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收藏】繼續關註【跟著文物看古今】特別節目。今天繼續帶大家走進九江市民俗博物館。古代人喜歡紅色,於是工匠就把所有能看到的紅色都調變成釉,裝飾在瓷器上。
祭紅釉是在紅釉的基礎上燒制出的一種特殊色彩,而在古代人的生活裏,跟紅色有關的那一抹色彩都統稱為胭脂紅。而瓷器上的胭脂色又是另外一種樣子了,品類有鈞紅、郎紅、豇豆紅和祭紅等,這些都屬於高溫紅釉瓷。
紅釉瓷是以高溫的氧化銅來制色,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郎紅、鈞紅、豇豆紅燒制出來的顏色,表面的紅色都不是從頭紅到尾,在個別地方會有深淺不一的釉點顯現出來,所以就會給人一種釉面麻麻點點的感覺,這就是紅釉瓷柴窯燒制的最大特點。
九江市民俗博物館館員孫雯介紹,這種瓷器叫做撇口瓶,在清代雍正時期創燒,主要供給皇宮內部使用。
這樣吉祥喜慶的紅釉瓷最早出現於唐代,彼時的長沙窯就率先出手,高溫制作了紅釉瓷,緊接著鈞窯也掌握了制作紅釉瓷的秘方,不過它確是無意當中做出來的,富含銅的孔雀石高溫之後滲入到青瓷釉中,沒想到居然得到了這一抹紅。
元代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在漫長冬夜的雪地上策馬揚鞭,他們對太陽和火焰充滿敬意,紅色也因此成為元朝僅次於藍白的第三國色。蒙古鐵蹄每到一地,必掠工匠,透過這種方式,元代統治者聚集了大量瓷工,他們被充沛到景德鎮的浮梁瓷局,集體智慧終於讓高溫銅紅釉真正登上歷史舞台。
到了明代,景德鎮的燒瓷技藝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紅釉瓷終於迎來了屬於它的盛世。在永樂時期,官窯燒制出了比我們現在看到的紅釉瓷還要紅的,就像鮮血一樣的釉色,到此紅釉瓷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一直到清代郎窯紅重現江湖。
清代紅釉瓷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各個品種爭相出爐,品類繁多,已經到了讓人眼花繚亂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