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寶寶出生後的神秘10 分鐘,都發生了什麽?媽媽們絕對想不到

2024-09-27教育

對媽媽們來說,寶寶的出生意味著瓜熟蒂落,自己的心也可以稍稍放下了。

不過,對於寶寶們來說,他們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你知道寶寶剛出生後的10分鐘都經歷了什麽嗎?

part1

「呼吸關」

產房內,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媽媽的宮口已經全開。

接下來,就是寶寶的分娩了。

助產士不斷指揮者媽媽開始深呼吸, 這個動作可以在增加腹部的壓力,來推動寶寶的頭部外露。

助產士口中不停地念叨著:出來了、出來了~

不多時,渾身沾滿羊水和媽媽血液的幼崽就來到了這個世界。

現實世界的氣流沖擊之下,寶寶第一個要學會的就是自主呼吸。

這對於寶寶而言,是一個必須克服的「難關」。 因為這與寶寶此前在子宮中的呼吸機制截然不同。

原本他們泡在羊水之中,屬於無氧呼吸的狀態。在媽媽的「小房間」裏,寶寶的肺部處於閉合狀態。

他們的氧氣來源主要透過臍帶傳輸,臍帶不僅可以轉輸母體的營養,還能夠傳輸氧氣。

這些氧氣會直接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進行結合,然後被輸送到需要氧氣的細胞與組織之中。就這樣,寶寶實作了無氧呼吸。

而這時候,寶寶們的肺部充斥著羊水。

當寶寶經過長長的、黑黑的、狹小的產道,肺裏的羊水也被擠了出來,但還有一部份羊水是殘留在鼻部、口腔。

這些地方要是「進水」了,對寶寶的呼吸來說可是個大難題!

大家想想自己學遊泳嗆水的時候,該怎麽處理呢?

自己清醒的狀態下,我們的身體會透過咳嗽的方式把水給「咳」出來。

但是剛出生的寶寶卻沒有這個能力,必須依靠助產士們的幫忙!

「臟兮兮」的小幼崽出來第一件事就是被遞到了「掌管」羊水吸收器的阿姨手上。

經過一陣「搗鼓」,鼻腔、口腔的羊水就出來了。但這還不夠,更多的是依靠寶寶們自己的能力——自主呼吸!

怎麽判斷寶寶會不會自主呼吸呢?

助產士一把拎起baby的小腳,「啪、啪「地開始拍打起來。

感知到了疼痛,一聲響亮的啼哭穿透了產室。

就這樣,寶寶的呼吸關順利闖過!

part2

「獨立關」

寶寶雖然已經從媽媽的身體裏出來了,但是他們之間的連線還沒有斷。

以前寶寶得靠臍帶來吸收媽媽給她的營養。

但是來到新世界,寶寶需要學會自己獨立成長。

在確保寶寶的啼哭洪亮有力後,將臍帶進行消毒,在寶寶臍根0.5cm處進行結紮,1cm處間斷。

這一剪刀下去,媽媽和寶寶的「有線連線」就被剪斷了。

這意味著寶寶要開始自己從外界獲取營養了,這也是她開始獨立邁出的一小步。

臍帶剪斷,雖然使孩子與母親之間的「有線連線」斷了,但心靈的連線永遠不會斷,孩子還是媽媽的親親寶貝。

接著,一張皺巴巴的小臉就湊到了媽媽的面前。

看著這個臟兮兮的「小老頭」順利出現在自己眼前,想必媽媽也欣慰極了。

不過對於助產士來說,肚臍的工作還沒有做完。剪斷後,還需要使用無菌紗布包蓋,並且用臍帶部進行包紮。

如此小心、嚴謹的操作,可不是多余的。

因為剪斷臍帶後,這就給寶寶留下了有創傷口。而傷口最怕的就是細菌感染,人類幼崽可沒有這麽強的抵抗力。

早些年,很多在家生產的嬰兒因為臍帶感染的報道屢見不鮮。

即便是現在,在資源有限的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在家庭分娩的情況下,感染率顯著較高。

在醫院出生的嬰兒中,感染率可達8%,而在家庭分娩的嬰兒中,這一比例可能高達22%。

在後續的護理中,必須重視寶寶臍帶的消毒。傷口幹燥愈合再到形成圓圓的肚臍眼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時間。

所以這項消毒工作不僅要拜托護士阿姨,更要拜托拜托寶寶的爸爸媽媽。

這一關也算寶寶們順利闖過啦,接下來我們就到了第三關!

part3

「溫度關」

寶寶在一眾助產士阿姨的迎接下,從溫暖的的子宮到產房,身體所經歷的溫差是巨大的。

人體正常溫度為37攝氏度,而產房的室溫一般只有22-24攝氏度。

這一串「魔法攻擊」威力可不小。

法國科普紀錄片【寶寶的奇妙旅程】稱,這一刻寶寶所感受到的寒冷不亞於成年人被關進0度冰箱的感受。

簡直就是從家裏閃現到北極的程度!

初來乍到這個世界的小baby其實各個器官都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包括她的體溫調節中樞。

像正常成人,當機體感覺到寒冷的時候,我們的中樞就開始工作了,它就相當於「指揮部」。

指令發到運動系統,我們就會透過身體顫抖、跺腳等增加活動的方式來產生熱量。

指令傳達到血管,體表血管就會發生收縮來減少熱量的流失。

但小寶寶就無法對自己的身體發出如此清晰的指令,而且肌肉不發達,那麽對外界溫度的調節能力自然就差。

而且我們的身體能夠在寒冷的情況下將溫度維持在正常範圍,靠的主要就是保溫強與散熱快。

要想保溫強,脂肪可就是個好東西了,它是我們機體熱能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但是寶寶的皮下脂肪比較薄,本身的保溫能力就比較差。同時寶寶的體表面積也比較大,血管多,更容易散熱。

產熱少、保溫弱、散熱多,這些都是寶寶的「缺點」。

每當環境溫度持續降低、保暖措施不足或者沒有及時進食(熱量攝入)時,這些劣勢更加凸顯,甚至有可能發生低溫癥。

這種威脅到寶寶生命的疾病,多在產後24小時內發生。

所以,一定要好好幫助寶寶們保暖。

面對這一關,我們需要給寶寶做些什麽?

當然是趕緊把「臟兮兮」的小寶擦幹凈,然後穿上幹凈柔軟的衣服啦。

頭部占整個體表面積的1/5,所以給寶寶戴上小帽子也很有必要。

如果是早產或者是健康指數不足的寶寶,還需要送到恒溫箱,來幫助她們保持體溫。

順產的寶寶可以采取皮膚接觸法,也就是放到媽媽的胸前。

體溫傳導的同時,兩顆心也在連線。

是不是到這一步就大功告成了呢?

當然還沒有!

寶寶還需要透過大「boss」助產士阿姨的最終考核——阿氏測評。

其實這個考核有些像第一關的延續。

接下來,寶寶會被帶到一張小床上,被擺弄小胳膊小腿兒。

這些行為主要是測定寶寶的心跳、呼吸、膚色、反應以及肌張力,判斷孩子有沒有出現窒息或者缺氧的情況。

這個測試在寶寶出來的1、5分鐘後進行,也就是說要測定兩次。評分達7分以上才會被助產士阿姨認定為健康寶寶!

考核完畢,但寶寶的「忙碌」還在繼續。

接下來,寶寶又被阿姨帶著去印小腳丫;領取自己的「身份證」,腕帶;然後就可以順利回到媽媽身邊啦。

媽媽們想不到吧,從出生起,寶寶們的行程就排得滿滿當當了。

參考文獻:

[1]潘玉惠.早產兒住院期間低體溫幹預的研究進展[J].中國誤診學雜誌,2019,14(9):430-432.

[2]Tong F, Wang J, Xiao R, et al. Application of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in the screening of monogenic diseases in China, 2021: a consensus among Chinese newborn screening experts[JJ. World J Pediatr, 2022, 18 (4):23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