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至少6家科創板公司被坐實財務造假,背後是這5家保薦機構,有的企業持續造假數年

2024-01-17股票

財聯社1月16日訊(記者 肖斐歆) 科創板開板已有4年,在這期間,有6家上市公司被坐實財務造假,並收到了監管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這6家公司分別是紫晶儲存、澤達易盛、力源科技、羅普特、卓錦股份和*ST慧辰,保薦機構分別對應中信建投、東興證券、中信證券、國金證券、海通證券、中信證券。

據記者觀察,多家公司財務造假貫穿IPO前後,造假周期長、數額大,且往往伴隨著上市後的業績「大跳水」。券商機構作為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保薦者,及持續督導的核查參與者,

執業品質自然也是被打上了一個問號。

多家公司財務造假周期長、金額大

力源科技、羅普特、卓錦股份和*ST慧辰四家的財務造假,主要與在招股說明書、定期報告中虛增營業收入、利潤,虛減營業成本有關。

力源科技在2021年報中,虛增營收約1.04億元,虛增利潤2707萬元,分別占當期披露金額的24.71%和68.23%。

羅普特在2020至2022年持續財務造假。經查,羅普特透過提前確認計畫收入,虛增2020年營收2.14億元,虛增2020年利潤1.46億元,分別占當期披露金額的34.65%和81.21%;虛增2021年營收1.12億元,虛增2021年利潤2074.74萬元,分別占當期披露金額的15.42%和20.41%。在2022年,則是進行了虛減利潤的操作,達7310.09萬元。

卓錦股份透過將部份保證金名義計入往來款,在2021年虛減營業成本2796.52萬元,進而虛增利潤2705.67萬元,分別占當期披露金額的11.47%和57.84%。

*ST慧辰的造假行為則貫穿IPO前後。在招股書披露的2018年、2019年,公司分別虛增利潤555.31萬元、1785.55萬元,占當期披露金額的7.33%、25.16%。上市後,公司仍「不改陋習」,2020年虛增利潤6096.16萬元,占當期披露金額的60.09%;2021年、2022年分別虛減利潤1721.19萬元、10496.20萬元。

不難發現,上述多家公司財務造假周期長、金額大,其中「帶病闖關」更是涉嫌欺詐發行,作為資本主義市場的看門人,保薦機構、持續督導券商卻未能發覺異樣,無論深層原因是什麽,都反映了中介機構的執業品質有待提高。

兩家科創板公司首批退市

紫晶儲存是科創板開市以來,首家被立案調查的公司。作為「藍光儲存芯片第一股」,紫晶儲存在上市前營收和凈利潤保持高速增長。2016至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49億元、3.13億元、4.02億元、5.1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308萬元、5364萬元、1.04億元、1.38億元。在上市首日,股價大漲接近300%,最高達一股89.59元。

上市即巔峰後,紫晶儲存的業績上市第一年就開始「大變臉」。經查,2017年至2020年,公司虛增利潤2162.71萬元、3903.63萬元、1.45億元、1.69億元,占當年利潤的35.82%、32.59%、94.55%、150.21%。

根據公告,紫晶儲存在IPO報告期內有「三宗罪」。虛增營業收入及利潤、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資訊披露違法違規。在上市前三年就開始系統性持續造假的紫晶儲存明顯是有意為之,「帶病申報」。如此長時間的業績粉飾,中介機構卻未能發現,很難自圓其說。事發之後,保薦機構中信建投表示已勤勉盡責,但常規核查手段失效,未能發現異常。針對這一說法,監管表示不予置信。

澤達易盛和紫晶儲存同屬於編造重大虛假內容,欺詐發行。去年4月,澤達易盛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公司存在虛增營業收入及利潤、編造重大虛假內容、未如實披露關聯交易及股權代持情況、虛增在建工程等一系列違法違規行為。2016年至2021年,澤達易盛在6年間虛增營收5.65億元、虛增利潤2.96億元。

上市首日,澤達易盛股價最高達一股85.99元,股價上漲317%,隨後一路下跌,直到在停牌前,以4.14元股價畫上了句號。保薦機構東興證券及其他中介機構,因涉嫌在相關執業過程中未勤勉盡責,依法受到嚴懲。

在監管「零容忍打擊欺詐發行」訊號的釋放下,紫晶儲存與澤達易盛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成為科創板首批退市公司。發行人、公司負責人遭嚴懲的同時,保薦機構和保代也難咎其責,被出具多張罰單,與其他中介機構及相關當事方共同出資賠付投資者。

中信建投等四家中介機構交納合計12.75億元承諾金,前期已賠償投資者約10.86億元。此外,因在紫晶儲存中的失職行為,中信建投被罰沒約1.77億元。

東興證券與其他中介機構、相關當事方共同出資3.4億元設立澤達易盛事件賠付專項資金。

同時,兩家券商的投行業務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負面影響。中信建投作為第一梯隊券商,在2022年、2023年的投行業務品質評價中,都無緣A類。東興證券在8月份披露的2023半年報中,投行收入在五大主營業務中墊底。2023上半年,東興證券的投行營收為1.01億元,同比減少78.24%,僅占總營收的5.58%,較去年占比下降20.58%。

對相關責任主體立體化追責

去年4月,證監會就科創板首批欺詐發行案答記者問中,就強調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堅持「零容忍」要求。

針對嚴重財務造假導致的欺詐發行,監管機構將從發行人、控股股東、實控人、中介機構及相關責任主體進行立體化追責。

具體而言,一是對於證券發行人及相關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首惡」堅決嚴懲,全方位追責;二是依法支持適格投資者及時有效地追究違規上市公司及其相關中介機構等責任主體的民事賠償責任;三是對於為上市公司提供保薦、承銷服務的證券公司、出具審計報告的或者法律意見書的證券服務機構等違規主體實施精準打擊;四是關於中介機構的責任人員,如果在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案件中發現相關中介機構責任人員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予以嚴處。

同時,監管表示,將會對案件所涉中介機構開展「一案雙查」,重點關註中介機構是否在相關執業過程中勤勉盡責。

值得註意的是,因涉嫌欺詐發行證券罪,紫晶儲存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被批捕。根據相關規定,實際控制人鄭穆、實際控制人一致行動人羅鐵威涉嫌欺詐發行證券罪,被采取強制措施。上述二人現羈押在梅州市梅縣區看守所。另據公告,二人現已被梅州市檢察院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