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透視李寧半年報:以「穩」為先,業績符合預期

2024-08-22股票

雖然巴黎奧運會已經落幕,但屬於體育消費的「奧運效應」仍在持續。美團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體育運動的搜尋量較6月同期增長180%,20—35歲消費者是主力,運動熱情「燃」動暑期消費。

然而,相比於運動市場的一路火熱,二級市場的體育產業板塊則表現波動。年初至4月底,港股體育用品板塊歷經了一輪拉升時期,而後伴隨著國內政策預期未有明顯兌現,恒指從5月後開始回呼,港股體育用品板也陷入回呼,估值水平也滑落至低位。

一邊是奧運效應掀起的消費熱浪,另一邊是二級市場體育用品板塊的冷靜期,這也就十分考驗著相關體育概念股的應對能力。 在板塊冷靜期時,體育概念股該如何穩健增長;在市場火熱期,相關企業又該如何在激烈競爭中實作永續的發展。矛盾下的市場,給企業制造了難題。

針對於此,體育頭部品牌之一的李寧(02331)用一份「穩健」的成績單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8月16日,李寧釋出2024年中期業績報告。據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李寧實作營收143.45億元,同比增長2.3%;在有壓力的市場環境下,依然實作折扣改善,實作毛利率50.4%,歸母凈利潤為19.52億元,符合市場預期。另外,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亦保持健康、充裕的狀態,上升40.6%至27.30億元,整體業績呈現穩健增長特點。

不過,市場似乎還沒有註意到李寧在波動期實作穩健增長帶來的投資價值。

當前,李寧股價為13港元/股,市盈率TTM僅10倍出頭,處於明顯低位,其市場長期價值尚未被充分挖掘。

那麽,李寧究竟是如何在波動期實作穩健增長的呢?又該如何讓投資者充分認識到公司投資價值?

加碼創新力

通覽財報,加碼創新,是李寧應對復雜而又微妙的行業環境第一大「利器」。

自2024年開年以來,港股體育用品股的估值持續下跌,尤其是在7月中旬,體育用品股出現了集體下跌的情況,直至8月中旬估值跌至明顯的低位,為13.56倍,反映出當前市場對體育用品行業信心下降現象。在消費力下降、終端需求減弱、競爭環境日趨激烈的多重因素影響下,「奧運效應」點不燃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已然是擺在明面上的事實。

面對這樣的波動周期,李寧依然選擇堅持研發投入,夯實公司的「護城河」。

據財報數據披露,在過去10年中,李寧單品牌研發投入累計超過30億元,2024年上半年,李寧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增速大於營收增速。

而持續加碼創新基因,也給李寧帶來了專業性的突破和成長。

今年上半年,李寧在原有的李寧䨻科技上繼續升級,推出超級䨻科技,實作輕量化與外觀上的創新改進。與此同時,亦將鞋面科技䨻絲升級至極限䨻絲。另外,起還將碳核芯科技已套用於韋德之道、馭帥、吉米 巴特勒、Gamma四款旗艦籃球鞋,最速曲線系統也已套用於李寧頂級競速跑鞋飛電系列。

在業績報告新聞釋出會上,李寧集團聯席CEO錢煒對李寧的科技創新能力進行了總結, 「李寧在科技創新方面已形成系統化、平台化的實力,具備從運動洞察到科技創新,再轉化為產品實力的能力。圍繞運動科技套用,公司已擁有成熟的運動品類擴容、品類產品矩陣化、以及產品系列叠代三大能力。」

在上述創新力的加持下,李寧今年上半年專業運動品類發展再上一階,尤其是跑步流水增長之勢亮眼。

上半年,跑步品類流水同比增長25%,以「李寧䨻」等科技為核心打造的三大核心跑鞋IP超輕、赤兔、飛電三大系列跑鞋累計售賣超過500萬雙。其中,專業跑鞋赤兔7PRO表現尤為突出,上半年銷售超190萬雙,同比大幅提升。

在運動用品行業,運動鞋的技術和產品開發能力是驗證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運動用品賽道品牌公司的重要壁壘。期內公司鞋類產品收入增長至78.4億元,是2018年同期的約3.6倍;收入占比為54.7%,相較於2018年的46.5%來看,提升了8.2個百分點。

當然,除了能夠體現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跑步鞋市場大獲增長之外,李寧其他品類的創新力也帶來了較多正向回饋。譬如,運動生活品類,洞察市場需求,打造聚焦舒適、健步的SOFT 產品IP,把握大眾日常休閑、通勤需求,全系列上半年銷量突破100萬雙,同比增長近4倍。

總體來看,加碼創新基因,顯然給李寧帶來了較大的增長「源動力」。

專註精細化管理

行業板塊處於冷靜期,專註精細化管理,向內求生長顯然是李寧緩解生存壓力的第二大「利器」。

據浦銀國際調研披露,各個品牌運動服飾7月的流水預計維持6月較弱的趨勢,原因在於消費力下降對於中國運動服飾消費市場的終端需求帶來一定負面影響,行業整體的終端流水表現較弱。而這也意味著行業大部份玩家在較弱的市場緩解下,想要保障穩健的基本面與利潤率,需要聚焦渠道、庫存、供應鏈等方面的提質增效。

需要註意的是,這一行業趨勢認知,和李寧當下精耕細作,全方位提升綜合營運能力不謀而合。

李寧先生,曾對李寧的發展做出過表態:「我們不能讓企業變成胖子,不能單純追求規模的增長,忽略了經營效率的提升」。在這其中,提升店鋪營運效率和全渠道效率正是李寧打造肌肉的兩個重要方面。

比如說,在庫存管理上,李寧一方面建立了一個以周為單位的庫存管理體系,持續最佳化庫存管理;另一方面,柔性供應體系升級,從「被動生產」轉變為「主動生產」,以更精準地生產來從源頭上減輕庫存負擔。關於庫存管理的核心思路,釋出會現場錢煒總結為:「我們以年為單位去制定目標,但是以季度、以月、以周為單位來進行管控;思路就是,不要在庫存發生問題之後去解決問題,而是在庫存有可能發生之前,就將之前的一些可能帶來庫存風險的原因盡快的解決掉。」

而這樣的做法,也促使李寧的庫存水平處於行業領先的健康水平。

2024年上半年,李寧全渠道庫銷比3.9個月,庫存周轉天數為62天,均處於行業領先的健康水平。於此同時,新舊品庫齡結構保持健康,半年以上的老庫存結構持續最佳化。

如果上述數據不夠直觀,再來看一組公開數據:2023年,安踏、特步、316度三大體育服飾品牌的庫存周轉天數分別為123天、90天、93天,而李寧庫存周轉天數僅62天。在已披露的今年上半年數據中,李寧的62天庫存周轉天數亦遠低於361度的85天。

渠道布局方面,面對市場波動,「單品牌」李寧選擇持續聚焦多渠道策略,在強化渠道零售效率的同時,借助數位化實作破局,以門店為核心,各渠道全面持續擁抱數位化,不斷提升精細化營運水平。

2024年上半年,李寧繼續最佳化渠道布局,透過加速關閉低效店鋪並強化優質店鋪的改造與拓展,核心商業體店鋪進駐率穩定在約90%。同時,在新興市場加速渠道建設,加速店鋪形象升級,九代店數量已超450家,數量相比2023年末增長96%。

至6月30日,李寧門店總數量為為7677家,較2023年底新增9家。其中,包括有特許經銷商4744家,較2023年末新增2家;直接經營零售門店為1495家,較2023年末減少3家;李寧YOUNG門店為1438家,較2023年末新增10家。

得益於在渠道布局的提質增效,上半年李寧的線下直營業務和線上渠道營收微增。

據財報數據披露,2024年上半年,即便在市場波動期,李寧的直營渠道和電商渠道上半年仍保持微增狀態,分別上升0.1%和2.3%,占總收入的比例是24.4%和27.9%,較去年同期均有改善。

不難看出,不斷在營運管理上調整、最佳化、深耕的李寧,也收獲了長期永續穩健發展的增長力量。

結語

一直以來,外界都喜歡將李寧的「單品牌」策略與行業熱門的「多品牌」策略作為比較,認為多品牌可更好拓展細分人群,共享後台資源,方便壯大生意。事實上,在智通財經看來,品牌策略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而適配性更重要;李寧堅持「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發展戰略是有著屬於自己的經營哲學。

以創始人李寧本人的體育故事為載體,構建品牌形象,而後進一步聚焦單品牌策略,突出「專業性」特質,即一說起專業運動,就讓人想到李寧。隨後,公司又透過「多品類」豐富產品矩陣,「多渠道」提升服務品質,進一步強化品牌認知。期間,李寧在加之持續科技創新、精細化管理等手段,進一步鞏固公司「既專又精」的品牌護城河。

在上述經營哲學的指導下,李寧在市場波動期顯現穩健向上的增長特征顯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當下該公司估值正處於明顯低位,市場不妨對其成長性高看一線。