。 你要相信自己的刻苦,一定會給你帶來收獲!收獲可能不是立竿見影的,但是當你在這個路上花了一定的時間和精力,那麽慢慢地你整個人都會變得更優秀!

在提升自我的過程中, 你的能力可能是表象的,但是你的內核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內核一定會更強大, 這就是功不唐捐,你所走的每一步路,肯定都算數的,

無論如何,請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