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東南亞研究 | 周期交疊下的復蘇機遇——2024年中國香港經濟及金融市場展望

2024-01-13股票

香港經濟,港匯,港股

2023年中國香港經濟復蘇呈現「外冷內溫」、整體由內需拉動。近年來中美經濟錯位復蘇背景下,中國香港「U型」復舒達征更加明顯。從行業貢獻角度來看,近年中國香港GDP增長動能轉換加快。步入2024年,消費旅遊料將繼續正向拉動經濟增長,而若美聯準於2024年開啟降息、半導體需求回暖、主要經濟體陸續進入補庫存周期,下半年香港貿易物流、金融及地產行業對經濟的拉動力料將增強,全年有望延續復蘇,GDP增長或為3%左右。

金融市場方面,對比以往美聯準加息周期中港元匯率走勢,在外圍利率高位維持階段,港元HIBOR階段性回落仍有可能為港匯帶來階段性壓力。整體而言,海外流動性逐步釋放利好資金回流新興市場,提升港元資產吸重力,美港息差較難突破前高,港匯中樞預計逐步轉向聯系匯率制度偏強區間。股債方面,以往降息周期開啟前港股均出現上行,但基本面的修復仍然是2024年港股反彈的底層邏輯。中美利差倒掛料於短期內維持,離岸人民幣市場有望延續增勢。

本地政策方面,隨著本地消費整體穩健復蘇,香港特區政府料將暫緩短期直接消費刺激措施,財政整體方向料由上一財年的「中間偏松」轉向小幅收緊。而隨著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完善、政策支持本地經濟多元轉型,中國香港有望進一步鞏固相關傳統行業優勢、並培育經濟增長的新興動能。

一、經濟增長

1.1 回顧:中美經濟錯位復蘇下中國香港經濟增長動能轉換

2023 年中國香港經濟復蘇呈現 外冷內溫 、整體由內需拉動。 2023年初香港實作內外通關、服務輸出和消費成為香港經濟復蘇的主要拉動力;而外部需求承壓、金融環境收緊背景下,香港進出口持續下跌、資本市場寬幅波動、利率攀升抑制樓價及地產成交。2023第一季度香港經濟反彈力度較強(同比+2.9%),第二季度(+1.5%)、第三季度(+4.1%)復蘇不及預期,香港特區政府最新預測2023年全年經濟增速為3.2%。而隨著外圍市場逐步形成美聯準將於2024年上半年降息的預期,內地及香港進出口同比邊際改善、疊加香港特區政府加強旅遊宣傳及支持政策,在同比較低基數下,香港第四季度GDP有望延續4%左右的同比增長。

中美經濟周期錯位下、中國香港 「U 復舒達征更加明顯。 過去多年,中國香港經濟與內地關聯程度不斷加深,但在港幣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下,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管局)又需要與美聯準貨幣政策保持同步。2020年以來,中美在防疫政策、經濟復蘇、通脹水平等多個維度都出現錯位發展;2022年美聯準開啟大幅加息周期後,中美貨幣政策錯位更加明顯,利差倒掛加深進一步帶來了資產表現的分化、擾動中國香港股債市場及金融行業表現。從歷史增速來看,在中美經濟共振向下的時期,中國香港經濟下行振幅更大;而近年來中美錯位復蘇背景下,中國香港基本面與貨幣政策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凸顯、轉向全面復蘇所需時間亦更長。


從行業貢獻角度來看,近年來中國香港 GDP 增長動能轉換加快。 當前,中國香港是全球服務業主導程度最高的經濟體之一,2022年所有服務行業增加值占GDP [1] 比重達90.1%、制造業占比不足1%。將本地各類服務業按其內容劃分,「消費旅遊、貿易運輸、地產建造、金融保險」四類主要行業 [2] 合計占GDP比重約為90%。其中,金融保險相關行業增加值占比由15%提升至2022年的26%;在此期間傳統的地產相關行業增加值對本地經濟的貢獻有所減弱。2018年以來多因素拖累下,全球供應鏈執行受阻、中國香港的貿易物流行業整體負向拖累經濟增長;而在疫後復蘇階段,消費旅遊則成為本地經濟主要的向上拉動力。從季度數據看,2023年以來主要行業整體呈現邊際回暖,其中消費旅遊的向上動能逐步減弱、金融服務行業的執行則受到美聯準加息影響、向下拖累GDP增長。值得註意的是,由於衡量地產租賃市場的「樓宇業權」行業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較高,在住宅租賃需求相對活躍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地產市場買賣成交下滑、樓價下跌的影響,年內地產相關行業合計增加值對經濟增長實作正向拉動。

1.2 展望:2024年香港經濟增長動能有望進一步鞏固

海外方面,根據IMF和OECD的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基本持平2023年,G4發達經濟體中,美國、日本將較2023年增速放緩,歐元區和英國則相對改善。結合美國當前所處的房地產、投資、庫存三大周期 [3] 位置來看,美國經濟料在2024年初承壓,此後經濟有望重拾韌性;2025年後美國預計將進入第二庫存周期下行期,投資周期可能進入衰退期(同比增速快速下行)、並與房地產周期衰退視窗高度重合。內地方面,在不同周期的交疊作用下,經濟或延續波浪式復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先立後破」積極政策訊號,內地財政政策料將更有作為、結構性貨幣政策或加大對「三大工程」、房地產企業的支持 [4] 。

在內地經濟波動回暖,美國經濟景氣度邊際回落但仍有韌性的背景下, 中國香港有望進一步穩固復蘇動能、加快發掘中長期本地經濟的新增長點。 外圍市場或於2024年開啟降息,金融及地產行業對經濟的拉動力料將增強,香港經濟2024年或延續3%左右的溫和增長(2011-2018年香港GDP年均復合增速為2.9%)。具體來看:

1.2.1 消費旅遊料延續正向拉動、增速或放緩

2023年中國香港恢復內外通關以來,月度平均訪港旅客數量恢復至疫情前平均水平的70%左右,零售銷售、酒店入住率及餐飲業收益也整體恢復80%以上;本地整體失業率及消費旅遊行業失業率共同回落至歷史低位。

後續看, 市場預期美聯準即將開啟降息周期、財富效應有望增強,人民幣匯率整體企穩也利好訪港旅客消費增長。同時,香港特區政府持續推出吸引人才、支持旅遊業發展的措施,包括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擴容「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面向東協、「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放寬「境外人才簽證計劃」來港政策,以及於2024年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等,有利於中長期拉動消費需求增長。但同時,通關後香港居民北上、外遊消費回歸常態,且內地訪港旅客消費模式料將延續由消費購物向註重文化體驗的「深度遊」轉變,或形成旅客和消費的「凈外流」;疊加香港特區政府零售及生活類補貼疫後退坡、以及2023年同比高基數的影響,相關行業短期內進一步大幅提升的空間較為有限、2024年增速料有所放緩。

1.2.2 外圍補庫需求有望帶動轉口貿易溫和復蘇

中國香港對外貿易以轉口為主 [5] ,在外圍通脹高企、金融環境收緊及地緣政治局勢等超預期因素擾動下,中國香港整體貨物出口於2023年1-11月同比收縮9.4%。但2023年下半年以來,隨著香港與內地跨境運輸逐步恢復、歐美企業庫存指標呈見底態勢,東南亞景氣指標整體保持擴張、2023年1-11月內地出口同比扭轉跌勢,香港出口貨值跌幅也逐步收窄、並於10-11月同比回正。

步入2024年,全球經濟實作軟著陸的可能性增強,世界貿易組織最新預測全球商品貿易量於2023年增長0.8%之後、將於2024年增長3.3%;但各市場復蘇節奏分化加深,外部需求仍可能階段性走弱。一方面,中國內地、美國及東協最新制造業PMI徘徊在50的榮枯線水平,而歐元區及日本仍處於收縮區間,短期內料將繼續掣肘中國香港貿易及運輸行業及本地中小企業營商信心回暖。另一方面,中國香港出口貨值中,馬達械及電子儀器相關產品占比超過70%;截至2023年10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連續8個月環比增長,全球及亞太地區半導體銷售同比跌幅逐步收窄,體現相關產品需求呈現回升態勢。電子產品轉口貿易的復蘇有望帶動中國香港轉口貿易及相關服務業溫和增長。整體來看,中國香港2024年進出口貨值或錄得5%左右的增幅。

1.2.3 地產市場或扭轉「量價齊跌」走勢

本輪加息周期以來,中國香港地產市場成交及住宅樓價指數隨本地利率提升持續下降,2022年住宅樓價指數下跌逾15%、創1998年以來最大跌幅;受通關效應短暫提振,住宅樓價在2023年第一季度明顯回暖,但隨後抹去年內升幅,截至2023年10月累計下跌4%。同時,隨著物業估值走低,中國香港負資產按揭貸款 [6] 規模、按揭貸款拖欠比率均創2008年以來新高。從歷史表現來看,中國香港住宅樓價指數不必然隨美聯準加息周期走低,亦受供給預期、購房稅收政策及非預期外部沖擊的擾動。值得註意的是,相比住宅售價的跌勢,2023年以來中國香港住宅租金指數整體回升,體現樓市參與者在高利率環境下「轉買為租」,整體住房市場仍然「供不應求」。

步入2024年,一方面,在美聯準正式開啟降息周期前,中國香港高利率環境預計仍將維持、疊加股市仍有波動風險,地產市場成交預計延續疲弱;前期積壓的一手樓盤及二手市場賣家或延續低價出售,上半年樓價指數仍有可能反復下跌、跌幅預計在5%以內。另一方面,香港特區政府【2023年施政報告】十余年來首次調降住宅購房印花稅 [7] ,實質有效降低外來人才在港置業門檻,中長期提升香港對人才的吸重力。相關調控措施有望於美聯準開啟降息、本地利率高位回落後進一步顯效,帶動樓市成交需求釋放及樓價回暖;而人才湧入香港亦有望繼續提振住宅租金表現。同時,市場期待特區政府於2024年初的【財政預算案】中進一步「減辣」、降低購房資金成本,成為潛在利好因素。

1.2.4 金融行業有望隨外圍降息回歸正向拉動

2023年以來訪港旅客加速修復、本地經濟溫和增長,銀行業凈息差隨加息周期進一步擴大,總體支持銀行及保險業務的回暖;香港金管局數據顯示,中國香港零售銀行2023年前三季度凈息差同比擴大51bp至1.68%;香港保險業監管局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險業毛保費總額為4286億港元、同比下降1%;同比低基數下,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同比大幅增長約46倍至468億港元。而在香港資本市場大幅波動下,銀行業非息收入、證券資管等非銀金融機構業務表現整體仍不及預期。同時,樓價下跌繼續帶來按揭貸款負資產壓力、香港銀行業對內地房企的敞口風險仍待消化,資產品質進一步承壓。香港金管局數據顯示,零售銀行體系特定分類貸款比率(不良貸款率)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報1.69%、與內地相關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亦升至3.24%,均為2015年有記錄以來最高。

步入2024年,外圍市場加息周期基本結束、但降息時點仍待觀察,高利率環境下外貿與本地信貸需求仍然偏弱、境內外利率差距或導致部份中資企業融資需求繼續回流至內地,銀行業貸款規模增長仍受抑制;同時,港元資產價格表現仍有波動,非銀金融機構業務收益展望仍然偏謹慎。若美聯準於2024年轉向降息,有望釋放信貸需求、緩解不良資產壓力;同時,港股資金面壓力有望逐步緩解,在內地基本面及企業盈利整體向好、港股新股儲備仍較為充足的背景下,資本市場活躍度預計將逐步回暖,帶動銀行手續費收入及非銀金融機構收入的整體修復、全年有望綜合拉動經濟向上。

二、政策展望

2.1 港匯與貨幣政策

2.1.1 聯系匯率制度下香港金管局的貨幣政策

在港幣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 [8] 下,香港金管局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是維持港元匯率穩定。 聯系匯率制度執行的核心在於香港金管局透過調節港元貨幣基礎、影響市場流動性和利率,進而引導資金流動、令港元匯率維持平穩區間。港元貨幣基礎由四個部份組成,其中,負債證明書、政府發行的流通紙幣和硬幣兩個計畫為港元現鈔發行提供支持 [9] ;銀行在金管局所持結算戶口的結余總額(總結余)代表了市場短期的資金水平,而外匯基金票據和債券可以作為回收或釋放總結余的「蓄水池」,兩相轉化並行揮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作用。此外,商業銀行可以抵押其所持有的外匯基金票據或債券、透過貼現窗向金管局借取隔夜資金,參考的貼現窗基本利率則根據預設公式跟隨美聯準政策利率來被動調整。

回顧歷次美聯準貨幣政策調整中香港金管局采取的行動,可以發現,在加息周期前夕或港元流動性較為寬松的階段,香港金管局傾向於透過增發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回收市場上多余的流動性,在此期間總結余與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相互轉換、總和不變。當美聯準加息/降息周期開始後,金管局首先跟隨上調/下調貼現窗基本利率,但由於銀行體系主要依靠同業拆借來獲取流動性、較少透過貼現窗活動,相關調整對港元流動性影響較弱。而當港匯突突破兌換保證水平時,金管局直接透過貨幣市場操作買/賣港元,令總結余規模下降/上升,進而影響港元拆息,使港匯回歸正常區間。

2.1.2 美聯準降息前港匯仍有可能走弱

觀察2005年以來港匯走勢,港元向弱方保證水平靠近主要受到美聯準加息周期影響,與美港息差(1M LIBOR - HIBOR)變動有明顯相關性;但經濟基本面、地緣局勢等亦是重要影響因素。 上一輪加息周期中, 隨著2018年美聯準加快加息、中美貿易摩擦擾動香港市場情緒,港匯首次觸發弱方兌換保證,全年共觸發27次、金管局透過貨幣市場操作累計回籠1035億港元。值得註意的是,2019年美聯準停止加息、美元利率高位維持,而由於HIBOR滯後上行過程中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仍有回落, 美港息差觸頂前後港匯仍階段性承壓。 隨後,美聯準於2019年7月底開啟降息、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進一步采取量化寬松(QE)政策,帶動美港息差迅速收窄、步入倒掛區間;而在大型新經濟企業赴港上市、中概股回流背景下,外部資金大幅流入港元體系,港匯脫離弱方保證水平並迅速轉強,金管局多次向市場註入港元流動性後,總結余擴大至4000億港元以上的歷史高位。

本輪加息周期中港匯走弱整體情況與以往相似,但承壓時間點更為提前、資金流出壓力更加明顯。 港匯在美聯準Taper前便開始由強方兌換保證轉向7.80的中間值水平;2022年內港匯共計41次觸及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入市承接約2421億港元。 值得註意的是, 2023年初,美聯準延續加息、美元利率上行,而市場對港股預期回暖支持下,資金大幅流入港元體系、HIBOR明顯回落,疊加季節性因素影響,美港息差於2023年2月突破2007年245bp的歷史高位,隨後內地及香港經濟復蘇節奏偏緩、港股及地產市場交投轉弱,港匯於3-5月再度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入市回籠約324.5億港元,本輪金管局累計承接規模達到歷次加息周期中最大。

2023 年下半年以來, 港元體系流動性整體偏緊,HIBOR隨年末銀行結算臨近而整體上行, 美港息差逐步收斂、1M LIBOR-HIBOR年末倒掛,港匯年底回歸7.81的中間值偏強水平。但高利率環境下資金流向定期存款,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港股、地產市場估值修復 。截至2023年11月,銀行體系總結余於11月底報449億港元左右,自2021年的高位收縮了90%、處於歷史40%分位數水平;貨幣基礎總額降幅則相對較小,截至2023年11月報1.88萬億港元,自2022年初高位下跌約13%、仍處於歷史80%分位數水平。結合銀行存款於2023年內穩定增長來看, 資金階段性流出港股、港元體系,但仍留存在香港銀行體系、並等待恰當時機再度入場。

短期看, 當前市場對於美聯準降息的預期偏樂觀、仍有可能隨美國經濟基本面擺動,美元利率預計在2024年高位波動;而若港元HIBOR隨著銀行體系季節性因素的消退、年初回落,美港利差仍有可能再度走擴、屆時套息交易可能再度令港匯承壓。但相比2023年初,資金短期內大規模回流港元體系的可能性較小,流動性水平維持偏緊情況下,美港利差較難突破前高 。全年看, 海外流動性逐步釋放利好資金回流新興市場,中長期內地基本面在政策支持下復蘇向好的趨勢不變,本輪加息周期中港元匯率壓力最大的時期料已過去、而隨著外圍市場逐步轉向降息,2024年港匯中樞有望進一步靠近強方兌換保證。

2.2 財政、經貿發展政策

財政方面,內外因素共同影響下,香港經濟2023年復蘇步伐較年初預期偏緩 [10] ,2022-23財政年度實際赤字預計較年初預算案數位(544億港元,2022財政年度為1233億港元)更大。隨著本地消費整體穩健復蘇,特區政府預計將於2024年初的財政預算案中暫緩短期直接消費刺激措施 [11] ,並進一步聚焦中長期「匯企引才」及高品質發展舉措,整體財政政策料由2023年度的「中間偏松」轉向小幅收緊。

本地發展層面,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發掘本地經濟 多元轉型動能 的一系列措施、有望於未來三年內逐步推出或落地,包括依托香港 北部都會區 建設、繼續推動2022年12月釋出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措施落地,持續提升文化創意產業影響力,以及推動新能源交通產業發展、制定【香港氫能發展戰略】等。中長期來看,相關轉型策略有望激發創新科技發展潛能、並進一步鞏固相關專業服務優勢,為經濟增長補充額外動能。

大灣區層面,2023年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取得多項進展,包括港股通納入在香港上市的外國公司、推出內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北向「互換通」)上線等、啟動「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後續香港將推動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落實離岸國債期貨的措施、並豐富人民幣投資產品種類。有望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為兩地資本市場引入增量資金。

區域經貿方面,香港特區政府預期在2024年內舉辦或參與70多項聯系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成員和相關經濟體的往來活動、有望於年內正式加入該協定;除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外,香港也正在尋求與阿聯等中東國家探討雙邊自貿協定,與巴林的投資協定談判已進入尾聲,同時正與沙烏地和孟加拉國展開談判,中長期有望帶動香港對外貿易穩步復蘇。

三、金融市場

3.1 港股回暖基礎逐步夯實

2023 年港股 IPO 轉淡、以中小型新股為主。 年內港股主機板共有70只新股上市、募資凈額共計約368億港元,同比分別下跌21.3%、58.4%。全年上市新股中,僅9只募資凈額超過10億港元。截至年末,港交所處理中的主機板、創業板(GEM)上市申請有63只,其中包括菜鳥、順豐物流及美的集團。 二級市場震蕩走低、成交大幅收縮。 年初港股獲資金湧入支持、恒生指數一度突破22500點;隨後受美聯準加息、內地經濟復蘇節奏偏緩及地緣局勢等因素影響,恒生指數下半年內反復探底、年末隨著美聯準釋放加息周期結束訊號小幅反彈。截至12月28日,恒指收報17043.53,年內下跌16%;港股主機板日均成交金額亦下降16%至1049.9億港元、為2019年以來新低。

回顧2001、2007以及2019年的美聯準降息周期,在降息開啟前,A股及港股均出現短暫上漲,且歷史上美聯準降息及寬松周期中港股整體跑贏A股。 但近三輪完整降息周期中,恒指均累計錄得下跌,體現出基本面的修復仍然是港股 2024 年反彈的底層邏輯。 步入2024年,海外流動性趨向寬松為大機率事件,但降息預期可能隨美國基本面及通脹數據再度反復。 後續看, 市場對內地及香港基本面復蘇的預期仍偏弱、風險偏好短期維持較低水平,對比近年年初的港股行情,2024年初資金或傾向於循序漸進、等待經濟修復路徑更為明確的時機再入場,3月的內地兩會及企業年報公布前後料成為港股走勢反轉的關鍵時點,AH股溢價有望於第二季度後回落。另外,仍需關註2024年美國大選對中美關系及港股風險偏好的影響。

3.2 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有望延續增勢

2023 年以來中資美元債發行整體疲弱、高收益地產債大幅下跌。 年內中美利差倒掛加深、令美元債發行意願整體偏弱。中資美元債全年發行規模較2022年下降42%至741.3億;其中城投、金融債發行額同比分別下跌78%、21%,融創等房企年內完成美元債務重組,帶動地產美元債發行規模增長21.90%。二級市場投資級債券年內錄得增幅,但房企信用風險仍存、融資端壓力尚未明顯緩解,仍抑制市場情緒回暖,高收益級地產債指數年內累跌約51%。

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債券 [12] 發行成本優勢相對凸顯、型別不斷豐富。 隨著中美利差進入倒掛階段,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持續放量,發行規模實作5個季度的連續增長。2023年離岸人民幣債券(排除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同比增長37%至5734億元(人民幣,本段下同)。年內人民銀行、財政部及地方省市政府加大在港點心債發行力度;存量企業債中,中東及東協主體占比亦接近10% 2023年上半年,明珠債合計發行規模達850億元、超過2022年發行總額;但自7月人民銀行強調「自貿區債券應堅守‘離岸定位’」後,明珠債市場再度轉冷。

展望2024年,在美聯準開始降息前,中美利差倒掛預計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中資美元債融資條件和外部環境短期內預計較難出現明顯好轉,抑制中資美元債發行意願,一級市場發行預計將主要由到期債券的再融資需求支撐。而當前人民幣利率仍處於相對低位,且後續城投企業較難透過明珠債進行融資、預計將有更多企業轉向點心債發行。

註:

[1] 本文中各行業GDP均為按照生產法編制的行業增加值,而GDP總值及其同比變動則按照支出法編制,因此各行業增加值具有不可相加性、總和可能不等於按照支出法編制的GDP。

[2] 註意本文中四類主要行業與香港特區政府定義的四個主要行業——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專業及工商業支持服務的概念存在差別。

[3] 詳見興業研究報告【衰退未至,強寬松尚需等待——2024年海外宏觀展望】、【美國國債的宏觀量化交易訊號】。

[4] 詳見興業研究報告【突破周期的宿命——2024年宏觀經濟展望】。

[5] 2022年轉口貿易總貨值分別占整體出口、進口貨值的98.6%、90.7%;其中,輸往中國內地的轉口貿易貨值占整體出口貨值的56.2%。

[6] 指物業的市場估值低於尚未還清的按揭貸款現值。

[7] 主要包括對合資格外來人才置業印花稅實施「先免後征」,本地非首套房買家印花稅、外地買家印花稅稅率由15%減至7.5%,以及額外印花稅的限售期由3年縮短至2年。

[8] 香港於1983年10月17日起開始實施聯系匯率制度。2005年5月香港金管局推出三項最佳化聯系匯率制度運作的措施,一是將7.75港幣兌1美元設定為強方兌換保證;二是將弱方兌換保證由7.80移至7.85兌1美元;三是將強方與弱方兌換保證水平之間的範圍定為兌換範圍,金管局可以在這個範圍內選擇進行符合貨幣發行局制度運作原則的市場操作。

[9] 負債證明書為3家發鈔行(匯豐、渣打及中銀香港)發行銀行紙幣提供支持:發鈔行向外匯基金存入美元、換取負債證明,從而可以發行對應數額(以7.8港幣/美元折算)的港元現鈔。在必要時,金管局可以用美元資產贖回負債證明書,從而實作縮減港元現鈔規模;但1996年以後,金管局已經將調控重點從負債證明轉向總結余。目前,發鈔行僅發行20元及以上的紙幣,而10元及以下的紙幣和硬幣則由特區政府發行。

[10] 特區政府【2023-24年財政預算案】指出「將2023年香港經濟增長目標定於3.5%-5.5%,同時預計2024-2027年香港經濟平均每年實質增長3.7%」。

[11] 疫情以來,特區政府已經連續3年向市民發放零售消費券、涉及金額達1154億港元,並提供各項個人及企業稅務優惠措施。

[12] 排除同業存單的廣義離岸人民幣債券,除在中國香港發行的狹義點心債外,還包括在中國台灣、新加坡、盧森堡、中國澳門等地發行或上市交易的離岸人民幣債券,以及在內地自貿區發行的離岸人民幣債券(「明珠債」)。


請登入興業研究APP檢視完整研報

獲取更多許可權,聯系文末銷售人員。

免 責 聲 明

興業經濟研究咨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簡稱「興業研究公司」)提供,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資訊,均根據國際和行業通行準則,並以合法渠道獲得,但不保證報告所述資訊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報告閱讀者也不應自認該資訊是準確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賴。

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資訊均反映本報告初次公開釋出時的判斷,我司有權隨時補充、更正和修訂有關資訊,但不保證及時釋出。本報告內容僅供報告閱讀者參考,一切商業決策均將由報告閱讀者綜合各方資訊後自行作出,對於本報告所提供的資訊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後果,我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相關研判是基於研究員本人的知識和傾向所做出的,應視為研究員的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所在機構。我司可根據客觀情況或不同數據來源或分析而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提供資訊不一致或表達不同觀點的報告。研究員本人自認為秉承了客觀中立立場,但對報告中的相關資訊表達與我司業務利益存在直接或間接關聯不做任何保證,相關風險務請報告閱讀者獨立做出評估,我司和研究員本人不承擔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中的資訊及表達的觀點並不構成任何要約或投資建議,不能作為任何投資研究決策的依據,我司未采取行動以確保此報告中所指的資訊適合個別的投資者或任何的個體,我司也不推薦基於本報告采取任何行動。

報告中的任何表述,均應從嚴格經濟學意義上理解,並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見或其他偏見,報告閱讀者也不應該從這些角度加以解讀,我司和研究員本人對任何基於這些偏見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後果不承擔任何責任,並保留采取行動保護自身權益的一切權利。

本報告版權僅為我司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表。除非是已被公開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則,均應被視為非公開的研討性分析行為。如參照、刊發,需註明出處為「興業經濟研究咨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參照、刪節和修改。

我司對於本免責聲明條款具有修改和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