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民國通寶——被收藏者遺忘在角落卻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錢幣

2024-10-06收藏

錢幣收藏者在搜羅中華民國錢幣時,一般只關註兩類錢幣:一類是民國銀元中常見的孫小頭和袁大頭;另一類是民國時期或擔任過短暫時期的總統,或割據一方的大軍閥頭像銀元。如:民國十二年曹錕憲法銀幣、朱玉璞像背雙旗人像銀幣、段祺瑞像中華民國執政銀幣、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銀幣,等等。

袁像三年背嘉禾銀幣

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銀幣

然而,公開發行的袁大頭,除了甘肅簽字版及其它少見的版式之外,大部份普通版式的袁像銀元,現在的市場行情,也就一千多元。孫小頭銀元的價格更低。後幾種銀幣,均屬於試鑄性質,當時,或贈送給有關官員,或作為紀念收藏。因此,現在千金難求,萬兩難買。網路上、市場上兜售的,基本無一為真。

光緒十三年(1887年),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創辦了廣東造幣廠,引進了英國先進的制幣機器。過了兩年,該廠開始制造銅元。從此,中國誕生了國產的機制幣,澆鑄法(範鑄法、翻砂法)鑄錢的工藝,逐步結束了鑄幣的歷史舞台。這個時期,造幣廠曾經制造過光緒通寶方孔機制幣。

民國重寳 當十

民國通寶 當十

到了民國時期,有的省份曾經用翻砂法鑄造過民國通寶方孔圓錢。面值大多為當十,即當十文小平銅錢使用,也和一枚當十銅元的幣值相等。這個時期,是由手工澆鑄向機器制幣過渡時期,雲南、福建等省在制造銅元的同時,也用機器制作過一些民國通寶。這些機制方孔圓錢,幣值大都為一文、二文,在市場上充當「零錢」(輔幣)使用。

機制幣 民國通寶 一文

民國通寶方孔圓錢,不管是翻砂鑄造的,還是機器制作的,都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一是因為鑄造的時間短,二是翻砂鑄造民國通寶利潤不高,機器制作面值一文、二文的方孔圓錢,利潤空間更小。不像制作銅圓,利潤豐厚,各省局爭先恐後的大量鑄行。當時,各省錢局只是在制作銅圓的同時,順便制作了一些機制的民國通寶。因此,民國通寶的存世量是較少的,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網上有售賣的,普通的,標價300元以上;花錢性質的,均在千元以上;個別特殊版別的、合背的,拍賣公司的標價都在萬元以上。

選擇大於努力。我們在搜羅民國錢幣時,不要把眼睛只盯在孫小頭、袁大頭上。更不要輕易地購買那些軍閥紀念幣,因為那些銀元,基本上都是試鑄性質的,根本就沒有公開發行過。我們何不另辟蹊徑,多加關註民國通寶的行情,遇到真幣,且價格不高時,該出手時就出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