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古代錢幣的瑰寶——雕母

2024-10-06收藏

雕母,是中國古代錢幣寶藏中最璀璨的明珠,是中國古代錢幣星空中最耀眼的星辰。在源遠流長的中國貨幣史上,雕母獨占錢幣鰲頭,價值千金萬兩,絕大多數錢幣收藏者,搜羅一生,難得半枚。個別「錢癡」,為此抱憾終身,死不瞑目。

說到雕母難得,就不得不簡要地說一說中國古代錢幣的鑄造方法了。

在唐朝之前,中國的鑄錢,采用的是範鑄法。其錢範,主要有泥陶範、石範和銅範。從唐朝開始,發明了鑄錢的新工藝——母錢翻鑄法。關於母錢翻鑄法的工藝流程,明代的科學家宋應星在其著作【天工開物】中做了詳盡的介紹,筆者在以前的文章中,對【天工開物】裏的這篇文章做了詳細的圖解。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瀏覽一下。https://m.toutiao.com/is/iBd1bfVk/ - 天地人2019:【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告訴我們:翻砂鑄錢的流程是這樣的】 - 今日頭條

從唐朝至清朝,翻鑄法的工藝流程大體相同。仔細看看下面這張圖,看官便可明了翻鑄法鑄錢的基本流程:

中央有關錢幣管理部門,在得到皇帝開鑄新錢的諭旨後,要立即組織有關官員、工匠設計新錢的圖案(錢文、直徑、重量、厚度等)。圖案敲定,經皇帝禦批後,再指定專門的工匠,利用象牙等易於雕刻且不易變形的材料,依葫蘆畫瓢,雕刻成牙樣,然後再送呈皇帝過目。如果皇後恰好在場,可能皇後也要先睹為快,把玩摩挲一番。北宋的劉斧在其著作【青鎖高議】一書中曾記載:唐時,玄宗在禦覽開元通寶樣錢時,貴妃伸手拿了過來,在樣錢的背上用指甲掐了一下,由此,開元通寶上留下了貴妃的甲痕。故而,我們所見的開元通寶錢背上,多有月痕。這個香艷的傳說,其實是劉斧先生編的一個段子。人們說的開元通寶錢背上的「月痕」,其實是鑄造人員留下的爐別標記(見孫仲匯【古錢】)。

牙樣透過皇帝的禦覽後,雕工即照牙樣「複制」雕母。雕母仍由雕刻技術登峰造極的工匠完成。選用上好的銅材,再經過多次冶煉提純,達到質地細膩,色澤溫潤,絕不會開分裂形。雕母的加工程式極為繁復。每一道線條,每一處細節,都要反復打磨,力求臻於完美。

雕母的錢體規整而厚重,尺寸大於鑄母,更大於同類的子錢。邊緣和穿口都經過精心修整,光滑圓潤,棱角分明。

雕母的表面光潔,內、外郭挺立,地章平整而光滑。錢文筆劃深峻,線條挺拔,絕無粘連。圖案和錢文搭配協調,相得益彰。

從理論上說,每一種錢幣,只有一枚「合格」的牙樣,也只有一枚「合格」的雕母。送呈皇帝的樣錢和雕母錢,流入民間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常平日上網時,見一些網友曬出自己的「寶貝」, 聲稱自己淘到了一枚或幾枚雕母,或者是鑄母、大樣等。其實可以斷定:這些網友淘到的寶貝,最好的,也可能是品相好一點的普通錢幣,絕不是什麽母錢和樣錢,更不是什麽雕母。如果錢幣市場上有人叫賣雕母,那他十有八九就是個根本不懂行的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